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228.14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潜心斋·古之学为己 的原始碼
←
潜心斋·古之学为己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潜心斋·古之学为己.jpeg|有框|右|<big></big>[https://img.zcool.cn/community/01950f59e5fcdda8012045cb09944c.jpg@1280w_1l_2o_100sh.jpg 原图链接][https://www.zcool.com.cn/work/ZMjQzMzg3OTI=.html 来自 站酷网 的图片]]] 《'''潜心斋·古之学为己'''》是北宋李处权的作品之一。 李处权[[北宋]]末即以诗知名,南渡后,诗文益健。他不仅仅以诗文名,而且还是[[南宋]]五大钟繇体[[楷书]]书家之一,[[元代]]鉴赏家陆友《砚北杂志》称,宋人工于钟法者五人:黄伯思(1079-1118)、朱敦儒(1081-1159)、李处权(?-1155)、姜夔<ref>[http://tool.httpcn.com/Html/Author/1/831946325.shtml 姜夔],汉程网</ref>与赵孟坚。有小楷《梦归赋》流传。 <center>潜心斋·古之学为己</center> {{Cquote| 古之学为己,今之学为人。 始乎芒芴间,扩充遂无垠。 克己而复礼,天下皆归仁。 尼父百世师,道妙圣且神。 天将为木铎,故未丧斯文。 贤哉颜氏子,至乐忘其贫。 语之而不惰,好学无与伦。 孟子养浩然,卓尔踵后尘。 万钟与千乘,不肯易其身。 茫茫自圣哲,六籍经几秦。 末学更多岐,学海无问津。 伊川二先生,身修道愈振。 当年从之游,不减洙泗滨。 至今士气盛,亦复民风淳。 柴子柯山秀,言厉即之温。 由来思无邪,果见德有邻。 潜心坐一室,淡泊遗嚣纷。 收视而返听,自得于见闻。 先生虽云亡,书在传日新。 得味极钻仰,恍如入室亲。 而我先君子,实预绛帐宾。 我亦闻绪余,往往书诸绅。 多言反成蔽,目击道乃存。 藜杖一幅巾,骚晚来叩门。 |[北宋]李处权}} ==李处权诗歌成就== 李处权生前曾自编《崧庵集》:“五十年间作古赋五,古诗三百,律诗一千二百,杂文二百,长短句一百<ref>[https://www.sohu.com/a/305712792_559576 诗词鉴赏 |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详解及鉴赏示例],搜狐,2019-04-03</ref>,平生之力尽于此矣。”(《崧庵集》自序)惜其不传。淳熙六年,由其堂弟李处全搜辑佚著四百余篇刊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崧庵集》六卷,现存[[诗歌]]320首左右。 李处权与当时许多诗人如[[朱敦儒]]、吕本中、王庭竖、刘子翚、汪藻、张丰等皆有交游和诗歌酬唱,诗歌创作亦自有其特色。作为一个世家子弟,建炎南渡对李处权生活与创作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堂弟李处全在其诗集序言中说他“中更兵火奔迸,遇物托兴,亦未尝一日废。绍兴甲子而后,齿益高,家益贫,用心益苦,句法益老,始与少作不类”。姚宽也称:“李卿句有眼,妙语真而师。”(《和李巽伯韵赠甥刘志道》) 反应其南渡后的生活和[[思想]]感受是其诗歌创作的重要方面,这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南渡途中的艰辛生活的记述,二是对去国离乡之情、故国黍藜之感的表现。李处权诗歌的一大特色便是此种感情的普泛化,体现于其诗歌创作的各类题材之中,举凡赠答、写景、咏物等各类诗歌中对这种情感都有所表现。李处权很重视亲友之情,《[[赠表臣才臣]]》云:“我交半天下,颇接金石友。相逢便论心,已别更回首。”《[[送翁子秀归泉]]》云:“人生一世间,所重惟交游。”南渡之后他辗转各地,结识了很多文人,酬唱、赠答、怀人和送别的诗歌在其现存诗歌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大都写得情谊真切。其送别诗有28首左右,写得情意浓厚,充满离愁别绪。 ==视频== ===<center> 潜心斋·古之学为己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宋词何时开始被尊崇?何人被称为词中之龙?看宋代诗词书画的发展</center> <center>{{#iDisplay:q3024st39ox|560|390|qq}}</center> <center>宋代文学补遗知识点回顾与作业讲解</center> <center>{{#iDisplay:w0966knrznw|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quot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潜心斋·古之学为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