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20.23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流吧!我的眼泪 的原始碼
←
流吧!我的眼泪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kfzimg.com/G06/M00/1E/20/p4YBAFqaRLCAX5T-AAB7BU5ful8942_n.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ook.kongfz.com/452611/5173951353/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small> |} == 内容简介 == “科幻鬼才”菲利普•迪克成长于西方科技文明创造出的崭新辉煌的时代。彼时,人类进入了太空,登上了月球,成功制造出第一台工业用机器人……科技的蓬勃发展也催生出主流科幻小说对人类创造力的无比自信,克拉克、阿西莫夫和海因莱因撑起了西方科幻的黄金时代。可是,迪克却反其道而行之,他的主人公迷惘于亦真亦假的世界上,挣扎于文明的陷落中,充满了对生命的依恋和对人性的追求。 《流吧!我的眼泪》是菲利普•迪克代表作,坎贝尔奖最佳长篇小说,并获星云奖和雨果奖提名。小说描绘了一种“平行世界”的可能,主人公在原来的世界里是举世瞩目的大明星,在“平行世界”里却默默无闻。他试图找回身份,整部作品都在述说这个“寻找自我”的过程。著名科幻作家星河长文导读。 10月11日,杰森•塔夫纳还是一个拥有三千万粉丝的大明星;10月12日,他却在一家破旅馆里醒来,还被抹去了所有个人资料。在一个缺乏身份证明就是犯罪的国度里,他不得不在混沌中摸索,全力追踪事实真相。 小说描述了一个警察和国民警卫队统治下的社会,内中交织着名人效应、基因改造、时空扭曲和毒品泛滥,探索了爱和人性的本质。 == 作者简介 == [[菲利普•迪克]](Philip K. Dick),美国科幻文学界的传奇人物,共出版44部长篇小说和121篇短篇小说,曾获雨果奖和坎贝尔奖。作品集中探讨“何为真实”以及“个体身份建构”。代表作有《[[少数派报告]]》《尤比克》《[[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高堡奇人]]》《流吧!我的眼泪》等。盛名经久不衰,有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包括《银翼杀手》《少数派报告》《全面回忆》等,一再催生票房新高。以其名字命名的菲利普•K.迪克奖是美国科幻界的主要奖项之一。 == 原文摘录 == 悲恸是生死同瞬。因此,悲恸可以说是你能真正感受到的最绝对、最压倒性的体验。我有时候忍不住赌咒,我们的生理构造,完全不适合承担这么重的情感。它比高山更沉,比海啸更猛,你的身体他妈的会被压成碎片。可我仍想体验悲恸。有悲,才有泪。 悲恸可以让你和你失去的再次结合。它是一场融合,你随那些你爱过,但业已失去的人或事物而去。在某种意义上,你与自我分裂开,尾随它一程,直到你再也跟不上它。 “那爱为什么又如此美妙?”这些年来,他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不管是在他单身还是有伴时。可如今,这个问题竟在他脑海里泛起滔天巨浪。他联想到最近发生的变故,最后又回到了埃米莉·法斯曼的兔子身上。这一刻,他心如刀割。“你深爱某人,他们却离你而去。一天,他们回到家中打点包裹。你问他们:‘干吗呢?’他们说:‘我在另一个地方有更好的工作机会。’然后他们就走了,在你的生活中永远消失。而你,直到死,都要背负着这个巨大的爱的包袱,没有人可以接纳它。即便你找到了某人,将这份爱给了他,同样的事还会发生,一次又一次。或者,某天你拿起电话打给他们,说道:‘是我,杰森。’他们回道:‘谁?’然后你就会发现,这份爱的包袱还在你的背上。他们压根就不知道你是哪根葱。所以我在想,他们从来就不知道你,你从一开始就没有拥有过他们。” 露丝说:“爱一个人的感觉,不是你在商店里看见一件商品,想把它买回家的那种感觉。那不是爱,那是欲望。欲望就是你看见一盏台灯,想把它带回家,放在公寓的一角。爱是一”她顿了顿,在思考一“爱更像是一个父亲为了将自己的孩子从着火的房子里救出来而牺牲自己。当你真的在爱时,你将不再为自己而活,你为另一个人活着。” “悲恸能让你置身己外。你会暂时离开自己狭隘、渺小的肉体。不过,除非你有爱在前,否则你不会感到真正的悲恸。悲恸是爱的最终结果,因为它是失落的爱。你会理解的,我知道你能理解。只不过你不愿意去思考它。这就是爱的循环:爱,失落,感受悲恸,离开,然后再去爱。杰森,悲恸就是意识到接下来你必须孤身一人,意识到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因为孤独是每个独立个体的终极命运。死亡也是一种极端的孤独。” == 书评 == 1.小说并没有宏观地描绘出一个极权警察社会的外观,而是通过杰森.塔夫纳的遭遇连接了处于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身份地位的个体人,从而折射出这个极权社会的广阔图景。某种意义上来讲,塔夫纳的经历更像卡夫卡的《城堡》里面土地测量员K的遭际,被抛掷到一个难以定位的点上的一种无所适从的困顿,在上面是不可预知和难以理解的力量的存在,而作为意义中心的“真相”仿佛永远无法靠近,寻找“真相”的过程又是这种“真相”一步步地消解地过程。即使小说的结尾揭示出了这种“真相”的存在,但这种药物致幻所引起的现实的改变如同把现实全部拉近一个意义不明自我构建的深渊,从而那种意义的稳定性,所谓的“现实”再一次走向了不确定。 2.小说存在一个若隐若现的外背景轮廓,即如火如荼的学生运动,这个背景和劳动改造营相联系,并不直接出现在小说的场景中,却被小说中的诸多人物反复提及,如同笼罩在整个小说构建的城市上空的一个巨大阴影,我们能观察到小说中不同阶层的人物对于逃跑学生和劳动改造营本能的拒斥和恐惧,这二者所构建的空间虽然并没有根本涉及到人物本身,但却随时给人带来一种“即将崩塌的焦虑”,那种来自外部空间的入侵感仿佛是永恒存在的力量,人们受到其压制,却难以逾越其边界,甚至难以认知到边界的存在,难以想象到边界之外的世界。所以这二者构成的外部背景编织成了一个真正的“囚笼”(现实的劳改营变成了每个人心中的劳改营) 3.在小说中,“身份”这一个主题被凸显了出来,杰森.塔夫纳正是以一个“丧失身份的人”的形象展开小说的情节的,而情节本身也成为了杰森.塔夫纳“寻找身份”的过程。而事实上,与这种身份相联系的还有身份带来的权力和名望,塔夫纳最终寻找的“意义”实际上是想寻回其之前所拥有的种种权力和名望(我们可以看到在小说前半部分不断对“三千万粉丝”这一强调,实际上是建立在粉丝认同之上的一种权力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塔夫纳这种恢复其名望的过程非常诡异地将其引向了死亡,在小说后半部分,巴克曼将军之所以将塔夫纳选作其政治斗争地牺牲品恰好就是因为塔夫纳的这一“身份与名望”。所以小说一开始塔夫纳所感到恐惧的“丧失身份”的状态恰好成为了他在政治层面上最安全的状态,而他在小说最后重回电视大明星的“拥有名望”的状态却差点让他成为了政治的替罪羊。这个“寻找身份”的过程似乎变成了“走向死亡”的过程,由此,在接近意义的过程之中,“徒劳”的概念显现出来了,面对“身份的丧失”,“不行动”是不行的,而“行动”却又是“徒劳”的,由此那种存在的荒诞感显现出来了。 4.而粉丝与明星所产生的权力关系,小说也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小说开头所呈现的电视明星杰森.塔夫纳万众瞩目、粉丝如潮水的状况仿佛暗示了塔夫纳“拥有了全世界”的权力。但事实上,在塔夫纳从破旧旅店醒来的之后,他发现他原来以为的“应该所有人都认识他这个电视大明星”的情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我们发现,塔夫纳后来接触的许多人甚至都不看电视。所以塔夫纳这种建立在粉丝之上的“权力感”本质上是一种假象,是一种“不真实的眩惑”,在粉丝以外的世界里面,这种权力关系是不存在的,于是这又变成了一种建立于“认同”之上的虚假关系。塔夫纳错误认为的“拥有全世界”的感觉实际上并没有超越他自己的认知和所处的阶层,当他突然被“流放”到了一个更广阔存在的市民世界之中时,这种权力便土崩瓦解了。而巴克曼将军在最后指出了塔夫纳存在的一种荒诞性:“尽管你拥有巨大的名望,数千万的公众粉丝追随你,但这并不能掩盖事情的本质。你仍然只是一件消费品而已”。塔夫纳的在电视上的存在并不是以“杰森.塔夫纳”本人而存在,而是依靠他电视大明星的身份,是一件消费品,明星与粉丝之间本身是一种消费与被消费的关系,而塔夫纳之前没有领悟其中的界限,把自己当成了他所扮演的那个角色。只有当他真正“丧失身份”后,他才真正过上了属于自己而不是自己扮演的角色的生活。 5.小说中许多看似多余的情节却颇有意味,第二部的第十二章显示出描写了这样一种不可调和的情景:警察在一个名叫艾伦.莫飞的人家里发现其正在娈童。面对这样一个看起来节外生枝的情景,我们看到,在警察的认知里认为“这怎么能不是犯罪?怎么能不是一项该死的重罪?”但事实上,莫飞先生振振有词地说他的性伴侣已经十三岁了,而“法律规定:十二岁是未成年人和成人或其他未成年人发生性行为的最低年龄”,显然这一行为并没有违法。所以此处那种法律所象征的秩序与个人情感与个人道德认知之间的矛盾被凸显了出来。 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文本细节: 下士对莫飞说:“你到底喜欢男孩子身上哪一点?说给我听听,我对你这种恋童癖精一直无法理解。” “‘恋童癖精’,”莫飞咀嚼这个词,嘴型扭曲,很不舒服的样子,“原来这就是我。” 我认为,此处显示出了一种社会身份和人类自我认识或者说主体本身的冲突,警察下士说出了一个社会身份的词语,这个词语象征着国家秩序和高层权威对于事物的定位。但是莫飞先生的自言自语却带有一种主体的困惑,“这个身份是我吗?”“这个定义的词语能概括我吗?”“我是这样的吗?”于是这就涉及到了“我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社会定义和建构的身份就是我,如果那些不是我,那么什么是“我”?我又该从何处去理解和把握“我”? 另外,我们看到警察下士自以为站拥有了“正义”的绝对权力,但实际上: 下士对男孩本说:“你想让我们带你离开这儿吗?回你父母家?” “他住这儿。”莫飞轻轻咧嘴一笑。 “没错,我住这里。”男孩阴沉沉地说,哆嗦了一下,“老天爷,能不能把被子还给我?”他烦躁地把毛毯拽了回去。 这个文本细节非常关键,警察以为的令人憎恶的“犯罪”当事人的侵害对象却并不觉得自己是在被侵害,甚至对这种所谓的“正义”的“救赎”回应以了一种“阴沉沉”和“烦躁”的态度。那么什么是“正义”?此处看起来一个明确的意义中心再次被消解了,整个警察面对莫飞先生的场景就变得模糊和难以定义了。 于是有了下面一个场景: “我希望,”下士说,“你有一天真的干出点什么违法犯罪的事,警方证据确凿,而我正好又当差。这样,我就能亲手把你给捉了。” 此处显示出国家意识形态“法律”对个体人的异化,在警察面对恶人的这样一个场景之中,警察无法惩罚恶人,恶人逃脱惩罚不是因为他不恶,而是因为他做的恶不在法律的定义范围之内,所以那种“绝对正义”让位给了国家机器本身,意识形态成为了掌控一切的、决定人生死的力量。 最后,警察下士无奈地离开了莫飞先生地家: 他敲了敲211房间的门,握紧那根塑胶防暴警棍,突然间从根本上不在乎自己这份该死的工作了。 他不在乎的原因在于他感受到了自己的真实情感与“警察”这一身份的背离,或者说他对警察的理解和警察这一身份的真实处境的一种背离。这一时刻似乎可以被看做一个主体性觉醒的时刻,显示出一种不愿意被加在自己身上的身份所同化的一种抗争。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流吧!我的眼泪》中并非将警察群体纳入到极权社会国家机器之中成为那种无生命的工具性的存在,而是描写了许多个体的警察的遭遇,显示出他们作为个体的人也同样被“警察”的身份和意识形态腐蚀的状态。 所以最后警察将军巴克曼会领悟到: 他想,我走错路了,赫伯是对的,我必须离开那儿。我在那里只能目睹一些我已经无法控制的事情。我像一副壁画,只在二维平面展开。我和杰森.塔夫纳只是一个老孩子的涂鸦中的两个小人。最终消散在灰烬中。 而在这之前的对话文本则是: 塔夫纳说:“我再也不想被人追猎了。” “活着就是被追猎。”巴克曼刺耳地说。 所以最后巴克曼将军明白了,表面上是他在“追猎”杰森.塔夫纳,把他当作自己在警察高层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但实际上他和塔夫纳都殊途同归,他们都受制于那种更高的、无法理解的、无处不在的权力。“最终消散在灰烬中”。 6.塔夫纳在露丝家中听到的那个“埃米莉.法斯曼的兔子”的故事值得思考。 小说中提到: 这件事最让人动容的地方就在于此,作为一只兔子,他千方百计地想更进一步发挥自我,你们怎么说来着,突破生理上的极限?他生理上的极限就是一只兔子,却非要向身边更高级的进化物种,也就是猫看齐。 这只兔子的全部愿望,还有他彻底失败的命运。小小的生命,小小的挣扎,全都是毫无用处的挣扎。可兔子他并不知道这一切。还是说他其实也知道,但仍然不放弃挣扎。在我看来,他应该是无法理解他的极限。他只是凭直觉去做他最想做的事。这就是他生活的全部,因为他深爱猫咪。 两段文本结合着看,其实显示出了一种观念,即生物的直觉或许并不能带来一种自我的突破,因为直觉受制于思维,故不能突破思维的局限。这种看似努力的突破在思维方式更高级的物种看来其实是非常愚蠢和悲哀的,这样的所谓“突破的”努力只能一次又一次地证明其无法突破自身认知的局限,所以是徒劳无益的。 但小说中的讨论并不止于此,而是转向了一种人对动物的移情(参考《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有些人爱上某只宠物,后来这只宠物死了,这些人就把爱转移到新来的宠物身上。可这很伤人,很伤人啊。 于是一个问题被提了出来: “那爱为什么又如此美妙?” 塔夫纳由此进行了一番非常重要的思考(这一番思考是由人对动物转向人对人的): 你深爱某人,他们却离你而去。一天,他们回到家中打点包裹。你问他们;“干嘛呢?”他们说:“我在另一个地方有更好的工作机会。”然后他们就走了,在你的生活中永远消失。而你,直到死,都要背负着这个巨大的爱的包袱,没有人可以接纳它。即便你找到了某人,将这份爱给了他,同样的事还会发生,一次又一次。或者,某天你拿起电话打给他们,说到:“是我,杰森。”他们回道:“谁?”然后你就发现,这份爱的包袱还在你的背上。他们压根儿就不知道你是哪根葱。所以我在想,他们从来就不知道你,你从一开始就没有拥有过他们。 而与之相对的露丝的观点则是: 爱更像是一个父亲为了将自己的孩子从着火的房子里就出来而牺牲自己。当你真的在爱时,你将不再为自己而活,你为另一个人活着。 似乎因为“生存本能的最终结果是一场空”,“如果有爱,你就可以渐渐淡出这个世界”,这里暗示了所谓的“爱”的力量可以超越死亡(死亡是终结一切的力量) 所以才有了如下的文本: 悲恸能让你置身己外。你会暂时离开自己狭隘、渺小的肉体。不过,除非你有爱在前,否则你不会感到真正的悲恸。悲恸是爱的最终结果,因为它是失落的爱。 爱的循环:爱,失落,感受悲恸,离开,然后再去爱。 悲恸就是意识到接下来你必须孤身一人,意识到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因为孤独是每个独立个体的终极命运。死亡也是一种极端的孤独。 露丝认为悲恸是个体清醒地认识自己在宇宙之中孤独的终极命运所产生的情感。这种孤独也许并非感觉上的孤独,而是一种界限感、对立感消失的虚空状态,这种状态似乎也是死亡的状态。似乎也是小说中所呈现的“被人遗忘”的状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爱”暂时打破了这种终极的孤独,而悲恸则是因为这种短暂的“爱”的失落而产生的情感,正是感受到了“爱”,感受到了那种冲破孤独的可能性,感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突破孤独界限的努力,所以才会悲恸。于是这又回到了那个“埃米莉.法斯曼的兔子”的寓言故事 7.有悲,才有泪。 悲恸可以让你和你失去的再次结合。它是一场融合,你随那些你爱过,但业已失去的人或事物而去。(故此为“生死同瞬”) 所以小说最后巴克曼将军所进入的那个如梦似幻的加油站,遇到了那个黑人男子,黑人男子问巴克曼将军“尊姓大名”,巴克曼将军回答: “我没名字” 他那个时候在那样一个与世隔绝甚至充满了无意识的地方,感受到的是类似死亡的绝对的孤独和虚空。但是让他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的,正是这样一种悲恸的情绪。巴克曼将军最后感到与杰森.塔夫纳不过是“涂鸦中的两个小人”,似乎因为他心中还存在有一种“爱”,他对死去的妹妹艾丽斯的感情,对自己的孩子的感情,在这样一个无意识的情境之中,变成了与加油站那个黑人男子的对话。即两个互不相干的主体第一次接触和相互了解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人类之间的这种相互连接的情感正是人类逾越自身和努力冲破自身界限的一次次努力与尝试。拥有了爱并感到悲恸的人们正是在悲恸之中感到了那种冲破绝对孤独的可能性,这也正是冲破《流吧!我的眼泪》所构建的极权警察社会的可能性。因为眼泪止不住地流,人们才得以冲破荒诞,找回人类的价值。 所以小说的结尾是: 流吧!我的眼泪,他想。有史以来谱写的第一首纯音乐。一六零零年,约翰.道兰在他的《第二鲁特集》中所作。到家后,我要在那台新的大型四声道唱片机里播放这首音乐。家,能让我想起艾丽斯,以及他们所有人。那里有和声,有炉火,暖暖和和。 <ref>[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039412/ 豆瓣网]</ref> ==參考文獻== {{reflist}} [[Category: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流吧!我的眼泪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