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7.200.13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洪州窑 的原始碼
←
洪州窑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洪州窑7.jpg|320px|缩略图|右|<big>洪州窑遗址</big>[http://images.china.cn/site1000/20061213/0050bae422a806e9a3d501.jpg 原图链接][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data/wwbhdw/txt/2006-12/13/content_7498854.htm 来自 中国网 的图片]]] '''洪州窑'''位于今[[江西省]]丰城市(隋唐时属洪州),始烧于东汉晚期,盛于两晋至中唐,终于唐末,是唐代六大名窑之一,是中国青瓷的最早发源地之一。 ==历史== 洪州窑始烧于东汉晚期,盛于两晋至中唐,终于唐末。洪州窑自五代窑火熄灭后,逐渐泯灭不闻。古代文献中对洪州窑的记载极少,最重要的记载见[[唐代]]陆羽的《茶经》:“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后世文献也多依据《茶经》。近代学者或认为洪州窑在南昌(吴仁敬、辛安潮《中国陶瓷史》),或认为洪州窑即后世的景德镇窑(《景德镇陶瓷史稿》),以及其它多种说法,但无一能得到证实。 1977年11月,[[考古]]工作者在丰城县曲江镇罗湖村一带发现古代窑址群,时代为西晋到隋唐时期。1979年[[江西省历史博物馆]]对该处窑址首次发掘,发现了唐代龙窑3座,出土了大量窑具和各类青瓷器。初步确定该窑址群即洪州窑。1992年至1996年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丰城市博物馆联合对丰城的多处古窑址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2002年又对新发现的窑址进行了发掘。这些发掘成果证实这些古窑址是一个相连的整体,即历史上著名的洪州窑。1994年洪州窑遗址被评为199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f>[http://www.gov.cn/guoqing/2014-07/21/content_2721166.htm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14-07-21 </ref>。 ==窑址分布== 洪州窑遗址分布在丰城市的中北部,南至河洲街道罗坊窑址,北至同田乡麦园、龙雾洲窑址,东至曲江镇郭桥缺口城,西至尚庄街道[[黄金]]城窑址,地跨赣江两岸,在6个乡镇、19个自然村共发现29处古窑址,其中罗湖寺前中心窑区宽约1千米。 ==主要特点== 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唐陆羽《[[茶经]]》:“越州上,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皆)不宜茶。”经过多次考古发掘就所出土的茶具而言,洪州窑各类青瓷杯有敞口、敛口、外卷唇之分,有鼓腹、削腹、折腹之别,底腹交接处旋削螺旋纹,或假圈足或玉璧形底等多种形制,纹饰有重圈纹、重圈环点纹、重圈环水波纹、双层重圈间弦纹、蓖点纹、梅花和联珠纹等多种。其中的把手折腹杯和双层重圈纹折腹杯,纹样新颖,造型雅致,胎质细腻,釉色莹润,用以盛茶,茶汁清澈。其盏托呈盘状,浅腹,璧形底,盘心塑有圆凸圈,用以承托茶杯,制作精良,[[设计]]考究。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曾为洪州窑鸣不平:“陆羽以瓷色为主要标准,只能算是饮茶人的一种偏见。<ref>[https://www.sohu.com/a/328996898_100012543 洪州窑青瓷的特点与鉴别] ,搜狐,2019-07-24 </ref>” ==视频== ===<center> 洪州窑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薪火相传-洪州窑</center> <center>{{#iDisplay:o03841adznb|560|390|qq}}</center> <center>洪州窑青瓷VR移动博物馆</center> <center>{{#iDisplay:t0720v0luw8|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470 製造總論]]
返回「
洪州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