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0.86.25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水丝蚓 的原始碼
←
水丝蚓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水丝蚓</big> ''' |- |<center><img src=http://pic.cas.cn/pic_ihb_cas/wsszg/200907/W020090721521205915696.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pic.cas.cn/pic_ihb_cas/wsszg/index_46.html 来自pic.cas.cn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水丝蚓</big> '''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 :水丝蚓 '''别 称''' :丝蚓,线虫,红虫,红线虫等 '''界''' :动物界 '''纲''' :寡毛纲 |} '''<big>水丝蚓</big>'''(Limnodrilus hoffmeisteri),颤蚓科。又叫丝蚓、线虫、红虫、红线虫等,体细长,长5-6厘米。红褐色,后端黄绿色,末端每侧有血管四条,形成血管网,营呼吸作用。通常每节有刚毛四束。栖息沟渠等浅水处,前端埋没污泥中,尾部在水中摇曳。分布于我国各地。可作鱼类的食饵。在水田中可危害秧苗。 == 简要介绍 == 水丝蚓是泼水中最常见的底栖动物 ,属环节动物门、寡毛纲、近孔寡毛目、颤蚓科(Tubi- ficidae)、水 丝蚓属(Limnodritus)。为淡水中常见的底栖动物,多生活在含有机质、腐殖质较多的污水沟、排水口等处,最适生长水温为15--20℃,pH值为6.8--8.5。水丝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是一些特种水产养殖对象在苗种阶段的优质饵料 。 == 外形特征 == 本属虫长35~65mm,体色红褐,成熟个体可见戒指状环带和刚毛,背刚毛呈钩状、末端分二叉体内有或长或短的阴茎,以及圆柱状的阴茎鞘。阴茎鞘外有螺旋状的肌肉环绕,是本属十分重要的特征 。 == 常见种类 == 水丝蚓属全世界记载有l0种以上,其中霍甫水丝蚓 (L.hofJ}~eister;)为世界分布的优势种,在北京农贸市场活鱼饵出售摊位常能见到 。 == 生活环境 == 水丝蚓生活在水深0.3~4m的泥土中.藏身于粘液和泥土作成的软管中。像陆生蚯蚓,摄食泥中的有机物,通过肛门排遗蚓粪。体表无鳃,靠皮肤呼吸,由于水底溶氧偏低,常将尾部露出管外,不断摆动,促进水流形成,以利虫体气体交换 。 == 分布范围 == 水丝蚓在水底呈大小不等的核心分布.数量多少因水环境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据我们在密云水库1988年网箱养鱼区6个点实测.在近中心点每平方米有水丝蚓8113条,而远离中心点的自河主坝出水口却只有1048条,6个点连续测定后发现,底泥中总氮量(xmg/m)和水丝蚓(霍甫水丝蚓和克拉泊水丝蚓)数量( 条/m)成数学函数关系,回归方程为:v=27869 711Ox一1712.7050 0 7158(p< 0.05)。统计表明,底泥中每平方总氮量,每增加0.0ling,水丝蚓每平方米就要增加279条,北京护城河右安门河段水丝蚓每平方米高达124.6万条,比一般水域高得多,看上去似铺了最毛茸茸红地毯,可见不同水域水丝蚓蕴藏量有较大差别 。 == 生活史 == 据Aston1973年和 poddubnaya 1980年报道,霍甫水丝蚓繁殖与水温有密切关系。当水温12℃以上时成熟个体即可繁殖,20℃以上水温可连 续繁殖2个月,产下40~110粒卵,最多可产480粒。卵位于卵茧内.卵茧细长椭圆形,每个卵茧可含2~10粒卵胚胎发育要求水温10~25℃,溶氧量2.5~9.6mg/l ,在18~20℃下发育只需15~75天 ,当水温低至1~4℃或高 至30℃ 发育天数就要延迟120~260 天幼蚓经2个多月就能达成熟霍甫水丝蚓从卵到成蚓,适宜条件约需3~5个月。。 == 群落年度变化 == 在自然水域,以霍甫水丝蚓为主,深栖水丝蚓(L.pro- fundicola)和奥特开水丝蚓 undekemianus) 等为辅的群落,其年度密度变化多呈周期性波动,一年之内有2~3个数量高峰出现。耐人寻味地是,从12~1月份 ,水体内仍有大量霍甫水丝蚓成熟与繁殖,其数量甚至超过6月份,这就为该点1~2月份水丝蚓群落密度仍有较大峰 值提供了保证。从中看到该点11~l2月份水温 l2.8~10.2℃,显然适宜的水温起到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这与 poddubnaya报道基本吻台 。 == 与人类的关系 == 据[[日本]]文献,水丝蚓 (Limnodritus sp.)水分含量为 88.2 ℅,于物质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灰分分别占51.9 、20.5 、22.3 和5.3 。据我们测定,霍甫水丝蚓总脂量为18.68 ℅,比测定的任何一种淡水浮游动物都高2~4培 ,总脂量中所含必需脂肪酸 (EFA),在虫体相对干重条件下,也比测定的任何一种淡水浮游动物高出17.24 ~29.21 。脂肪酸是人体和动物有机体的重要成分之一,尤其在构建细胞生物膜和合成象前列腺素这样的物质,是必不可缺少的原料。机体有充足脂肪酸存在,生物膜的流动性和坚韧性就有保证,前列腺素就能源源不断地被合成,并能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外源性脂肪酸能不断提供机体 ,最终将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寿命的延长, 据我国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 所l980年研究证实用深栖水丝蚓饲养江团稚鱼,每l0天每条可多增重5g, 饲喂鲤鱼在静水条件下,一个鱼池净产43kg ,比用麦麸和米糠饲喂的鲤鱼产量高处2倍多。 == 养殖技术 == === 养殖设施 === * 水丝蚓的培育有小池培育和稻田、水沟培育等多种方式 。 * (一)小池建设。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用红砖水泥砌池,以土底为好,小池面积10--20平方米,池深20--25厘米,长方形,东西向排列,建好进排水系统,进水口与排水口成对角线排列,以利微流水,进排水口要用60目筛绢网封拦好,严防敌害生物进入。培育池建好后,即可进行水丝蚓的培育了。 * * (二)稻田、水沟设施建设。选择底土比较肥沃、进排水比较方便的稻田,一般每块稻田面积以1.3--2.6公顷为宜。在田中间隔1.5--2米开挖一条排水沟,沟宽40--50厘米,用于降水和操作,畦面用于培育水丝蚓。也可选用田间沟、排水沟以及废旧的小河道加以改造,建好进排水系统,用来培育水丝蚓。 * == 蚓种放养 == 水丝蚓种的放养一般在9月下旬进行。稻田、山沟等大面积培育,每0.067公顷可放水丝蚓种50--60公斤,而小型水泥池每平方米可放200--300克。放苗一般在傍晚或阴雨天进行。要求放养的水丝蚓种体质健壮,活力较强,体呈红色或红褐色。放养时,可将蚓种分批放在盆内,按1∶10比例加入新鲜淡水,用瓢或勺均匀地泼洒在培育床上,让其均匀分布,以充分利用培养基料,加快繁殖和生长 。 == 日常管理 == * (一)水位管理。水丝蚓种放养后,培育池或培育床的水深保持在3--5厘米即可。水温偏底时,水位可浅一些,以提高水温,促进水丝蚓生长;水温偏高时,也可将水加深10厘米左右,以减少阳光的直射。同时,在整个培育期,最好保持培育池水处于微流状态,并防止水质污染,从而为水丝蚓的生长繁殖提供一个良好的水域环境 。 * * (二)饵料的添加。水丝蚓生长繁殖很快,一般幼蚓经45--60天的培育就可长成成蚓了。由于其生长、繁殖较快,消耗的饵料也多。水丝蚓的食物既有青糠、麸皮、玉米粉组成的精料,又有畜禽粪肥经发酵形成的粗料。通常从水丝蚓种放养开始到养成,每隔10--15天,每0.067公顷补投以发酵的粪肥为主、精料为辅的混合料2000公斤左右。 * * (三)敌害清除。水丝蚓养殖期间,培养基质表面经常会生长一层青泥苔,对水丝蚓的生长极为不利,加之又不能用硫酸铜灭杀,故只能坚持定期用工具刮除。同时,还要防止青蛙以及肉食鱼类进入吞食。此外,还要注意防止水丝蚓密度过大造成缺氧,引发死亡,夏秋季培育池上还要加盖遮阳物,防止太阳直接照射,保持适宜水温。<ref>[https://haokan.baidu.com/v?vid=6751695258832018975 水丝蚓:又名红丝虫、赤线虫,属环节动物中水生寡毛类],好看视频网站</ref> ==视频== <center> ===红虫、水蚯蚓=== {{#ev:youku|XNTc0Nzg3MTY4|520|center| }} </center> ==参考资料==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返回「
水丝蚓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