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7.214.13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 的原始碼
←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kfzimg.com/G06/M00/F9/C8/p4YBAFqZVtGANaEJAADc2zDfRP4360_n.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ook.kongfz.com/14024/5354232275/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small> |} == 内容简介 == ★ 人生中不可不读的书:熊培云曾经说过:“错过了胡适,中国错过了100年!”对当下的年轻人来说,错过了胡适,人生就可能多走很多弯路!你可以不读经、不读史、不学国学,但你绝不能不读胡适! ★ 最适合青年学生阅读的胡适读本:胡适文章浩如烟海,如何才能找到最适合当下年轻人阅读 的篇目?“胡适文学精选系列”囊括胡适脍炙人口的名篇,侧重青年人关心的思想境界、人生感悟和生活经验等问题,堪称最适合青年学生阅读的胡适读本!《我们能做什么》是“胡适文学精选系列”继《[[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人生有何意义]]》之后第三本。 ★ 最能解决现实问题的胡适读本:本书中,胡适希望以科学理论和人文传统,将国人变为有常态人生的、精神充实的现代人,告诉你如何才能做到“一个人一生中最神圣的行为”,并与读者真诚分享:当人生陷入苦闷时,我们能做什么? == 作者简介 == [[胡适]](1891.12.17—1962.2.24),徽州绩溪人。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取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义,笔名天风、藏晖等。 胡适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共拥有36个博士学位。胡适一生跌宕起伏,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研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中研院院长等职。 == 原文摘录 == 古来成大学问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善用他的闲暇时间的。特别在这个组织不健全的中国社会,职业不容易适合我们性情,我们要想生活不苦痛或不堕落,只有多方发展业余的兴趣,使我们的精神有所寄托,使我们的剩余精力有所施展。 有人说,人生是梦,是很短的梦。有人说,人生不过是肥皂泡。其实,就是最悲观的说法,也正是我上面所说人生的有没有意义全看我们对人生的看法。就算他是做梦吧,也要做一个热闹的,轰轰烈烈的好梦,不要做悲观的梦,既然辛辛苦苦的上台,就要好好的唱个好戏,唱个像样子的戏,不要跑龙套。 == 书评 == 民国气韵,高山仰止。当我们回望那个年代的那个群体的时候,一张张有趣有骨有料的面孔总会在意料之中迎头撞上来。孙传芳登门拜访马一浮,马大师脖子一拧:“告诉他,人在家,就是不见。”刘文典更是牛哄哄,不但不买蒋介石的帐,还指着老蒋的鼻子骂:“你就是个军阀!”老蒋火得扇他耳光,他冲上去就踢了老蒋的肚子。就这些别扭脑袋,个个学富五车。尚不论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的“三百年乃得一见的史学大师”陈寅恪。在这些传奇人物中,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但也是争议最大的一位。就我所知,他的政治立场和家庭生活总被人们作为谈资。 但是,当我认真读过他的这本杂文集《我们能做什么》的时候,不禁喟叹:大师不妄!之前读过的那个时期的白话文,总不免有些夹生,哩哩啦啦掺着些别扭,包括很多新诗都是这样。而胡适先生的文笔,真是清楚明白,文理皆美。通篇看不到文言文和白话文过渡中的摩擦和隔膜。如此看来,也就明白了人家为什么能挺直腰杆倡导白话文,卖什么吆喝什么,自己提倡什么就先做好什么。这一点,当真难能可贵。 更为要紧的,也是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对胡适先生刮目相看的,是四个字“深入浅出”。现在一提学者、公知,铺天盖地就是理论和术语,就是满腹经纶。似乎不如此不足以彰显“学问”二字。早前看过几本书,满纸学问,仿佛古今中外所有高山大川的索引尽在其中,你不得不佩服对方的学识渊博。但是,忍着头痛揣着崇拜看下来,还真就找不到哪句话哪个观点是作者自己的。 《我们能做什么》收录的三十余篇文章,从“青年人的苦闷”、“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我们能做什么”、“我的信仰”概述了一些作者对人生基本问题的论述。细细读来,晓白流畅,看着不温不火,但说理极其严密,逻辑上很难攻破,可以窥见胡先生的心思细密且思维严谨。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行文通畅明白,中学以上的水平读起来绝无问题。谈到《青年人的苦闷》,他说:“我们今日所受的苦痛,都是我们这个民族努力不够的当然结果。我们事事不如人:科学不如人,工业生产不如人,教育不如人,知识水准不如人,社会政治组织不如人;所以我们经过了八年的苦战,大破坏之后,恢复很不容易。” 胡先生不仅深刻地指出国家贫病的根源,更揪出了胜利后人们耽于欢乐的病因——最大原因都是因为我们前几年太乐观了,大家都梦想“天亮”,都梦想一旦天亮之后就会“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有好日子过了! “在胜利的初期,国家的地位忽然抬高了,从一个垂亡的国家一跳就成了世界上第四强国了!大家在那狂喜的心境里,更不肯去想想坐稳那世界第四把交椅是多大困难的事业。天下那有科学落后,工业生产落后,政治经济社会组织事事落后的国家可以坐享世界第四强国的福分!” 对于青年人的期望,更从社会的需要、与美国的对比中指出路径——“我现在还要把这句话赠送给一切悲观苦闷的青年朋友。社会国家需要你们做最大的努力,所以你们必须先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有用的东西,方才有资格为社会国家努力。” “我引巴鲁克先生的演说,要我们知道,美国在这极强盛极光荣的时候,他们远见的领袖还这样力劝全国人民努力工作。“工作是把苦闷变成快乐的炼丹仙人。”我们中国青年不应该想想这句话吗?” 通篇看下来,水到渠成,没有一丝勉强说教。 《[[赠予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与之后的《[[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共同开出了人生的药方:问题丹——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兴趣散——总得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信心汤——你总得有一点信心。 这些观点放在今时今日,按照现下年轻人所谓励志或者时尚的标准来看,绝不过时,一语中的。深奥的道理,硬是被胡先生讲成了浅显的大白话。只是,这样的白话,无色,有味。 至于他提到的对新生活的理解即有意思的生活,对问题与主义的理解要“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均是确有见识的论断。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胡先生在《我的信仰》中对于自己家族中几代人的追述、对自己成长道路的回顾,尤其是十七岁嫁与他人做填房,又在二十三岁就做了寡妇的他的母亲的一生,真情实感,动容动心。 大师的是大师。胸有万顷,娓娓道来,却是云淡风轻,清香一缕。遥想当年真正的学者风范,当如是。 需要赘述的是,由于本书是后人编撰的合集,选文中的重复确是难免,这一点,不容回避。 <ref>[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911858/ 豆瓣网]</ref> ==參考文獻== {{reflist}} [[Category: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