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35.5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 的原始碼
←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kfzimg.com/sw/kfz-cos/kfzimg/3762361/7c5f8169d8ddd5f4_n.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ook.kongfz.com/196986/5385108341/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small> |} == 内容简介 == 活着,是有使命的。 法齐娅•库菲,阿富汗唯一一位女性国会议员,自童年开始便亲眼目睹阿富汗人民的苦难与悲惨,立誓投身政治,面对质疑、诽谤,不公正的政治环境,一次次的暗杀与迫害,她始终坚定地与所有反对力量抗争,也幸运地躲过了一次次死亡的威胁。 她每一次走出家门都是充满危险的未知旅程,都无法保证自己能否平安返回,于是她只能在每次出门前给最亲爱的两个女儿留下一封信: ☆痛失亲人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最难忍受的痛苦之一。但是,失去所爱的人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成长路上的一部分,没有人能够例外。 ☆一定要勇敢,不要对生活中的任何事情心存惧怕。 ☆如果你总是随波逐流,那你会迷失,会忽略自己的信念。 ☆拒绝承认现实是不对的,但是当你处于汹涌澎湃的绝望之海,拒绝承认现实就成了你的救命木筏。 ☆把目标放高,你永远无法估计一个人的爆发力能达到什么程度,如果一开始就设限,那么这辈子你就没有了爆发的欲望,何来高度深度宽度可言? ☆不要随便打发上门求助的人,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也需要他们的帮助。 ☆改变并不一定都是我们的敌人,你们必须学会接受它,视其为生活的一部分。 == 作者简介 == [[法齐娅·库菲]] 阿富汗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国会议员,也是著名的妇女儿童权益活动家。她是2014年阿富汗总统大选的主要候选人之一,曾接受英国广播公司、《时代》杂志、《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加拿大《[[环球邮报]]》等多家世界知名媒体的采访。2009年,库菲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被授予“全球青年领袖”殊荣。现居住在喀布尔,育有两女。 == 原文摘录 == 有时候,忍受不一定是正确的处事方式.所有伟大的领袖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有能力调节自己,适应形势,然后重新开始.改变并不一定都是我们的敌人,妳们必须学会接受它,视其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与"改变"结为朋友,欢迎踏的到来,那么,下次它造访我们的时候,或许就不会对我们那么残忍了. 那些日子里,我讨厌改变。我只想待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家庭,然后好好上学。我心怀伟大的梦想,但我也想过一种心满意足的生活。这也是我对你们的期望。我希望你们自由飞翔,追逐梦想,当然我也希望你们能有幸福的家,一个爱你们的丈夫,也能有朝一日享受到生儿育女的快乐。 在短暂的生命里,你们必须经历诸多改变,或许要远远超乎我的期望。在逆境面前逆来顺受比被迫做出改变要容易得多。但有时我担心自己让你们忍受了太多的委屈:我长期不在你们身边,还常常令你们担心我会遇害而使得你们孤苦伶仃。 有时候忍受不一定是正确的处事方法。所有伟大的领袖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有能力调节自己,适应形势,然后重新开始。改变并不一定都是我们的敌人,你们必须学会接受它,视其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与“改变”结为朋友,欢迎它的到来,那么,下次它来造访我们的时候,或许就不会对我们那么残忍了。 == 书评 == 阿富汗,应该是一提起就让人觉得惊心动魄的国家之一吧。在这之前,虽然在电视新闻里听到过诸如塔利班、基地组织、什叶派的词,这个国家对我而言,就是永远出现在新闻联播后10分钟水深火热里的那一类:战乱、贫穷、宗教争端。 这本书也让我想起不久前看的有关朝鲜的一本书——《他们最幸福》,美国记者芭芭拉根据几个脱北者故事而写成。无论是朝鲜还是阿富汗,这两个容易被忽略却又神秘未知的国度,顶多就在国际新闻喧嚣的世界中,以灰头土脸或自嘲的形象出现几次。读《他们最幸福》的过程中,让我无数次一边流泪一边自问,这个世界会好吗? 可能法齐娅的这本自传,从某种程度上给了我一些答案,作为阿富汗历史上第一个女议长,经历过苏联入侵、内战和塔利班统治,她说——活着,是有使命的。书是由她写给女儿的17份告别信,以及她从童年开始到竞选议员的回忆组成。为妇女权利、儿童健康、教育机会而努力的法齐娅,虽说是女议长,但每天面对的暗杀、绑架、爆炸的威胁,让法齐娅同那些煤矿工人一样,不知道自己出门处理政治事务后能否活着回家。 有时在想,为什么在看那些自传式的故事时,会像发生在自己亲人朋友身上那般感同身受呢?会为两个曾经是恋人的脱北者多年后在首尔相见而落泪,会为法齐娅不顾大家庭的反对,以一介女流之辈出来男人的世界里战斗而受鼓舞。那些故事的确离我们非常遥远,可能我们每个人都难以想象,为何脱北者偷渡后看到我们喂狗的一碗白米饭而声泪俱下,为何法齐娅要穿越喀布尔城的战火去学习英语,这些贫穷战乱远得只是新闻联播里不到一分钟的片段,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毫无关联,明日我们照样可以坐上地铁去上班,今晚照样有米饭青菜红烧肉吃。 也许这才是传纪的存在理由之一,我不认为我们只要活在自己这片和平的小世界里,就想当然去遗忘别处的苦难和纷争,去遗忘那些生下来就没尊严被唾弃的生命。战争从来都是一场一清二白的人生大洗牌,更有甚者披着宗教的伪善外衣,争夺权力糟蹋女性。我也并非什么热血青年,我也明白人和人生来就不平等,但不知为何,内心总是在向往着人作为人本身的权益,能够得到起码的尊重。就像在这个已经烂透的国家里,比起以前一生下来就注定终身命运的年代,现在我起码还有给自己人生大洗牌的选择,就为这这份小小的自由,也能让人看到一点希望。 书中大部分都在写残酷的战争,在许多血腥而又绝望的画面当中,让我清清楚楚记得那一个情节。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哈米德从首都喀布尔不远千里来到普勒胡姆里,穿过凶险的炮火和关卡,差点被一场雪崩埋葬,只是为了向追求了四年的法齐娅提亲。这是多么惊险的浪漫啊,由于阿富汗的传统,法齐娅在婚前甚至只能从窗户里偷偷瞄那个未婚夫的后脑勺。但这并不阻止法齐娅新婚后几次三番去狱中营救哈米德,一切在小说中才能看到的情节,法齐娅全部都经历过,并且像个神通广大的女战士般死里逃生地做到了。 战火中,人们依旧要结婚生子,依旧会想尽办法在苦难中筹办一场体面的婚礼,依旧会去市场买东西、听收音机、晒晒太阳。生命的美丽就这样依旧绽放着,让人觉得只要一天这样生活下去,和平和安定就总会到来,经历过这些,人会变得有多强大啊,人才会知道自己活着的使命,究竟是什么吧。 <ref>[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279569/ 豆瓣网]</ref> ==參考文獻== {{reflist}} [[Category: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