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7.154.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张元素 的原始碼
←
张元素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big>张元素</big>''' ==人物简介== <br> 张元素(12世纪~13世纪)字洁古,宋金时易州(今河北省易水县)人。对医药的研究尤其是药物学的研究有很多独到之处,有“神医”之称。<br> ==人物生平== <br> 张元素,字洁古,晚年号洁古老人,河北保定易县人,为金元时期易水学派的开山祖师。有关张元素生卒年,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较为代表性的说法,认为张元素约生活于12世纪至13世纪,与刘完素同时代而年龄略小。 <br> 张元素自幼攻读经书,8岁试童子举,27岁试经义进±,因犯庙讳落第,于是弃科举而潜也医学。张元素刻苦钻研,广求博学20余年,曾“遇至人传祖方不传之妙法”<ref>{{cite book|url= |title=竹剑平主校中医经典文库:汤液本草[M]. |author=(元)好古著. |work=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date= }}</ref>,医学造诣甚深,临床疗效颇高,并曾以医术折服名医刘完素。据《医学启源•张吉甫序》记载:“守真病伤寒八日误下证,头疼脉紧,呕恶不食。门人侍病,未知所为,请洁古诊之。至则守真面壁不顾也。洁古曰:‘何视我如此卑也?’诊其脉,谓之曰:‘脉病乃尔,初服某药犯某味乎?’曰:‘然。’洁古曰:‘差之甚也。’守真遽然起曰:‘何谓也?’,曰:‘某药味寒,下降,走太阴,阳亡,汗不彻故也。今脉如此,当以某药服之。’守真首肯,大服其能,一服而愈。自是名满天下。”<ref>{{cite book|url= |title=医学启源[M]. |author=]金.张元素. |work=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date=2007. }}</ref>张元素对《黄帝内经》探隐索微,深入研究,卓有成效。尝“梦人柯斧长凿,凿也开資,纳书数卷于其中,见其题曰《内经主治备要》,骇然惊悟。”由是显见,张元素对《黄帝内经》的钻研,竟至梦寐以求之境界。 <br> 张元素治病,多不泥古,自成一家。张元素十分注重临床实践,时人将其比作扁鹊、医和,张元素遂有“神医”之名。张元素不仅精通医术,且“品谊高洁”、“教人以忠”,治学严谨,深得人们敬重。据《直隶易州志》记载,张元素曾“以明经任琢州学正”,可见张氏是一位博学多才,德高望重之人。张元素宣阐古蕴,发明心得,著《医学启源》以教其徒李杲,李果的医术竟得大成。张元素一生勤恳,为患者解除病痛,在医学理论上多有建树,造诣深邃,自成一家,为易水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为一代宗师,值得后人学习<ref>{{cite book|url=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1702&filename=1017183932.nh&uid=WEEvREdxOWJmbC9oM1NjYkZCbDdrdXdUVkFaekZ2S3c5UlcwaFl6enlnQUM=$R1yZ0H6jyaa0en3RxVUd8df-oHi7XMMDo7mtKT6mSmEvTuk11l2gFA!!&v=MTI3NzlCVkYyNkdiS3dIZGpQclpFYlB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E9mWnVadEZ5SGhVYnY= |title=张元素脏腑辨证理论及用药特点的研究[D]. |author=]任北大. |work=北京中医药大学, |date=2017. }}</ref>。<br> ==学术著作== <ref>{{cite book|url=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2011&filename=JZYL201102019&uid=WEEvREdxOWJmbC9oM1NjYkZCbDdrdXdUVkFaekZ2S3c5UlcwaFl6enlnQUM=$R1yZ0H6jyaa0en3RxVUd8df-oHi7XMMDo7mtKT6mSmEvTuk11l2gFA!!&v=MTcxMTdZ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E9mWnVadEZ5SGhWcjNJTHpmU1lyRzRIOURNclk5RWI= |title=张元素医学思想及临证经验探析[J]. |author=杨丽莎,王彤. |work=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date=2011,18(02):32-34. }}</ref> <br> 学术著作及主要观点张元素一生著述较多,但流失也较多。《医学启源》《脏腑标本药式》《珍珠囊》为其代表作,存世的还有《洁古家珍》。议为后人依托的,如《药注难经》<ref>{{cite book|url= |title=难经本义:汇考[M]. |author=滑寿. |work=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date=1995:30. }}</ref>.作者有争议的,如《病机气宜保命集》<ref>{{cite book|url= |title=四库全书总目:子部[M]. |author=永瑢. |work=北京:中华书局, |date=1965:869. }}</ref>佚失之作则有《产育保生方》《洁古注叔和脉诀》《医方》《洁古本草》《补阙钱氏方》等。 <br> 《医学启源》3卷是为教授其门人而撰写的医学入门书籍。上卷主要在调析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而附以有关脏腑经络诸病主治的用药心法。中卷主要论述五运六气主病及方用。下卷用药备旨1门,用于讨论对药性的认识和运用。 <br> 《珍珠囊》1卷是指导临床用药的专著,内容简略,但能代表其药物方面的成就,记述了113味药物的各种特性及随证用药的方法,并附以炮制、煎药、服药之法。 <br> 《脏腑标本药式》分列每一脏腑,其后都有药物,成功之处在于对药物作了比较系统的整理,归入五脏六腑标本、寒热、虚实、补泻诸条,并涉及药物气味及配伍,形成了独特的用药体系,具有临床指导价值。<br> ==学术成就== <ref>{{cite book|url=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7984&filename=ZYJL198303002&uid=WEEvREdxOWJmbC9oM1NjYkZCbDdrdXdUVkFaekZ2S3c5UlcwaFl6enlnQUM=$R1yZ0H6jyaa0en3RxVUd8df-oHi7XMMDo7mtKT6mSmEvTuk11l2gFA!!&v=MDUxOTkxRnJDVVJMT2ZadVp0RnlIaFY3N09QelRCWXJLeEZ0TE1ySTlGWm9SOGVYMUx1eFlTN0RoMVQzcVRyV00= |title=张元素学术思想初探[J]. |author=程宝书. |work=.吉林中医药, |date=1983(03):7-9. }}</ref> <br> '''在辫证施治方面的贡献''' <br> 张氏采纳了《华氏中藏经》分辨脏腑虚实寒热、生死顺逆脉证等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临床实践相结合,著成了《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大大地充实了胜腑辨证的内容,使之臻于完善。这个用药式,对各脏腑的辨证用药都按温凉补泻加以归纳,是张氏平生精心之作,条分缕析,井然有序。医者据此,可以执简驭繁,应变无穷。既便于学习,又能提高疗效,对辨证施治的彻底贯彻,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br> 张氏还倡导“随证治病用药”的治疗原则,他在《医学启源•主治心法》一章中,对常见多种证候的用药,做了详细的介绍。如诸痛用药“头痛须用川芎……。顶巅痛,用藁本,去川芎。肢节痛,用羌活,风湿亦用之。小腹痛,用青皮、桂、茴香。腹痛用芍药,恶寒而痛加桂;恶热而痛加黄檗。……下腹部痛川楝子。……胃院痛、用草豆蔻。气刺痛,用枳壳,……眼痛不可忍者,用黄连、当归根,以酒浸煎。茎中痛,用甘草梢”。这些用药经验十分宝贵,至今仍是中医临证用药方法不可缺少的一环。 <br> '''在药物方面的贡献''' <br> 张氏以《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的理论为指导,进一步揭示了“五味学说”的内涵,并阐述了它的具体用法和临床意义。张氏还指出了同一药物因五脏苦欲不同,补泻作用也不相侔的复杂作用。例如,同一酸味的芍药,不但能敛肺,而且能泻肝,同一酸味的五味子,不但能收心之缓,而且能补肺。可见,每一种药物都有一定的“性味”,对此脏可以为补,对彼脏又可以为泻,均按五脏苦欲不同而定。这样,对于正确地使用药物,充分发挥药物效能,提高治疗效果,都有益处。 <br> 张氏在实践中,对药物的“性味”作了具体的发挥。他阐述了“药有气味厚薄、升降沉浮补泻主论之法”。他以五运为目,把药物分为“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五大类。这种药物分类的目的在于强调药物气味厚薄和寒热升降的作用。同时他又详细地对单味药的“性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气味中又分厚薄,阴阳中又分阴阳,气薄者未必尽升,气厚者未必尽降”的主张。他在《医学启源•用药备旨》中以获荃、麻黄、附子、大黄等药为例,从理论上对药的气味厚薄、升降作用作了精辟的说明。这一理论,深化了祖国医学的药理学说。 <br> 张氏创立了“药物归经”和“引经报使”说。“归经”和“引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指某药善入某经,治疗该经之病力专效宏;后者亦指某药善入某经,但主要作用则是引他药入该经,在治疗的方药中担任向导的角色(当然也有治疗作用)。张氏在《珍珠囊》一书中每味药下几乎都有归某经的说明,《医学启源》中亦有不少类似的记载。由于药物“归经”不同,起的作用也不同。他还对“引经报使”的药物,作了如下的归纳:“太阳经,羌活,在下者黄檗,小肠、膀胧也。少阳经,柴胡,在下者青皮,胆、三焦也。阳明经,升麻、白芷,在下者石膏,胃、大肠也。太阴经,白芍药,脾、肺也。少阴经,知母,心、肾也。厥阴经,青皮,在下者柴胡,肝、包络也。以上十二经之的药也”。 <br> '''在方剂学上的贡献''' <br> 张氏善师古方,从临床上检验古方之优劣,择其优者而用之。《医学启源•六气方治》中,约采用了六十多首方剂,其中经方最多,有十三、四首。在取用古方的时候,他并不是死搬硬套,而是详述其主治证状、分析病机,有的还谈到了应用时的注意事项和临床体会。这样,不仅阐发了古方的奥义,而且扩大了古方的应用范围,提高了治疗效果。 <br> 张氏制方善取前人之长,变通化裁。他说:“大法曰:前人方法,即当时对证之药也。后人用之,当体指下脉气,从而加减,否则不效”。可见他是以临床效果做为检验方药好坏的标准,且极为重视药物的随证加减,并以五行生克法做为制方的原则;“酸苦甘辛咸,即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之本也。四时之变,五行化生,各顺其通,违则病生。圣人设法以制其变,谓如风淫于内,即是肝木失常一也,火随而炽,治以辛凉,是为辛金克其木,凉水沃其火,其治法例皆如此”。 ==参考来源== {{reflist}}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张元素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