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202.15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巴戟天炮制方法与标准 的原始碼
←
巴戟天炮制方法与标准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巴戟天炮制方法与标准''' [[File:中药炮制568.jpg|缩略图|[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63854176130076412.html 中药炮制]]] ==【药材来源】== 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泥土,除去须根,晒至六七成于,捶扁,干燥;或先蒸约半小时后,再[[捶扁]],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 南北朝刘宋时代有[[枸杞、酒、菊花制]](《雷公》)法。宋代有酒煮(《博济》)、[[糯米同炒]](《衍义》)、酒焙(《总录》)、[[面炒]]、盐汤浸(《局方》)等方法。元代有酒炒(《瑞竹》)法。明代增加了酒浸、油炒、火炮(《普济方》)、炒制(《医学》)、盐水煮(《入门》)、甘草汤浸、枸杞汤浸(《仁术》)、盐水泡(《保元》)、甘草汤炒(《景岳》)、甘草汁煮(《醒斋》)等方法。清代又增加了酒洗(《说约》)、酒浸蒸(《玉楸》)、并有“助阳杞子汁浸蒸,去风湿好酒拌炒,摄精金樱子汁拌炒,理肾气菊花同煮”的记述(《得配》)等多种炮制方法。 ==【现代炮制方法】== 1、巴戟天(巴戟肉):取厚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置蒸制容器内蒸透,趁热除去木心,或用水润透后除去木心,切段,干燥。筛去碎屑。 2、盐巴戟:取净巴戟段,用盐水拌匀,待盐水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干。或取净巴戟,用盐水拌匀,蒸软,除去木心,切段,干燥。筛去碎屑。巴戟天每100千克用食盐2千克。 3、制巴戟:取净甘草捣碎,加水(约1:5量)煎汤两次,去渣,合并两次煎液。取甘草煎液与净巴戟天,同置锅内,用文火煮透并使甘草液基本煮干为度,取出,趁热抽去木心,切段,干燥。筛去碎屑。巴戟天每100千克用甘草6千克,煎汤约50千克。 ==【饮片性状】== 巴戟天肉为空心扁圆形节段,或不规则小块,切面淡紫色,周边栓皮灰黄色,质韧,肉厚。味甘而微涩。盐巴戟天质较软韧,眯片微带成味。制巴戟天表面微黄色,味甜。 ==【质量标准】== 巴戟天水分不得过15.0%,总灰分不得过6.0%,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50.0%。含耐斯糖不得少于2.0%。 ==【炮制目的】== 巴戟天味甘、辛,性微温。归肾经、肝经。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能。用于阳痿遗精,官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生巴戟天味辛而温,以补肝肾祛风湿力胜,适用于肾虚而兼有风湿之证,多用于风冷腰痛,步行艰难,脚气水肿,肌肉萎缩无力等证。盐制后功专人肾,且温而不燥,增强补肾助阳的作用,久服无伤阴之弊。常用于肾中元阳不足,阳痿早泄,腰膝酸软无力,宫冷不孕,小便频数等。甘草制后味甘,增强补益作用,多用于补肾助阳,益气养血方中。如用于脾肾亏损,胸中短气,腰脚疼痛,身重无力等方面。 ==【应用选择】== 1、生用 (1)风冷腰痛:常与[[羌活]]、[[炮姜]]、[[牛膝]]等同用,具有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用于风冷,腰胯疼痛,行步不得,如巴戟丸(《圣惠方》);若与附子、五加皮(酒洗)、川革薢(盐酒炒)等同用,用于冷痹脚膝疼痛,行步艰难,如巴戟天汤(《张氏医通》)。 (2)肾阳虚衰:常与肉苁蓉、熟地、菟丝子等同用,具有补肾助阳的作用,用于肾阳虚衰,阳痿不举,小便频数,遗精,盗汗,如巴戟丸(《发明》);若与良姜,肉桂,吴茱萸等同用,用于妇人子宫久冷,月经不调,或多或少,赤白带下,如巴戟丸(《局方》);若与生牛膝同用,用于虚赢阳道不举,五劳七伤百病,如(《千金方》)。 (3)肾病综合征:常与山萸肉同用,用于柯兴氏症候群的儿童肾病综合征的患者,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2、盐制用 (1)不孕:常与白术(土炒)、炒杜仲、菟丝子(酒炒)等同用,具有补肾助阳的作用,用于妇人下部寒冷不孕,如温胞饮(《傅青主》);若与炒扁豆·;炒山药、茯苓等同用,用于妇人下焦寒湿相争,经水将来,脐下疼痛,状如刀刺,及不孕症,如温脐化湿汤(《傅青主》)。 (2)小便不禁:常与益智仁、菟丝子(酒蒸)、桑螵蛸同用,具有补肾缩尿的作用,用于小便不禁(《奇效良方》)。 (3)产后呕吐:常与[[熟地黄]],[[山茱萸]](蒸)、白蔻仁等同用,具有温肾止呕的作用,用于妇人产后呕吐,如温肾止呕汤(《傅青主》)。 3、甘草制用 肾气虚损:常与[[杜仲]]、[[山药]]、干地黄、菟丝子等同用,具有补肾助阳,益气养血的作用,用于肾气虚损,腰脚疼痛,身重无力,如无比山药丸(《中药成药制剂手册》)。 4、酒制用 (1)腰膝疼痛:常与杜仲、牛膝、川断等同用,具有补肝肾,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用于腰膝疼痛,软弱无力,肌肉萎缩,如金刚丸(《保命集》)。 (2)白浊:常与菟丝子、破固纸(炒)、鹿茸等同用,用于白浊(《普济方》)。 ==【现代研究】== 巴戟天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葸醌化合物:甲基异茜草素,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1-羟基蒽醌,1-羟基-2-甲基蒽醌,1,6-二羟基-2,4-二甲氧基蒽醌,大黄素甲醚,2-甲基蒽醌等。环烯醚萜苷:水晶兰苷,四乙酰车叶草苷。其他尚有有机酸类:琥珀酸,棕榈酸等。低聚糖类,氨基酸类及微量元素等。 动物实验表明,巴戟天能显著增加小鼠体重,并延长持续游泳时间。用未成年小白鼠,按ACTH生物活性检定法试验,结果证明巴戟天具有抑制小鼠胸腺萎缩及增加其血中白细胞数的功能。巴戟天提取物具有增加血中皮质酮含量的作用,其活性可能是由于下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受到刺激所致。 比较巴戟天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发现巴戟天经盐炙后,紫外光谱发生了明显变化,薄层色谱和无机元素含量也有所改变。巴戟天传统用药要求“去心”,文献认为去心目的是“免人烦躁”。据现代研究,巴戟天的“木心”与根皮的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差异。其微量元素锌、铁、锰等根皮含量较高。而有毒的铅则在木心中含量较高,其他有关的化学成分也有一定的差别。采用HPLC法,测定巴戟天炮制品中水晶兰苷的含量,结果表明巴戟天不同炮制品中水晶兰苷含量与生品比较有较大差异,生巴戟天、巴戟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中水晶兰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92、9.10、9.21、12.86毫克/克。 结合去心难易程度与游离蒽醌含量综合考虑,巴戟天蒸制去心的工艺为:取净巴戟天段,抢水冲洗,置蒸制容器内,武火加热至蒸汽饱和时,改用文火蒸制15~20分钟,取出,塑料薄膜覆盖保温,趁热抽去木心,晾至六成干,切段,60℃干燥2.5小时[12]。用正交设计实验对制巴戟天、盐巴戟天炮制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巴戟天的较佳炮制工艺为:取净巴戟天,置入等量甘草汁(相当6%甘草)中浸润约10分钟,倒入锅中,8~10分钟拌炒至甘草汁被吸尽,取出,趁热抽去木心,切段,干燥。盐巴戟天的较佳炮制工艺为:取巴戟天于80ml/L,的食盐水中浸泡20分钟,蒸15分钟。 ==【附】== 文献摘录:“有人嗜酒后患脚气甚危,或教以巴戟半两糯米同炒去米。”(《握灵》)“滚水浸去心。助阳,杞子汁浸蒸。去风湿,好酒拌炒。摄精,金樱子汁拌炒。理肾气,菊花同煮。”(《得配》) ==【总结】== 巴戟天古代炮制方法有酒制(酒煮、酒焙、酒炒、酒浸、酒洗、酒蒸等)、盐制(盐浸、盐煮、盐泡等)、米制、面制、油制、火炮、炒制、药汁制(枸杞子菊花制、甘草制、金樱子制等)。现代沿用盐制和甘草制二种。巴戟天味辛而温,生品祛风除湿力强,盐制后温而不燥,补肾助阳,甘草制增强补益作用,补肾益气养血。 “巴戟去心”是传统用药的要求,根皮与根的木心部分的化学成分有较大差异,如二者所含微量元素的不同,作为非药用部分,去“木心”也有其合理性。但巴戟天根的木心是否“令人烦躁”或具有其他副作用,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ref>[http://www.zhongyoo.com/paozhi/3489.html 中药查询]</ref> ==【炮制方法】== 拣去杂质,用热水泡透后,趁热抽去木心,切段,晒干。炙巴戟:取[[甘草]],捣碎,置锅内加水煎汤,捞去甘草渣,加入拣净的巴戟天,煮至松软能抽出木心时(此时余汤不宜多),取出,趁热抽去木心,晒干。(每巴戟天100斤,用甘草6斤4两)盐巴戟:取拣净的巴戟天,用盐水拌匀,入笼蒸透,抽去木心,晒干。(每巴戟天100斤,用盐2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 ①《雷公炮炙论》:“凡使巴戟天,须用[[枸杞子]]汤浸一宿,待稍软漉出,却用酒浸一伏时又漉出,用菊花同熬令焦黄,去菊花,布拭令干用。” ②《纲目》:“以酒浸一宿,判焙入药,若急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只以温水浸软去心用。” <ref>[https://www.med66.com/new/53a269aa2011/201119yuchan192554.shtml 医学教育网]</ref> ==【炮制方法】== 1.净制 东汉·华佗《华氏中藏经》和晋《肘后备急方》中最早见有巴戟天“去心”的记载;《太平圣惠方》中有“去苗”的记载;“去心”的方法在《本草经集注》《备急千金要方》《新修本草》中均被记载为“锤破”;《证类本草》中有“槌破去心”的记载;《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也有“锉”的记载;《本经逢原》中有“酒浸去心”的记载;《得配本草》中有“滚水去心”的记载;《圣济总录》中有“米泔浸去心”的记载;《冯氏锦囊秘录》中有“水煮去心” “酒洗去心”的记载;《炮炙大法》中有“若急用只以温水浸软去心也”的记载;《胎产心法》中有“酒洗去骨”“酒浸去骨”的记载。 2.炒制 宋· 寇宗奭《图经衍义本草》中有“有人嗜酒,日须五七杯,后患脚气甚危,或教以巴戟半两,糯米同炒,米微转色,不用米”的记载;《博济方》中有“糯米炒,候赤黄色,米不用”“去心,以陈粟米同炒令黄色”的记载;《圣济总录》中有“米泔浸一宿,焙一两”“去心,糯米炒,候米赤黄,去米不用”的记载;《古方医统大全》记载巴戟天炮制方法为“炒”;《医学纲目》对巴戟天有 “去心炒”的记载;《圣济总录》中有“去心,麸炒黑”“去心微炒”“糯米同炒”“去心炒黄”的记载;《笔花医镜》提及巴戟天的炮制方法为“炒”;《外科大成》中有“汤泡去心微焙”的记载。 3.盐制 包括盐浸、盐煮、盐泡、盐炒等。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盐汤浸打去心”的记载,这是首次将盐制用于巴戟天炮制的记载,且一直沿用至今;在《奇效良方》中有“去心,青盐酒煮”的记载;明· 李梴《医学入门》有“盐水煮,去心”的记载;明· 王肯堂《证治准绳》中有“巴戟肉,盐汤浸”的记载;明· 龚廷贤《寿世保元》中有“盐水泡,去心”的记载;《傅青主女科歌括》以及《竹泉生女科集要》中有“巴戟天盐水浸”的记载;《王旭高临证医案》中有“巴戟肉,盐水炒”的记载。巴戟天是补肾壮阳药,而盐性寒,有补肾、软坚、凉血解毒的作用,用盐制巴戟天可引药入肾,达到助阳补肾之功。目前,盐制巴戟天应用较广泛。 4.药汁制 (1)甘草水制 明· 张洁《仁术便览》中载有“甘草汤浸去心”的记载;《景岳全书》中有“巴戟,甘草汤炒”“巴戟肉,甘草汤炒”的记载;明末· 缪希雍《先醒斋广医学笔记》中有“甘草汁煮,去骨”的记载;《成方切用》中有“甘草汤浸剥炒”的记载。甘草水制巴戟天,使其补益作用增强,可补肾、益气、养血,用于治疗脾肾亏虚、胸中短气等证。甘草水制巴戟天也是现今巴戟天的主要炮制方法之一。 (2)枸杞汤制 明· 张洁《仁术便览》对巴戟天有“枸杞汤浸者”的记载;《景岳全书》中载有“枸杞汤洗,炒”。 (3)金樱子汁制 《得配本草》中对巴戟天有“摄精,金樱子汁拌炒”的记载。 (4)枸杞子、酒、菊花合制 《雷公炮炙论》中最早有“凡使巴戟天,须用枸杞子汤浸一宿,待稍软漉出,却用酒浸一伏时又漉出,用菊花同熬令焦黄,去菊花,布拭令干用”的记载。此后,《本草纲目》《炮制大法》《一草亭目科全书· 异授眼科》《本草述钩元》《修事指南》等也记载了此法。《得配本草》中有“滚水浸去心;助阳,枸杞子煎汁浸蒸;去风湿,好酒拌炒;理肾气,菊花同煮”的记载。 5.酒制 包括酒浸、酒煮、酒焙、酒炒、酒洗和酒蒸等。酒制巴戟天,是该药应用较早、记载较多的一种炮制方法。历代炮制以酒浸、酒焙较多用,明清时期尤为突出。在《银海精微》中最早见有“酒浸一宿,去皮心”的记载。此后,文献又记载了酒煮、酒焙、酒炒、酒洗和酒蒸等炮制方法。《博济方》中有“去心,用无灰酒煮五七沸以来,却晒或焙干”的记载;宋· 赵佶《圣济总录》中有“去心,酒浸焙”“去心,用无灰酒煮”的记载;《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凡先去心,以酒浸一昼夜,剉焙干便”的记载;《类编朱氏集验医方》中有“酒煮去心”的记载;《瑞竹堂经验方》中有“去心,酒浸炒”,亦有“酒浸炒,去心”的记载;《医宗必读》中有“酒炒焙”的记载;《本草蒙筌》载“巴戟天制须酒浸,过宿曝干”;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今法,惟以酒浸一宿,剉焙入药,若急用,只以温水浸软去心也”的记载;《惠直堂经验方》记载巴戟天的炮制方法为“酒蒸”。清代多沿用酒制,其中要求“酒浸”的较多。如,《医宗说约》中有“去骨,酒洗”的记载;《玉楸药解》中有“去梗,酒浸,蒸晒”的记载;《本草从新》、《本草求真》先后有“去心,酒浸焙用”的记载;《得配本草》中有 “去风湿,好酒拌炒”的记载。酒能行能散、通经活络,巴戟天借酒力可增强温肾助阳、祛风湿之功。虽然该种炮制方法没有被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录,但是部分地区仍在应用。 6.其他辅料制 面制: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去心,面炒”的记载。油制:仅在《普济方》中有“油炸焙干用”的记载。盐酒合制:仅在《奇效良方》中有“去心,青盐酒煮”的记载。 <ref>[https://www.kmzyw.com.cn/baike/20180918/1537260734000.4782.html 康美中药网]</ref>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 410 医药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巴戟天炮制方法与标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