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35.23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倒馬關 的原始碼
←
倒馬關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倒馬關'''<br><img src="https://www.itsfun.com.tw/cacheimg/c5/6c/98ddf12c18fc249f32463e22d24a.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www.itsfun.com.tw/%E5%80%92%E9%A6%AC%E9%97%9C/wiki-239162-694742 圖片來自華人百科]</small> |} '''倒馬關''',位于[[河北]][[唐县]]西北60公里的[[倒马关乡]][[倒马关村]]。倒马关最初[[战国]]时置在《[[戰國策]]》中稱呼為'''鴻上關'''(又稱'''鴻之塞'''),漢朝時稱'''常山關''',古名'''靑龍口關'''<ref>{{cite book|title=中國考古集成: 明清|date=1994|publisher=哈尔滨出版社|url=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k0EbAQAAMAAJ&q=%E5%80%92%E9%A9%AC%E5%85%B3&dq=%E5%80%92%E9%A9%AC%E5%85%B3&hl=zh-TW&sa=X&ved=0ahUKEwjJpsjvn9baAhUKyrwKHW7mBf4Q6AEIODAD|language=zh}}</ref>。倒马关,因山路险峻,战马到此经常要摔倒而得名。所在为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倒马关乡]]。 现存倒马关城始建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后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整座关城依地势而建,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平面呈东西长方形,分为上下两城。 倒馬關和[[紫荊關]]、[[居庸關]]合稱為宋代內三關。<ref>{{cite book|title=趣聞河北|date=2018|publisher=崧博出版事業有限公司|url=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7Vs7DwAAQBAJ&pg=PT167&dq=%E5%80%92%E9%A9%AC%E5%85%B3&hl=zh-TW&sa=X&ved=0ahUKEwjJpsjvn9baAhUKyrwKHW7mBf4Q6AEIJjAA#v=onepage&q=%E5%80%92%E9%A9%AC%E5%85%B3&f=false|language=zh-TW}}</ref><ref name="天天向上"/>和[[紫荊關]]、[[居庸關]]、[[故關]]稱為明朝京西四大關<ref>{{cite book|title=长城关隘:万里长城的著名关卡|date=2017|publisher=崧博出版事業有限公司|language=zh}}</ref>。倒馬關建於1452年,在1465年大規模整修<ref name="天天向上">{{cite book|title=天天向上 年輕人要熟知的2000個文化常識|date=2017|publisher=崧博出版事業有限公司|url=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DXxGDwAAQBAJ&pg=PT361&dq=%E5%B8%B8%E5%B1%B1%E9%97%9C&hl=zh-TW&sa=X&ved=0ahUKEwjvoL38ntbaAhXHvrwKHYLdCpwQ6AEIJjAA#v=onepage&q=%E5%B8%B8%E5%B1%B1%E9%97%9C&f=false|language=zh-TW}}</ref><ref>{{cite book|title=影響世界的中國元素--長城|date=2015|publisher=元華文創|isbn=9789863937258|url=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IUyIDAAAQBAJ&pg=PT97&dq=%E5%B8%B8%E5%B1%B1%E9%97%9C&hl=zh-TW&sa=X&ved=0ahUKEwjvoL38ntbaAhXHvrwKHYLdCpwQ6AEIPzAE#v=onepage&q=%E5%B8%B8%E5%B1%B1%E9%97%9C&f=false|language=en}}</ref> 明朝[[馬中錫]]的《[[倒馬關師序]]》稱路途險峻、山路崎嶇,馬容易遇阻礙而跌倒<ref>{{cite book|title=北京史苑|date=1985|publisher=北京出版社|url=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CIF4AAAAIAAJ&q=%E5%80%92%E9%A9%AC%E5%85%B3&dq=%E5%80%92%E9%A9%AC%E5%85%B3&hl=zh-TW&sa=X&ved=0ahUKEwjJpsjvn9baAhUKyrwKHW7mBf4Q6AEIMjAC|language=zh}}</ref>。 == 史料记载 == === 始建于1452年 === 倒马关置关较早,《战国策》称其为鸿上关,汉称常山关。但目前可见到的关于修建倒马关城的记载,都是明朝的。倒马关分上城下城,上城是明[[洪武]]初年修建的,后改名[[上城口]];下城即今倒马关城。现倒马关乡政府院内,保存着一块已从中折断的汉白玉石碑,为《[[倒马关建城碑]]》。碑文记载了1465年修建倒马关的情况。由此可知,倒马关城始建于1452年,后又于1465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建。 === 規模 === 倒马关城,周长约2.5公里,城墙底宽6米,顶宽4米,高约10米,墙为黄土夯筑外砌砖石。关城东、西、北设有3个城门。关城建筑设计独特,它依峭壁,傍深涧,一半在沟谷,一半在山上,整座关城依地势而建,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山、水、关城在这里相得益彰,互为险阻。古人谋略之深,设防之严,建筑之奇,令人叹为观止。 === 战略要冲、重要关隘=== 据《[[畿辅通志]]》记载,倒马关在河北唐县西北60公里,山路险峻,马为之倒,故而得名。倒马关位于太行山东麓,北临内长城,背靠[[唐河]]。东南为险要的十八盘岭。自古以来,倒马关就为战略要冲。据《[[后汉书]]》记载,建武十五(公元39年)年,因匈奴常犯东汉北部边境,东汉政府迁徙雁门、代郡、上谷三郡居民于常山关(倒马关)、[[居庸关]]以东地方居住,防止[[匈奴]]的侵扰,由此可见倒马关的屏障作用。 倒马关处于一条古老的通道上,这条道称为“[[灵丘道]]”。《魏书·高祖纪》载,太和六年(公元482年)曾调集州郡5万人修治灵丘道。灵丘道北起平城(山西大同市东北),南越恒山,自灵丘以下,略循今唐河谷道出[[太行山]],南抵[[中山]](今河北定县),是当时山西高原北部通向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倒马关就是这条道路上的重要关隘。 明朝[[马中锡]]《[[倒马关诗并序]]》中说:“关有两山对峙,其路极险,相传[[杨六郎]]到此马踣,故名。”后人为纪念[[杨延昭]](六郎)镇守三关的功绩,于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在倒马关城西3公里的马圈山上修建了“[[六郎碑]]”。碑通体高1.8米,宽60厘米,为汉白玉雕凿而成,碑额抹角及两边雕云纹花边图案。碑文为:“宋将杨六郎拒守之处。”杨延昭是并州(今山西太原)人,宋[[真宗]]时为[[保州]](今河北保定)缘边都巡检使,后因与辽兵作战有功升为保州防御使。杨延昭在边防镇守20余年,辽兵甚为畏惧,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学士到倒马关凭吊六郎碑,称颂吟怀杨六郎威镇边关的不朽业绩。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600 史地總論]]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倒馬關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