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3.5.13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何人不起故园情(丁尚明) 的原始碼
←
何人不起故园情(丁尚明)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何人不起故园情'''<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5602387/pexels-photo-5602387.pn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uuhy.com/html/22946.html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何人不起故园情》'''是[[中国]]当代作家丁尚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何人不起故园情=== 又逢金秋,黄土黄,晴空碧。广袤的田野上,丰收的意趣正盛:农人们抢收着庄稼,采摘着瓜果……脸上一派自豪和喜悦。经年笔耕的我,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丰收季——作品集之二《故道长河》即将付梓成册。 端详着案头这一摞浸满心血和汗水的书稿,喜悦之余,五味杂陈翻腾上涌,心生无限唏嘘。 回首逝去的日子,如若一味慨叹岁月的无情蹉跎,的确是毫无意义的事情。自十八岁参军挥别故乡,一晃已是几十年,当年的翩翩少年郎,如今已是白霜染鬂,华发早生。“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古来已有的思乡之情,随着年纪的增长,愈发紧密地缠绕着我的血脉,怀恋至亲之情也愈发地清晰和强烈。 犹记得当年在部队时,为写出一篇满意的新闻稿,顾不得吃饭睡觉,加班加点本是家常便饭,可自从转业地方后,暖饱安逸的生活滋养了一身的惰性,便疏于动笔,再无建树。以致每每亲朋故交问起“最近又写什么”时,我不禁自惭形秽。久而久之,我也扪心自问:“在部队耍了那么多年笔杆子,与故人相见人家自然会这样问起,但你,对这样的询问,应该作何交待和答复呢?” 不惑之年已过,已是知天命之年的我,该好好总结一下人生的成败与得失了,更是该好好运用手中的笔抒写一下那故乡曾经的一切了。人,不能没有故乡,对一个作家来说,故乡,那是他们的根啊!鲁迅的小说到处弥漫着绍兴黄酒的香气,莫言的作品处处可见高密土地上的淳朴生息。诚然,在仰望这些文学大家的同时,不能忘记,他们在文学王国里得以竖起旗帜,仰仗的是对故土的崇敬和牵挂,我又哪有不朝着旗子指引的方向行进的道理呢?于是,我很自然地把笔触向了故乡那片温暖、深情的土地…… 在这部散文集中,大部分篇什围绕着故乡、黄河、军营、居住地进行阐述。故乡是我的根,她滋养了我的生命,那里有我的爹娘和儿时多彩的希冀与梦想;黄黄的黄河奔涌在故乡大地上,甘甜的黄河水哺育我茁壮成长;绿色的军营是沃土是熔炉,她教我成才,把我百炼成钢;居住地东营,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有她的呵护,我就能无忧无虑地生活、工作,从而自由自在的在文学王国里翱翔。所以,我没有理由不为故乡、黄河、军营、居住地书写讴歌。在写作过程中,我尽力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融入作品,力争传递一种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百折不挠的价值观。 博尔赫斯说:“我写作,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我写作的目的就是不断地品尝耕耘的乐趣和愉悦,然后,将获得的果实赠予更多的人分享。我不是画家,也不是诗人,但我可以撷取生活中最美好时刻,可以记录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我把这些写成文字在感动、激励、温暖自己的同时,去感动、激励、温暖更多的人。 我有一个夙愿,就是出版作品集时,一定请我的老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全国著名乡土作家张方文作序并题写书名。说起我的老师,我的眼里都是泪。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正读高中的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小子,竟对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也洋洋洒洒地涂了很多“鸦”。一次,在班上同学那里,我看到了一本名叫《春晓》的杂志,因杂志上刊有他哥哥的一篇[[小说]],同学神气极了,心生羡慕的我,不禁想着:我的作品,什么时候能用[[油墨]]印出来呢?后来,经多次辗转,我终于打听到《春晓》是县文化馆主办的,主编名叫张方文。 正愁拜师无门的我,真像[[孑孓]]的夜行人,看见前方的灯火一样兴奋。那时,带着一股子“初生牛犊”劲儿的我,决计去[[拜访]]张老师。 那是一个阴冷的冬日,我带着一大摞“作品”,叩开了张老师的门。此时,张老师戴着口罩,正合衣斜倒在床上看书。张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这个“不速之客”。打这以后,我们开始了结续一生的师生情缘。 后来,一到周末我就往[[文化馆]]跑,张老师逐字逐句地帮我修改稿件,借给我很多文学杂志,也送我很多的[[稿纸]]。那时,张老师已是全国很有名气的“乡土作家”,他创作的小说多以反映[[乡土生活]]而见长,作品频频刊登在全国各大文学杂志上,备受读者赞誉。[[印象]]中,1979年张老师还出席了全国青年作家代表大会,受到了茅盾、巴金、夏衍等一代文学巨匠的亲切接见。而对于我这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卒,他这个大作家却没摆一点架子。 为改变命运,我毅然踏上了当兵这条路。入伍时,他把一个写满祝福语的[[笔记本]],[[郑重]]地交到了我的手中。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那个笔记本我至今依然[[珍藏]]着。我告别了故乡,从此,也与亲爱的老师[[遥望无期]]。身处遥远的[[军营]],我与老师鸿雁传书,老师每每回信都是厚厚一叠,信的字里行间,满满都是对我的叮咛与关爱。他教我写作知识,教我建功军营,哪怕看到我在部队取得一丁点的成绩,他都高兴的不得了。 而我[[才华横溢]]的张老师实在[[命运多舛]],十年前他得了[[咽喉癌]],因喉部动了大手术,只能依靠气管套管呼吸。那年,我回到故乡看到原本魁梧强健、思维敏捷的老师,连说话都极其困难,心疼得我眼泪一个劲地在眼眶里打转。我,是不忍当着老师的面流泪的! <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丁尚明,安徽南陵人。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何人不起故园情(丁尚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