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245.10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丹毒 的原始碼
←
丹毒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medical}} <p style="text-indent:2em;">'''<big>丹毒</big>'''(erysipelas)俗称“流火”,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诱发因素为手术伤口或鼻孔、外耳道、耳垂下方、肛门、阴茎和趾间的裂隙。皮肤的任何炎症,尤其是有皲裂或溃疡的炎症为致病菌提供了侵入的途径。轻度擦伤或搔抓、头部以外损伤、不清洁的脐带结扎、预防接种和慢性小腿溃疡均可能导致此病。致病菌可潜伏于淋巴管内,引起复发。 ==医学信息== {| class="wikitable" style="background-color:#f9f9f9; text-align:center;" width=100% |-style="background:#31005e; color:white; font-weight:bold; text-align:center;" |别 称 |英文名称 |就诊科室 |- |流火||erysipelas||皮肤科,中医科 |- |-style="background:#31005e; color:white; font-weight:bold; text-align:center;" |常见发病部位 |常见病因 |常见症状 |- |面部 四肢||皮肤或黏膜擦伤,外伤等||大片猩红色斑状,发热等 |- |} == 病因 == # 是由A族B型溶血性链球菌侵入而致,其诱发因素主要有皮肤或黏膜擦伤或其他轻微外伤, # 也可由血行感染引起,常继发于鼻炎,口腔黏膜及牙齿感染病灶,[[足癣]],小腿溃疡,瘙痒性皮肤病,接种,放射性损伤及皮肤皲裂或轻微摩擦,搔抓及轻微外伤均可诱发,尤以不清洁的伤口更易感染,有些伤口可小至不易被发现,如面部丹毒可由鼻腔内被抓破的小伤口引起,复发性丹毒系由于细菌潜伏于淋巴管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即可复发。 <ref>[http://health.sina.com.cn/disease/ku/00655/bingyin.html 丹毒的症状,新浪健康网 ] </ref> == 症状 == # 发病前常有活动期足癣,鼻,口腔内感染病灶及皮肤外伤史,皮损出现前常有恶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婴儿有时可发生惊厥,潜伏期一般为2~5天。 # 皮疹初起为红肿发硬的斑片,后迅速向周围蔓延而成为大片猩红色斑状损害,表面紧张灼热有光泽,稍微高起,境界清楚,以后皮损向外扩延,中央红色消退为棕黄色并有轻微脱屑,触痛明显,皮损部出现含有浆液或脓性分泌物的水疱或大疱时称水疱或大疱性丹毒, # 症状极严重时患部可以迅速发生坏疽成为坏疽性丹毒,此情况多见于新生儿,多由脐部或生殖器部开始,后迅速扩延,病情凶险,易引起败血症和腹膜炎甚至死亡。<ref>[http://health.sina.com.cn/disease/ku/00655/zhengzhuang.html 丹毒的症状,新浪健康网 ] </ref> == 检查 == #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加快,抗链球菌溶血素增多。 # 组织病理:真皮高度水肿,毛细血管及淋巴管扩张,结缔组织肿胀,中、小动脉内皮细胞肿胀。管腔为纤维蛋白栓塞,真皮及扩张的淋巴管中有弥漫的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有时可见链球菌,水肿剧烈者可见表皮内水肿或大疱。 == 治疗 == # 全身治疗:原则为除去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灶,全身症状严重者应给予必要的支持疗法。应适当休息和加强营养。 # 局部治疗:抬高患肢。局部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对下肢丹毒,如有足癣,应同时积极治疗。丹毒一般不化脓,不需要切开引流。如患面部丹毒,应寻找鼻腔、[[口腔]]及耳部等处有无感染灶,并给予相应处理。 # 中医药治疗:可选用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五味消毒饮等加减。 # 抗生素治疗:以[[青霉素]]较好。每日800万——l200万u,静脉滴注;或红霉素每日1——1.5g,静脉滴注;阿奇霉素0.5g,每日1次静滴;或司帕沙星0.2——0.3g,每日1次;或先锋霉素V号,每日6g,静脉滴注;或其他头孢菌素。一般用药需要持续2周左右。皮损消退后再继续用药l周,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ref>[http://www.365azw.com/share/s-299599.html 什么是丹毒 丹毒传染吗,爱装网 2017-05-04] </ref> == 预防 == # 要先从饮食上调理,丹毒的发生一部分也是由于上火严重造成的,那么平时饮食就要以清淡为主了,不要吃容易上火的东西,比如羊肉,辣椒,海鲜水产之类的,那些都是可以引发丹毒的诱因。 # 注意个人的卫生习惯,要勤洗澡泡脚,常换袜子,再有就是要避免经常挖鼻孔,挖鼻孔也会造成丹毒的发生。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都要改善。 # 避免有外伤,外伤感染也会诱发丹毒的发生,也是特别重要的。 # 增强自身抵抗力了。比如多运动,多吃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只有个人抵抗力增强了,才能避免丹毒的发生。 # 切忌过度疲劳,长久站立;夏季不要趟雨水;当丹毒部位皮肤出现疼、痒不适时,不可用力挤、捏;患部可用中药,或食醋加热浴洗,增强局部血循环。<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68410651 丹毒是一种怎样的皮肤病?带你揭开丹毒的“真实面目”!,知乎 2019-06-08] </ref> == 相关知识 == <p style="text-indent:2em;">'''【方歌】'''丹毒名多云片形,风火湿寒肉分凝,胸腹四肢分顺逆,清火消风砭敷灵。<br> <p style="text-indent:2em;">'''【注】'''孙真人云,丹毒一名天火,肉中忽有赤色,如丹涂之状,其大如掌,甚者遍身,有痒有痛,而无定处。丹名虽多,其理则一也。形如鸡冠,名鸡冠丹;若皮涩起如麻豆粒者,名茱萸丹;亦有水丹,遍身起疱,遇水湿搏之,透露黄色,恍如有水在皮中,此虽小疾,能令人死,须当速治,不可忽也。色赤者,诸书谓之赤游丹;色白者,为水丹,小儿多生之。但有干、湿、痒、痛之殊,有夹湿、夹风、夹寒之别。诸丹总属心火、三焦风邪而成。如色赤而干,发热作痒,形如云片者,即名赤游丹,属血分有火而受风也。毒盛者,服蓝叶散;毒轻者,宜导赤汤加薄荷叶、独活服之。如初起白斑,渐透黄色,光亮胀坠,破流黄水,湿烂多痛者,名水丹,又名风丹。多生腿膝,属脾肺有热而夹湿也,宜防己散主之。亦有起白斑,无热无痛,游走不定者,由火毒未发,肌肤外受寒郁,名为冷瘼,宜服乌药顺气散,外用姜擦。凡丹形初见,即用牛、羊精肉片贴之,甚则用砭法,令出紫血;色重不散者,以柏叶散敷之。又方:云薹叶研末,靛青调敷甚效。诸丹本于火邪,其势暴速,自胸腹走于四肢者顺;从四肢攻于胸腹者逆。 <p style="text-indent:2em;">'''方剂''':蓝叶散 <p style="text-indent:2em;">'''组成''':蓝叶(晒干)[[川芎]]赤芍知母生地[[白芷]]川升麻柴胡[[葛根]]杏仁(炒,去皮、尖) 甘草(生,各一钱)石膏(〔火段〕)栀子仁(各五分) <p style="text-indent:2em;">'''制法''':共捣粗末,每用八钱,新汲水二钟,煎八分,去渣服。热甚,加黄芩、[[元参]]。<br> <p style="text-indent:2em;">'''【方歌】'''蓝叶散却赤游丹,皆因血热风邪缠,芎芍知膏生地芷,升麻柴葛杏栀甘。 <p style="text-indent:2em;">'''又方''':防己散 <p style="text-indent:2em;">'''组成''':[[防己]](三两)朴硝(一两)犀角(镑)川芎黄芩黄耆川升麻(各一钱) <p style="text-indent:2em;">'''制法''':共捣粗末,每用五钱,加竹叶三十片,新汲水二钟,煎八分服。<br> <p style="text-indent:2em;">'''【方歌】'''防己丹毒始白斑,渐黄亮痛湿热原,朴硝犀角芎芩共,耆与升麻竹叶煎。 <p style="text-indent:2em;">'''又方''':乌药顺气散 <p style="text-indent:2em;">'''组成''':乌药橘红(各二钱)枳壳(麸炒)白芷[[桔梗]]防风僵蚕(炒)独活川芎(各一钱)[[甘草]]水二钟,生姜三片,煎八分服。<br> <p style="text-indent:2em;">'''【方歌】'''乌药顺气枳橘红,芷桔风僵独草芎,冷瘼游行无热痛,因毒未发受寒风。 <p style="text-indent:2em;">'''又方''':导赤汤(见口部口糜) <p style="text-indent:2em;">'''组方''':[[柏叶散]](见腰部缠腰火丹)<ref>[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yizongjinjian/337-91-16.html 丹毒,中医世家网 ] </ref> == 参考来源 ==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Category:415 西醫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edical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丹毒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