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52.15.68.9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何仙》 的原始碼
←
《何仙》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何仙.jpg|thumb|350px|right|[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228/a812cfdf19c4429e8bd267c509d73e5a.jp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24574801_454750 图片来自搜狐网]]] '''《何仙》'''是蒲松龄写的一篇文言小说,出自聊斋志异。 == 原文 == 长山王公子瑞亭[1],能以乩卜[2]。乩神自称何仙,乃纯阳弟子[3],或 谓是吕祖所跨鹤云。每降,辄与人论文作诗。李太史质君师事之[4],丹黄课 艺[5],理绪明切;太史揣摩成[6],赖何仙力居多焉,因之文学士多皈依之[7]。然为人决疑难事,多凭理,不甚言休咎。 辛未[8],朱文宗案临济南[9], 试后,诸友情决等第[10]。何仙索试艺[11],悉月旦之[12]。座中有与乐陵 李忭相善者[13],李固好学深思之士,众属望之[14],因出其文,代为之请。 乩注云:“一等[15]。”少间,又书云:“适评李生,据文为断,然此生运 数大晦[16],应犯夏楚[17]。异哉!文与数适不相符,岂文宗不论文耶?诸 公少侍,试一往探之。”少顷,又书云:“我适至提学署中,见文宗公事旁 午[18],所焦虑者殊不在文也。一切置付幕客六七人,粟生。例监[19],都 在其中,前世全无根气[20],大半饿鬼道中游魂[21],乞食于四方者也。曾 在黑暗狱中八百年[22],损其目之精气,如人久在洞中,乍出则天地异色, 无正明也。中有一二为人身所化者,阅卷分曹[23],恐不能适相值耳。”众 问挽回之术,书云:“其术至实,人所共晓,何必问?”众会其意,以告李。 李惧,以文质孙太史子未[24],且诉以兆[25]。太史赞其文,因解其惑。李 以太史海内宗匠[26],心益壮,乩语不复置怀。后案发[27],竟居四等。太 史大骇,取其文复阅之,殊无疵摘[28]。评云,“石门公祖[29],素有文名, 必不悠谬至此[30]。是必幕中醉汉,不识句读者所为。”于是众益服何仙之 外,其焚香祝谢之。乩书曰:“李生勿以暂时之屈,遂怀惭作。当多写试卷, 益暴之[31],明岁可得优等。”李如其教。久之署中颇闻,悬牌特慰之。次 岁果列优等,其灵应如此。 异史氏曰:“幕中多此辈客,无怪京都丑妇巷中,至夕无闲床也。呜呼!” == 翻译 == 长山县公子王瑞亭,能扶乩算卦。请下的乩神自称何仙,是吕洞宾的弟子。有人说实际上是吕洞宾骑坐的仙鹤。何仙每次降临,都喜好和人们谈文作诗。太史李质君拜他为师,何仙为他批改文章,条理分明,准确恰当。李质君能考中进士,多亏何仙帮助。因此很多文人学士都依附何仙。但何仙为人决断疑难事时,往往分析事物的道理,不多说吉凶祸福。 辛未年,文宗朱轼驾临济南,进行岁试。考完后,王瑞亭的朋友们请何仙判别等第。何仙索要他们的文章,一一评阅。座中有人和乐陵县的李忭关系很好,李忭本是好学善思之士,大家对他期望很高,于是拿出李忭的文章,请何仙判别。何仙批道:“一等。”不一会儿,又写道:“刚才评李生一等,是依据他写的文章评判的。但该生运气太坏,只能得四等。奇怪啊!文章和运数不相符,难道文宗取士不论文章好坏吗?你们稍等,我去看看。”过了一会儿,写道:“我刚才到提学官衙中,见文宗公事繁忙。他所焦虑的事根本不在评阅考卷上,一切都委托给六七个幕宾处理,廪生和例监都在其中。这些幕宾前世没有一点根气,大都是饿鬼道上的游魂,到处讨饭吃的。曾在黑暗狱中蹲了八百年,损坏了眼睛的精气,就像人久在洞中一样,乍出洞,天昏地暗,没有个正色,所以评起文章来只会是好坏不分。其中还有一两个是人托生的,但阅卷分曹,恐不能正好赶上啊!”大家便问挽回的办法,何仙批道:“办法是有,大家都知道,何必再问?”众人明白了何仙的意思,便告诉了李忭。李忭害怕,忙带了自己的文章去征求太史孙子未的意见,并告诉他文章、运数不符的预兆。孙子未看了文章后,大加赞赏,认为凭李忭的文章绝没有不考一等的道理。李忭因孙子未是文学大家,听了他的话便放心了,再不把何仙的预言放在心上。后来放榜,李忭果然仅是四等。孙子未十分惊骇,又拿来李忭的文章反复审阅,还是找不出一点毛病,无可奈何地说:“文宗朱公一向有文名,肯定不会荒谬到这种程度。这一定是他幕宾中那些醉汉、不懂文章的人干的!”于是,大家越发佩服何仙的神异,一块焚香祝谢他。何仙又批道:“李生不要因为暂时的委屈,便感到羞愧。应当将判错的试卷多多抄写,广为传送,让大家都看看,明年即可得优等。”李忭按照何仙说的去做了,时间一长,文宗衙门中也听说了这件事,便安慰李忭。第二年考试时果然名列前茅。何仙就是如此神灵。 异史氏说:“幕府中的无能之辈这么多,无怪乎京城里的丑妇巷中,一到晚上就没有闲床了。唉,真可悲呀!”<ref>[https://www.vrrw.net/wx/19694.html 聊斋志异《何仙》原文、翻译及赏析]</ref> == 一、关于作者 ==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属淄博)人。 蒲松龄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蒲家号称“累代书香”,祖上虽然没有出过显赫人物,在当地却是大族,但在明末清初的动乱中衰微下来。蒲松龄的父亲蒲槃原是读书人,由于家境困难,不得不弃儒经商。 蒲松龄童年时跟着父亲读书,由于勤奋和颖慧而深得父亲钟爱。他19岁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颇受当时主持山东学政的著名诗人施闰章的赏识,赞他“观书如月,运笔成风”,一时文名颇高。此后,他与同乡学友砥砺学问更勤,曾与李希梅等人结成“郢中诗社”,常“以风雅道义相劘切”(张元《柳泉蒲先生墓表》)。他在李希梅家中读书时,“请订一籍,日诵一文焉书之,阅一经焉书之,作一艺、仿一帖焉书之。每晨兴而为之标日焉。庶使一日无功,则愧、则警、则汗涔涔下也”(蒲松龄《醒轩日课序》)。康熙九年(1670)至康熙十年间,他应做县令的友人邀请,先后到宝应和高邮做过幕宾。这是他一生中惟一的一次远游。幕宾生活使他对于官场和世情有了更多的认识。回家乡后,长期在乡间作塾师。他设馆的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他不但研究经史、哲理和文学,而且对于天文、农桑、医药等等也有很大的兴趣。 蒲松龄一生刻苦好学,但自19岁“弁冕童科”之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高龄,才援例成为贡生。康熙五十四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两年之后,依窗危坐逝世。 === 二、思想内容 ===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所收作品将近500篇。故事的来源非常广泛,或者出于作者的亲身见闻,或者是借鉴过去的故事,或者采自民间传说,或者是作者的虚构。虽然有些故事有明显的模仿痕迹,但因为加入了作者丰富的想像和创作理念,所以能够旧瓶装新酒,传达出独特的意蕴。 《聊斋志异》的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抒发公愤,刺贪刺虐。这是《聊斋志异》中很有思想价值的部分。 2.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 3.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聊斋志异》里众多的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也多是蒲松龄在落寞的生活处境中生发出的幻影。 4.关注社会风气和家庭伦理的作品。 除此之外,《聊斋志异》中还有其他一些篇章,有的颂扬了女子超人的智慧,如[[《颜氏》]][[《狐谐》]][[《仙人岛》]];有的描写了儿童的胆量和计谋,如《贾儿》[[《牧竖》]]等;有的则纯是描述奇闻异事,如《偷桃》《口技》《海市》等;有的则是通过一些奇闻异事,表达一定的哲理和思考,比如《骂鸭》《狼三则》[[《螳螂捕蛇》]]等。<ref>[http://www.xiexingcun.com/tougao/HTML/53619.html 蒲松龄《聊斋志异》导读]</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810 文学总论]] [[Category:820 中国文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何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