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2.166.12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野有饿殍”》 的原始碼
←
《“野有饿殍”》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野有饿殍.jpg|thumb|350px|right|[http://www.81.cn/byyd/attachement/jpg/site351/20190716/16bfa1330b195595090808.jpg 原图链接][http://www.81.cn/byyd/2019-07/16/content_9559509.htm 图片来自中国军网]]] '''《野有饿殍》'''是郑振铎写的一篇散文。 == 原文欣赏 == 乞丐到处都是,而上海尤多。职业的乞丐是有组织的,收入相当可观,绝不会饿死。非职业的乞丐,像黄包车夫的家属,女人孩子们,偶然做着这一行“生意”,找些意外的收入,那也是绝不会挨饿的。但从“八一三”抗战以后,乞丐的数量一天天地增多,许多非职业的乞丐也都成了职业的。尽有向来饱食暖衣的人也沦入了乞丐群中。他们竞争得异常激烈,而肯“布施”的人却是那样地少——一天天地少下去。原因是“施舍者”群自己也多半陷在“朝不保夕”的情形之下,如何能够再施舍别人呢。 日本人向世界夸口说,北平的乞丐已经肃清了,市容很整洁。但从北平来的人告诉我们:乞丐在那城市里根本不能生存;有乞的,没有舍的。沦入乞丐群的人,不到几天,或十几天便都饿死了。 上海的情形也是如此。“饿殍”在一天天地增加。 中产阶级在战前吃惯杜米饭的,渐渐地改吃洋籼米,改吃面粉制品,改吃杂粮。本来是两餐吃饭,一餐吃粥的,渐渐地改作两餐粥一餐饭了。改作两餐小米粥或绿豆粥、红豆粥之类,一餐面“疙瘩”,或是面条,或南瓜饼之类了。敌人“以战养战”,把江南产米区种的米、香糯雪白的米,全都囊括而去。剩下的,小部分喂养着汉奸,极小部分才轮到百姓头上。老百姓吃的是他们所不屑吃的碎米,发了臭的腐米,一半杂了糠粉的极坏的籼米,后来,爽爽快快地便连米粒儿也不见,除非用大价钱在黑市上搜求。 农人们自己吃不到自己的米,应该吃米的老百姓们吃不到向来吃惯了的米,这米,一粒粒,一颗颗,雪白肥大的,全都经由汉奸们的手,推到敌人的仓库里去。 有一天,我在霞飞路的一家商店,见到一大批宣传画片,有几幅题着“满洲——东亚的谷仓”的,表现着满车满地的一袋袋的粮食。愤怒使我的脸涨红,我的双眼圆睁着,我想大声疾呼道:不错,“满洲”是谷仓,可惜在那里的人,种稻的人却全都吃不到米粮,只有那批侵略者才有份大量地恣意地享用着。 听说,在那边,中国人是不许吃米的;即做着汉奸也不成。家有藏米的人都偷偷地吃着。儿童们上学,日本教师们突然地问道:你们昨天吃的什么东西?有的说杂粮,也有的说白米饭。第二天,说吃白米饭的儿童的家里却被抄家了,把藏的白米全都车了去,还把主人带了去治罪。从此以后,某家的人如果要吃大米饭,——这当然是万分之一中的“幸运者”——便遣开了或摒除了儿童们才吃。 还有一个故事:一个汉奸到一个日本人家里吃饭;喝醉了酒,在火车上呕吐了。被发现在呕吐物里有白米饭粒,立即把他逮捕了,追问下去,连那请客的日本人也受了处分。白米饭在东北三省是不许中国人吃的,虽然种稻的是中国人! 在北平、南京的伪组织里,也规定着哪一等官吏吃哪一种米。例如特任官可吃特号杜米,二三等的职员只好吃二等米之类。老百姓们呢,根本不配有米吃!说是实行配给制度,其实配给米的影子是难得见到的。 上海人的生活也不得好。所以,向来乞丐们在家家后门口可以拿得到的残羹剩饭,渐渐地肯施舍的人少了,渐渐地成为绝无仅有的了。一家人家难得吃一顿饭,哪里还有东西会剩下,就是剩下一碗半碗饭的,也都要留着自己吃,如何舍得布施呢。 上海的乞丐一天天地多,失业的人川流不息地加入这一群里,但也随“生”随灭。他们活不了多久。在最近的几个月里,他们突然地减少,多半是很快地被饿死。 饿肚子的人有多少痛苦,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所不会了解的。但每天听着街头“饿杀哉”那惨绝人寰的声音,谁的心都不荡着一股怨气,一腔悲愤,一缕沉重的郁恨!这是我们的敌人驱赶他们到这条“饿杀”的路上去的。 “战前”的乞丐呼喊求乞的声音是洪亮实大的,有种种的诉说,种种的哀怨之词,种种的特别的专门的求乞的“术语”。但在这些时候,他们,饿了几天肚子的人,实在喊叫不出什么乞怜求悯的话了,只有声短而促,仿佛气息仅存的“饿杀哉”一句话了。 我看见一个青年人,瘦得只剩下一副骨和皮,脸上剩下一对骨碌碌的无神的大眼睛,脸色是青白的,双腿抖着,挣扎地在扶墙摸壁地走着,口里低低地喊道“饿杀哉!饿杀哉!”。我不忍闻地疾走过去,我没有力量帮助他。就在那一天,或第二三天,那战抖者的双腿一定会支持不住而倒了下去的,成为一个无名的“饿殍”,战争所产生的“饿殍”。 这样的“饿殍”天天在街头看见,天天在不断地倒毙下去。 我硬了心肠走过去,转避了眼睛不敢去看他们,但我咬紧了牙关:这笔账是要算在我们的敌人,我们的侵略者头上的。<ref>[https://www.vrrw.net/hstj/20246.html 郑振铎《“野有饿殍”》原文及解析]</ref> == 郑振铎简介 == 郑振铎(1898—1958)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考古学家。笔名西谛、CT、郭源新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浙江永嘉。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学习,五四运动爆发后,曾作为学生代表参加社会活动,并和瞿秋白等人创办《新社会》杂志。1920年11月,与沈雁冰、叶绍钧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主编文学研究会机关刊物《文学周刊》,编辑出版了《文学研究会丛书》。1923年1月,接替沈雁冰主编[[《小说月报》]],倡导写实主义的“为人生”的文学,提出“血与泪”的文学主张。大革命失败后,旅居巴黎。1929年回国。曾在生活书店主编《世界文库》。抗战爆发后,参与发起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创办《救亡日报》。和许广平等人组织“复社”,出版了[[《鲁迅全集》]]、《联共党史》、《列宁文选》等。抗战胜利后,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办《民主周刊》,鼓动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1949年以后,历任文物局局长、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民间研究会副主席等职。1958年10月18日,在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失事殉难。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通俗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俄国文学史略》等。有《郑振铎文集》。<ref>[http://www.5156edu.com/writer/8431.html 作家专区]</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810 文学总论]] [[Category:820 中国文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野有饿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