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𠙶山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嶧山鎮是隸屬於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地處鄒城市南10千米處,東連香城鎮,南鄰看莊鎮,西與石牆鎮唐村鎮毗鄰,北與千泉街道、大束鎮接壤,鎮人民政府北距鄒城市區11.5千米 ,總面積97.66平方千米 。

春秋戰國時期,邾國(鄒國)在嶧山鎮境域設都長達358年;1990年1月,改設為嶧山鎮 ;截至2018年末,嶧山鎮有戶籍人口55602人 ;截至2020年6月,嶧山鎮下轄50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兩下店北村 。

2011年,嶧山鎮財政總收入2200萬元,是2006年的3.9倍,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382萬元,比上年增長33.7%,是2006年的4.1倍,財政支出4513萬元,比上年增長58.4% ;2018年,嶧山鎮有工業企業35個,規模以上企業1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8個 。[1]

歷史沿革

春秋時代(公元前770年--前403年)屬邾國,她是古代東方的諸侯國。在侯國林立的時代,她以自身獨特的文化風貌著稱於世,放射出璀璨的光芒。戰國中期邾穆公改"邾"為"鄒",是為顯示功德而改。

直到明清時期(公元1368--1910年)屬顏莊社。清末稱之嶧山區,沿襲至民國初年,爾後改為第四區。

1945年鄒縣第一次解放為嶧山區,改為第二區。1952年下設12個小鄉。1958年撤區成立嶧山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嶧山區公所,1987年撤區為嶧山鄉,1990年設鎮(1989年11月批覆)。[2]

地理環境

區域位置

嶧山鎮位於鄒城市城南10公里,因境內座落着省級風景名勝區嶧山,故名嶧山鎮。總面積106.4平方公里。

地形形成

境內地勢東部和南部高,西部窪,東部和南部屬山脈丘陵區。嶧山屹立境內東部,海拔582.8米,包括大小山頭10餘座。鳧山山系連綿起伏,層巒疊嶂,溝壑縱橫,貫穿境內南部,均屬花崗片麻岩,占總面積的35.2%。

氣候特徵

嶧山鎮屬暖溫帶季風性氣候,氣溫年均14℃,最高氣溫值39℃,持續7-10天。最低氣溫值-19℃,無霜期220餘天,作物生長期250天以上,年平均降雨量600毫米左右。因受嶧山的影響,嶧山之陽春早,霜晚,小麥早熟一周左右,作物生長可延長半月之久。

自然資源

嶧山鎮境內有花崗岩、石灰岩、紅土等礦產資源豐富。

主要河流有6條,總長31.3公里,均發源於嶧山山麓,為季節性間歇河。除大莊河流入西葦水庫外,其餘均匯入白馬河。地表水主要來自雨水。近年來降雨量有所減少,即使下雨,也多化為徑流流失了。地下水主要是嶧山斷層的石灰岩水和砂岩水,一般水位較淺,水質良好,水源豐富。

人口民族

2002年,嶧山鎮總人口5.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664人。人口出生率8.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3‰。少數民族25人。[3]

經濟狀況

綜述

農業2002年總產值16203萬元, 比2001年增長5.3%。工業2002年末實現工業總產值3375萬元。2002年基本建設投資1342萬元,比2001年增長8.9%。

第一產業

截止2013年底,小麥種植面積達到3.5萬畝,玉米3.9萬畝,集中在西部平原地區,花生1.9萬畝,地瓜及蔬菜各3000畝。

2013年底投資3000多萬實施退耕還林10000多畝,開挖臥龍溝近6000畝,建設退耕還林區道路20多公里。目前全鎮有林面積3.97萬畝,其中用材林0.3萬畝、經濟林2.32萬畝、國有林場0.6萬畝、生態公益林0.4萬畝、綠色通道及育苗面積0.35萬畝,森林覆蓋率30%。

第二產業

2013年,全鎮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達683戶,註冊資金2800多萬元。該鎮花崗岩、石灰石等礦產資源豐富,建有花崗石生產加工企業(點)3個,石灰石開採加工企業(點)8處,年生產加工花崗岩、石灰石石子30萬方,實現銷售收入2400多萬元。

第三產業

截至2012年底,全鎮完成公共資源交易項目30項,交易金額2248.88萬元,累計節約資金136.64萬元,節約率7.3%,其中,工程類進場交易23項、交易金額2240.9萬元,節約建設資金134.2萬元、節約率5.65%;採購類進場交易7項、成交金額7.98萬元,節約資金2.44萬元、節約率23.4%,為推動我鎮經濟轉型發展、跨越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4]

社會事業

文化

2014年,投資40萬元新建、完善村文化廣場、文化大院、百姓大舞台17處,提升改造鎮文體中心設施,適時維修改造鎮電影院。"育"人才,組建鎮腰鼓隊、廣場舞隊、舞龍舞獅隊等6支民間演出隊伍,邀請專業人員對各村文藝骨幹定期培訓,累計培訓300餘人次。"辦"活動,定期組織廣場舞、書法、象棋比賽等活動。抓實文化下鄉活動,確保一村一月一場電影,利用國慶、元旦、春節等節假日,組織文化演出50場。"強"投入,撥付資金5萬元為鎮腰鼓隊、廣場舞隊、舞龍舞獅隊購買服裝、樂器、音響設備等。

教育

2002年底有各級各類學校19所,在校生6637人,其中義務教育學段在校生6637;教職工312人,其中專任教師272人。文化體育場所1處。

嶧山鎮開設了"遠教青年班",為青年群眾傳遞惠民政策信息、傳授農業新知識,講解農業新技術,及時為農村青年提供各種服務。積極報名參加"遠教青年班"。農村現代遠程教育平台使農民群眾,嶧山鎮青年農民把遠程教育當成了致富"寶典",高興地把遠程教育稱為家門口的"免費大學"。

醫療保障

醫院1處,床位20張,衛生技術人員30人。

社會生活2002年支出救濟金49300元。

農村參加社會養老保險1019人,農民人均純收入3365元,人均住房面積26平方米。[5]

名勝古蹟

野店遺址

遺址位於嶧山鎮野店村南,系山東省史前考古文化遺址,屬山東省典型的大汶口、龍山文化,兼有周至漢代遺存。

遺址地勢北高南低,東西長約1000米,南北寬約800米,總面積約80萬平方米。古文化堆積厚0.5米至1.6米。1971年至1972年,由山東省博物館和鄒縣文物保管所聯合對遺址進行發掘,揭露面積1660平方米。發現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的雙疊層,清理大汶口文化墓葬100餘座、灰坑17個、房址6座、陶窯2座;龍山文化的房址l座、灰坑6個。出土各類文物1000餘件。經放射性同位素碳14測定:該遺址距今約4640年至6170年之間,約略延續了1500年左右。

野店遺址的古文化層分為4層,內含大量陶片、木炭、紅燒土。房址有方形,圓形,均有半地穴式建築。部分區域墓葬密集,多呈長方形土坑豎穴,分有葬具的原始大、中型木槨墓和無葬具的小型墓,以女性單人墓葬為主,合葬墓僅占10%。兒童墓採用瓮棺葬的形式。隨葬品多寡不一:大、中型墓隨葬品,大都在50件至80件;小型墓僅l、2件,存有按貧富分區埋葬的情況,標誌着氏族內部貧富分化日趨明顯。出土文物有生活用具、生產工具和裝飾品。其生活用具為陶器,品類繁多、製作精細,採用鏤孔、刻花、擰花等工藝。彩陶器用白、赭、紅、黑等色,組成網狀、星形、圓圈和植物紋圖案,有較高的藝術價值。生產用具是磨製精細、潔度較高的石器。裝飾品多是玉簪、玉環、玉璜等玉器。

野店遺址所表現的社會生產水平及其差異,反映了不同的社會現象:該遺址早期尚處在母系氏族末期;中期時父系氏族制因素開始突出,為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時期;晚期隨着生產力的迅速發展,父系氏族已基本形成和確立。1977年12月,野店遺址被公布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鄒縣野店》向國內外發行。

鬥雞台遺址

遺址位於嶧山鎮下山村南2公里處,南部緊靠嶧山,為周代遺址。因傳說此處是當年邾國王親國戚鬥雞取樂之地,故稱"鬥雞台"。1957年,文物普查時發現並登記。遺址原面積較大,後因山水將遺址從中部沖開,形成東、西2個台子。據1980年測量,總面積1.6萬平方米,今為原面積的三分之一。遺址表面暴露遺物較多,斷崖上可見古文化厚度l至4米,並可劃分明顯層次。採集標本有陶鬲、豆、罐、盆的口沿及殘石器等。陶器多夾砂灰陶、飾繩紋、較粗糙,多屬西周至戰國時器皿。1985年,鬥雞台遺址被公布為濟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邾國故都

位於紀王城村,金代稱之"紀王莊",明代稱之為"紀子城",俗稱"紀王城",是春秋戰國時期邾國都城。據《史記·楚世家》載:邾國於楚順襄五十八年(前281年)為楚所滅。邾文公建國都於嶧山之陽。此處河流縱橫,山勢險峻,易於防守,經幾代國君擴建,成為一座壯觀的新都城。邾國故城宮殿遺址位今嶧山街東齊氏林前。俗稱"紫禁城"。故城西南隅見台址,高八尺,方圓里許,俗稱皇台。城北里許金水溪上有鳧雁坡,嶧山北麓有鬥雞台,東西倉,"皆邾故事"。

邾文公是邾國歷史上較有作為的國君,其執政以德著稱。邾國相傳29世,共334年。此地自春秋至秦、漢、魏、晉、南北朝,都是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北齊年間,鄒縣治遷至鋼山之陽,故城逐年荒廢,漸成村落。今城垣、宮殿台基尚依稀可辯,地下埋藏了大批珍貴文物。當地農民耕作時曾出土秦陶量、五株范等文物,現分別陳列在省、市博物館。[6]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