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鼓吹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鼓吹樂

 

 

 

鼓吹樂是以打擊樂器、吹奏樂器等合奏形式為主的傳統音樂,在中國音樂史上曾形成為重要的樂種。其初常用鼓、角、簫(排簫)、笳等樂器,曲目中亦常有歌詞,可供歌唱。鼓吹樂作為歷史樂種,特指漢魏以來,宮廷、軍府、官府中與儀仗、軍旅、宴饗有關,並見於樂府或太常等機構編制的樂種。

樂種介紹

廣義的「鼓吹」,見於明代的專業鼓吹行。宋、元以後,由於歷史與社會經濟生活的變化,鼓吹樂的合奏形式漸在民間發展;明、清雖仍有官府設置,其樂器編制與應用場合早已迭經演化;民間的諸種流派經過職業、半職業藝人或寺院藝僧的創新,雖或沿用鼓吹之名,也已形成了風格各異的近世各類新興樂種。

起源編輯 語音

初創階段不晚於漢初。班氏家族稱雄於西北時,班壹已經用了鼓吹樂(《定軍禮》),它的來源就是西北民族的馬上之樂。至漢武帝時,鼓吹樂中的「橫吹」,還從西域音樂《摩訶兜勒》中汲取創作素材;六朝時亦與「北狄樂」、「北方簫鼓」有關。鼓吹樂作為在中原發展、成熟的樂種,與先秦「愷樂」(一種軍樂)的關係無考;從兩漢間,朝廷與軍中習用民間音樂的傳統來說,則與相和歌、清商樂有密切聯繫。《樂府詩集》「鼓吹曲辭」小序:「長簫、短簫,《伎錄》並云:孫(絲)竹合作,執節者歌」;清商樂曲辭《黃鵠曲》小序:「按《黃鵠》本漢橫吹曲名。」鼓吹樂與民間歌曲的關係十分密切,甚至在漢代軍樂中也並不避免愛情和反戰題材的民歌原詞,如漢鐃歌《上邪》歌唱愛情的永恆,橫吹曲《紫騮馬》歌唱「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之類。只從《樂府詩集》中現存鼓吹曲辭的形式與內容上即可看出鼓吹樂與兩漢魏晉以來民間音樂的密切聯繫。

漢魏時期

鼓吹樂是漢魏六朝時期流行的一種以擊樂器- 鼓和管樂器- 排簫、橫笛、笳、角等合奏的音樂,有時也有歌唱。秦末漢初,鼓吹樂已在北方漢族和少數民族的居住區流行,大約來源於西北少數民族的馬上之樂,當時用鼓、角、笳來演奏。角和笳這兩種吹樂器和畜牧生活可能有密切的聯繫。角最初是用獸角製作的,後改用竹、木、皮革、銅等材料製作。笳最初是用蘆葉捲起來吹奏,後來把蘆葉做成哨子,裝在一根有按孔的管子上吹奏,叫做笳管。兩者都是具有特色的少數民族樂器。鼓吹樂始以外族音樂為主,進入中原後,這種形式因其嘹亮雄壯被用於軍樂,以後又與各地民間音樂相結合,逐漸形成各種不同風格的鼓吹樂,漢哀帝時樂府里的邯鄲鼓員、江南鼓員、淮南鼓員等可能指的就是不同地區的鼓吹樂工。從《樂府詩集》所收的漢代鼓吹樂的歌詞看,不僅僅限於軍樂軍歌,還有不少涉及愛情題材和反戰內容的作品。

其中有女子與無情無義的負心男人決絕的《有所思》,歌頌女子堅貞不渝的愛情的《上邪》,詛咒統治階級發動戰爭的《戰城南》等曲,原都是民歌,後被各地鼓吹樂所吸收。

鼓吹樂被宮廷採用後,用於軍隊、儀仗和宴樂之中。由於樂隊的編制和應用場合的不同,而有 黃門鼓吹 、 橫吹 、 騎吹 、 短簫鐃歌 、 簫鼓 等不同稱謂。

漢魏間的鼓吹樂按用途區分,一般有下列幾種類:①黃門鼓吹:由天子近侍掌握,主要列於殿廷,稱為「食舉樂」(宴席、飲膳時所用),亦稱「長簫」。黃門鼓吹也用於天子專用的「鹵簿」(儀仗)。《西京雜記》載:「漢大駕祠甘泉、汾陰,備千乘萬騎,有黃門前、後部鼓吹。」列殿廷與供鹵簿,和後世鼓樂兼有坐樂、行樂頗為相同。②騎吹:用於鹵簿,隨行帝王、貴族等車駕,以用簫、笳、鼓、□等樂器在馬上演奏而得名。③短簫鐃歌:蔡邕指為軍樂,主要用於社、廟、「愷樂」、「無會」、「郊祀」「校獵」等盛大活動。④橫吹:用於隨軍演奏,朝廷常以其賜予邊將。《樂府詩集》卷21解釋鼓吹與橫吹的區別:「橫吹曲,其始亦謂之鼓吹……。有簫、笳者為鼓吹……;有鼓、角者為橫吹,用之軍中,馬上所奏者是也。」《晉書·樂志》又說:「胡角者,本以應胡笳之聲,後漸用之橫吹,有雙角,即胡樂也。」由此可知「橫吹」為後起,它的代表作品即著名的《新聲二十八解》(《晉書·樂志》)。

隋唐時期

隋唐鼓吹樂仍由天子近侍及太常鼓吹署掌握。略同前代,但分部與名稱有異,其禮儀用途則仍為漢代鼓吹的延續。①前代黃門鼓吹用於宴享及天子專用鹵簿者,相當於隋代「□鼓部」,或唐代「鼓吹部」。「□鼓部」用□鼓、金鉦、大鼓、小鼓、長鳴角、次鳴角、大角。唐「鼓吹部」不用大角。②前代短簫鐃歌用於郊、廟及愷樂。相當於隋代「鐃鼓部」,用歌、鼓、簫、笳。唐代則分之為「羽葆部」(樂器加用□於)、「鐃吹部」 2部。《舊唐書·音樂志》載:「鐃吹部」用於凱樂時,又別增樂器如篳篥、鐃等,取騎吹形式。「鼓吹令丞前導,分行於兵馬俘馘之前。將入都門,鼓吹振作,迭奏《破陣樂》等四曲」。③前代騎吹、橫吹兼用於鹵簿與行軍。略可相當於隋、唐的「大橫吹部」(角、節鼓、笛、簫、篳篥、笳、桃皮篳篥)與「小橫吹部」(大橫吹減去節鼓)。

宋元明清時期

宋代的宮廷鼓吹樂稱「隨軍番部大樂」,用於貼近皇帝御駕的儀仗行列,多用禁軍或內監掌握,而不屬鼓吹署。據《武林舊事》,有拍板2、番鼓24、大鼓10、札子9、哨笛4、龍笛4、□篥2,全樂隊約50餘人。規模較小的活動中,則由禁軍選拔組成「馬後樂」。明、清鼓吹樂中同類的鹵簿樂,則由「鑾儀衛」掌握。清代宮廷鼓吹樂稱為「鐃歌樂」,分鹵簿樂、前部樂、行幸樂、凱旋樂 4類。鹵簿樂用於祭祀、朝會及宴樂,名為「鐃歌鼓吹」。前部樂又稱「大罕波」。行幸樂不用於祭祀,用於出行及停留之時,也常在騎駕出入間用以引導鹵簿樂,包含有「鳴角」、「鐃歌大樂」、「鐃歌清樂」諸曲。凱旋樂用於出師、報捷、凱旋的祀神、敬天行禮活動,其鐃歌、凱歌樂曲至今有乾隆年間定的工尺譜留存。鐃歌樂所用樂器,除保存漢以來鼓吹樂有鼓、有角的遺制外,又加用笙、篪、雲鑼、鐃鈸等金屬打擊樂器[1]

參考文獻

  1. 鼓吹樂,騰訊,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