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黔江區水田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黔江區水田鄉是2001年鄉鎮行政體制調整不變的獨立鄉,位於黔江區主城區南部,東接正陽鎮,南鄰馮家鎮濯水鎮,西連太極鄉、金溪鎮,北界城南街道辦事處,全鄉幅員面積40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229米,最低海拔680米,政府所在地海拔740米。[1]

中文名:水田鄉

位 置:黔江主城區南部

幅員面積:40平方公里

最高海拔:1229米

人 口8646人

簡介

全鄉轄龍橋、水田、大塘、石郎4個村,28個村民小組,全鄉耕地面積12450畝,其中,田1943畝;2003年,全鄉總人口8646人,其中農業戶數2331戶,農業人口8360人,非農業人口286人;人均糧食收入505公斤,人均純收入1570元,本級財政收入101萬元,有貧困戶250戶,貧困人口1080人,其中特困村3個,特困戶150戶,特困人口504人;GDP實現2332元。

全鄉經濟社會發展狀況

在區位上屬城郊區域。水田鄉距黔江主城區19公里,距正陽火車站8公里。到黔江主城區只需30分鐘,到正陽火車站只需10分鐘;尤其是「2小時黔江」黔楓路貫穿龍橋村和水田村,與主城區的聯繫更加緊密,城郊優勢明顯。

在地貌上屬中山地區。鄉境內山巒起伏,溝谷交錯。最高海拔高度1229米,最底海拔高度680米,平均海拔高度850米。因海拔高差大,立體氣候明顯,加之地勢呈東北低、西南高,日照相當充足。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為主,經濟作物以烤煙和各油料作物為主,並出產中藥材和果類,為生產領域的拓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同時,土地後備資源豐富。全鄉幅員面積達4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不足200人/平方公里,在土地開發整理方面有着巨大的潛力;更重要的是水田作為工業處女地,空氣質量高,無污染。

在經濟屬性上帶有明顯的自然經濟特徵。一是生產力水平處於「糧、豬、煙」平面墾殖的往復循環狀態,通過多年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生產廣度有一定的擴張,如生態農業有所發展,1800畝經果林基地得以形成,商品生產基地開始建設,但是規模有限,收益甚少,更沒有形成主導產業;二是以分工分業為特徵的市場經濟基本沒有起步,社會化生產極其滯後,除少量的運輸、作坊式加工和石場開採外,農村勞動力者資源停留在農業耕作上;三是商貿流通差。農民的交換基本處於「為買而賣」的狀態,以獲利為目的的規模性交換活動因無物交換沒有形成。

在收入水平上屬於貧困鄉。從農民收入的絕對量上看,低於黔江區平均水平。200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570元,比全區平均低86元。從收入構成上看,受初級農產品附加值低和市場過剩等因素的影響,自產自銷的收入通過市場兌現不能獲利,甚至虧本;生豬有一點微利,烤煙有所盈利,但利潤率低於5%。農民的現金收入主要來自於「打工」。全鄉有非農收入的農戶占15%,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無返鄉之慮;有30%的農戶有勞動力外出打工,有現金收入來源,可以鞏固溫飽;有50%的農戶通過經營土地可以解決溫飽,但沒有現金收入來源,抗風險能力極差,隨時的返貧的可能;有5%的農戶因弱智和病殘,不能擺脫絕對貧困狀態。同時,鄉級財政收入主要依靠農業生產提供而緩慢。

社會事業發展協調發展。全鄉小學排危工程全面完成,衛生院設施明顯改,農業科學技術普及推廣日漸加強,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正在啟動,廣播、電視、通訊「村村通」工程不斷加強,為全鄉未來發展打下較好的基礎。

社會環境穩定。通過堅持不懈地抓精神文明建設,全鄉各族人民和諧共處,民事糾紛日益減少,惡性案件基本沒有發生,黨群關係、幹群關係不斷密切,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為水田未來發展提供了一個安定的社會治安環境。

黔江區域性中心城市和渝東南經濟中心戰略定位的確立,為水田發揮城郊優勢,實施資源重組,提高發展效率提供了保障,按照黔江區「十五」計劃綱要要求和水田鄉一屆一次黨代會及人代會議精神,水田鄉在未來發展中的指導思想及工作目標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科技興鄉、項目強鄉、依法治鄉,可持續發展五大戰略重點,按照「五個統籌、五個堅持」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實施「突破集鎮、發展一線,騰飛兩翼、輻射全鄉」的發展戰略,促進農民增收,改善綜合環境,強化黨的建設,確保社會政治穩定,努力打造城郊服務生態旅遊經濟格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