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冬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麥冬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
【概述】
麥冬,為大宗常用中藥,使用栽培歷史悠久。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止咳的功能。馳譽國內外,深為廣大醫生、患者所喜愛。本品為百合科植物麥冬Ophio pogonjaponicus (Thunb.)Kergawl的塊根。主產四川綿陽,浙江慈谿、杭州等地。為著名的「浙八味」之一。
【生長環境】
家種麥冬多栽培於海拔400米左右,土質肥沃,質地疏鬆,排水良好的平壩地。它要求氣候溫暖、雨量充沛,蔭蔽度大的生態條件,能耐寒。每年11月和12月塊根生長發育迅速。四川麥冬栽種後第2年4月上中旬收穫,浙江麥冬一般栽後第3年立夏至芒種期間收穫,歷時1~2周年。
【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麥冬適宜於肥沃沙質壤土。在種植前要犁地及耙地各3次,必須做到深耕細耙,並揀淨土中的石子、雜草等;然後使犁耙過疏鬆的田地,經太陽曬過幾天,使之充分乾燥(若潮濕,容易爛根),再下基肥,每667平方米施2500~3000千克干糞,或1500~2000千克腐熟堆肥(草皮、草木灰、渣滓糞),這時再進行犁地1次,耙平後即準備下種。
2、選種栽種:麥冬是用分株法繁殖。在清明後將麥冬挖出,摘掉塊根,選擇顏色深綠健壯的苗子,切去鬚根(以現出根蔸的白心為止)作種,每667平方米地約需種苗600千克。行距7~12厘米,株距7~9厘米進行定植,每穴內栽3~5株。栽種時必須在晴天,先用砌刀開溝,溝深3.5厘米(過深苗心會被泥土壓倒,過淺苗子容易倒伏)。栽苗時,苗子必須靠溝壁垂直,下端不能彎曲;如苗子下端彎曲,則靠溝壁一端的鬚根不能向泥土上生長,不長塊根,就會大大減低產量。栽後用釘耙壅土,然後用條助推壓1次,並用腳在兩邊行子中踩1~2次,使泥土略壓緊,苗子才能直立穩固。通常每隔2行,添種玉蜀黍1行,一般經驗,可增收玉蜀黍而不影響麥冬的生長。
【栽培管理】
1、灌水:麥冬需要充足的水分,在陰天或小雨天栽的麥冬,可隔2~3天後灌水,如栽後第2天是晴天,當日傍晚即要灌水,使泥土與苗蔸充分結合,迅速生長幼根。如栽後灌水過遲,苗子得不到充分的水分,部分苗子就會枯死,以後雖可補栽新苗,但時間過遲,也會影響產量。
2、除草追肥:麥冬定植後(栽後5~10月)除草1~2次,立冬以後就不能下地扯草,要到次年立春後再扯草1次。除草後即行追肥2~3次,第1次在小暑與大暑間,施豬糞尿2000~2500千克,每100千克對水200~250千克,然後用草木灰100~150千克,均勻地撒在行子中間。第2次追肥在立秋前7~8天,施豬糞尿1500~2500千克,每100千克對水200~250千克,加油枯40千克,撒草木灰100~150千克,第3次追肥在立冬前,施豬糞尿1500~2500千克,每100千克對水200~250千克,撒草木灰100~150千克。施肥時不能用過多氮肥,否則麥冬苗子生長過旺,形成徒長,使得塊根生長不發達,產量低,並易遭霜凍危害。
3、防治病蟲害:
(1)病害:
①黑斑病:危害葉片。病菌在種苗上越冬,次年4月中旬開始危害,在適宜的溫、濕度下發病很快,病株成片枯死。防治方法:選用葉片青翠、健壯無病種苗;發病初期,於早晨露水未乾時,每667平方米撒草木灰100千克;雨季及時排除積水,降低田間濕度;用1:1:100的波爾多液或65%代森銨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浸種苗5分鐘,或大面積噴霧。浙江產區發病嚴重時,割去發病植株地上部分,使之重新抽苗。
②根結線蟲病:主要危害根部。防治方法:實行輪作,有條件的地區可水旱輪作,並選用抗病品種,進行土壤消毒;
(2)蟲害:主要有蠐螬、螻蛄、地老虎、金針蟲等為害根莖。防治方法:與水稻輪作;經水淹田一季害蟲可全部消滅,或以農藥用常規方法毒殺。
【收穫與加工】
1、採收:四川麥冬於栽種後第2年4月上、下旬收穫。選晴天將麥冬全株翻出土面,抖去根部泥土,用刀切塊根。
浙江麥冬一般栽後第3年於立夏至芒種期間收穫。選晴天逐叢深挖,整叢挖起,敲去泥土,用刀切下連須麥冬。
2、加工:四川和浙江加工麥冬的方法略有不同,現分述如下。
(1)四川:將連須麥冬放人籮筐內,置流水中用腳踩淘,洗淨泥沙,攤於曬席上暴曬,待水氣干後,用手輕輕搓揉,稱為「短水」。搓揉不宜用力過大,以免搓破塊根表皮,造成「油子」,影響質量。搓後再曬,反覆4次或5次。待乾燥後,在地上挖一道溝,中間深,兩頭淺,溝內墊蓆子,把麥冬倒人中部,用腳蹬擦,使鬚根斷落,體光潔而柔潤,然後,用篩子或風車除去根須和雜質,即為淨麥冬。
(2)浙江:將連須麥冬置清水中淘洗乾淨,攤放蘆簾或竹墊上暴曬。第1次曬3~5天後堆積2~3天,使塊根中的水分向根須滲出。第2次再曬3~5天(以小堆曬為宜),並經常翻動,使之均勻乾燥,不致曬僵,後再堆放3~5天。第3次曬4天或5天,再堆放3~5天,使麥冬乾燥度達80%左右。「三曬三堆」的目的是使麥冬失水緩慢,根須中的有效成分逐步轉至塊根中,並使塊根皺紋細,折干率高、質量好。經過「三曬三堆」的麥冬,先用剪刀剪去兩端根須0.5厘米左右,俗稱「毛麥冬」,再曬至全乾,剪去毛麥冬兩端鬚根,俗稱「篤落須」。然後按規格成莊。
【藥材形狀】
1、杭麥冬:塊根呈紡錘形,略扁而稍扭曲,長1~3厘米,直徑3~6厘米。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有不規則的縱皺紋,半透明。未乾透的質較柔韌,干後則堅硬,斷面牙白色,角質狀,中柱心細小,濕潤後可抽出。氣微香,味甘微苦,嚼之發黏。
2、川麥冬:塊根較瘦長,中部不甚肥滿。表面呈牙白色或灰白色。新產者質較軟,干後質不甚堅。香氣較弱,味甘微苦而較淡,嚼之不發黏,糖性較杭麥冬小。
[1] 1、選地整地
麥冬種植要選擇鬆軟、肥力充足、排灌正常的沙質土壤,土壤前茬作物不可為麥冬,禁止連作。在收穫前茬作物之後要做好整地工作,將土壤深翻22厘米左右,反覆耕耙,保證土壤足夠鬆軟平整。如果土壤面積大且坑窪不平的話,那麼要建好土埂,便於後期管理及排灌。整地時還要施足基肥,基肥以腐熟的農家肥為主,將其與土壤充分混合,提高土壤的肥力,最後做畦準備種植。
2、栽種育苗
麥冬主要的栽種方法以分株為主,在每年4月初的時候,選擇顏色鮮艷、無病蟲害的健壯植株。將植株塊根及周圍鬚根剪下,使其成為獨立植株。然後將塊根莖基剪至根部出現白色部位的位置,便可及時種植。種植時要注意天氣,不宜在雨天進行,控制好行株距,挖好5厘米左右的栽種溝。然後在栽種溝內施入肥料,再進行栽種。栽種後覆蓋細土,將其壓緊踩實,防止幼苗倒伏。
3、田間管理
麥冬喜歡生長在涼爽濕潤的環境內,並且種植間距是比較大的,因此可以適當間作。一般在春秋等季節栽種玉米等營養需求較少的作物。不過在冬春季的時候因為是其塊根的生長發育期,因此這個時候不可間作,防止缺乏營養,導致麥冬產量下降。然後在種植過程中,還要做好中耕除草的工作,大約在兩周左右後, 開始除草,淺鋤3厘米左右。6-9月是雜草的生長旺期,因此這個時間內每個月都必須要除草一次,防止雜草搶奪麥冬生長所需營養。
4、水肥管理
麥冬對營養的需求是比較大的,因此在麥冬整個生育期內至少要追肥3次。但是具體也要根據種植地區、品種及麥冬實際生長情況而定。但肥料大多都是以腐熟的人畜糞水為主,過磷酸鈣等複合肥為輔。然後在夏季等高溫季節的時候,麥冬的水分蒸發速度加快,這個時候要及時澆水。如果土壤過於乾旱的話,要經常澆水,尤其是在冬春季的時候,要滿足塊根生長所需的水分。但水分也不宜過多,澆水過多或者是遇到雨季的時候也要注意做好排水工作,防止引發病蟲害,降低產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