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王讓國王不傷害鹿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鹿王的這一舉動讓國王下令絕不再傷害鹿群,鹿王考慮再三,便讓那兩頭鹿都退下,毅然決定由自己代替母鹿前去。
國王聽了,感動得流下淚來,說:「真沒想到一頭牲畜,還會這樣殺身成仁!我是一個人,卻每天要宰一頭鹿,以滿足自己的口欲,我真是連鹿王也不如啊!」國王立即讓廚師把鹿王放了,從此戒吃鹿肉,並下令全國軍民,從此以後,無論什麼人,都不准傷害鹿,若敢違犯,嚴懲不赦。
原文
很久以前,在一座森林裡,有一隻雄偉珍特的鹿王,它身材高大魁梧、頂角挺拔崢嶸、四蹄溫潤如玉、雙目炯炯有神,遍體長滿了五彩的絨毛。這隻鹿王率領着幾千頭梅花鹿,一起生活在那山青水秀的好地方,餓了吃林中的嫩葉鮮花,渴了喝溪中清澈的泉水,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生活十分幸福。
但是好景不常,有一次,一個國王到森林中來打獵。他帶來許多士兵,牽着獵狗、架着獵鷹,把森林團團圍住,利箭像雨點般地射出。
鹿王帶領群鹿東奔西跑,狼狽逃竄,好不容易才逃出包圍圈,但有不少鹿,已死於士兵的弓箭之下,還有不少鹿被活捉,或跌下山崖、墮入陷阱,或被荊棘扎傷、被泥淖淹沒。
鹿王看見群鹿死的死、傷的傷,心中非常難過,它原以為經過這次災難,群鹿可以過一段安穩的日子了,可是沒想到才過幾天,國王又來打獵,群鹿再一次受到損傷。
原來這個國王,很喜歡吃鹿肉,所以每隔三、五天便來打一次獵。
鹿王想:「我身為鹿王,應當保護群鹿不受損害,如果為了貪圖豐美的水草,待在這兒不走,反而使大家都受到傷害,這就是我的罪過了。可是遷到哪兒去好呢?哪兒才能找到像這兒這樣豐美的水草呢?」它考慮再三,決定親自去找國王談判,便動身到王城中。
城中的百姓,看到這麼一隻雄珍的大鹿健步入城,十分吃驚,大家都說:「這是因為我們國王心地善良,為人慈悲,專行仁政,所以感動聖鹿來朝。」他們認為這是一樁非常吉祥的事,所以沒有一個人敢捕捉或阻攔鹿王。
鹿王走到國王面前,跪下說:「我們在大王的國境內生活,指望能得到大王的庇護,安居樂業,沒想到近來經常受到獵人的襲擊,每次都死傷很多、損失慘重。聽說大王歡喜吃鹿肉,我們也不敢逃避,只希望大王能告訴我們每天需要幾頭鹿,我們一定相互推選,每日如數自願前來,絕不欺騙大王。老天爺是慈悲為懷的,希望大王能可憐我們!」
國王聽了鹿王的這番話,心中十分驚訝,對鹿王說:「御廚房每天只用一頭鹿就夠了,沒想到為了每天的一頭鹿,讓你們死傷這麼慘重。如果真像你說的,每天會有一頭鹿自動走進我的御廚房,我發誓再也不到森林中去打獵。」
鹿王辭謝了國王后,回到森林中,召集群鹿,向大家宣布與國王談判的結果。鹿王說:「從此以後,每天只要有一頭鹿,為了集體獻出自己的生命,那其他的鹿,就可以安穩地過日子了。否則,大家都無法安定地生活下去。」
群鹿聽了鹿王的話,也覺得只能這樣了,於是自動排定前去國王御廚房的次序。
從此以後,每天都有一頭鹿自動來到王宮中,國王再也沒到森林中打過獵。
輪到進國王御廚房的鹿,在動身前,都要到鹿王面前來辭行。
鹿王總是流着眼淚,勉勵它們:「縱生百歲,總有一死,你是為了集體犧牲生命的,是光榮的。你不要害怕、不要怨恨,安心地去吧!」
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
這天,輪到一頭大母鹿去送死。但這頭大母鹿腹中,已懷了一頭小鹿,眼看就要分娩。母鹿跪在鹿王面前,哭着哀求道:「並非我貪生怕死,但我腹中的孩子是無辜的,它有活下去的權利啊!求大王寬限幾天,讓下一個先去,等我把孩子生下來,一定馬上去御廚房報到。」
下一頭鹿聽說要叫自己先去,也跪在鹿王面前叩頭哀求道:「大王!到該我死的那一天,我絕不多說二話。但按規矩,我還能再活一天一夜,讓我活夠這一天一夜,我才死而無怨。」
鹿王左右為難,心想:「讓母鹿去嘛!一下子便害了兩條命;讓另一頭鹿去吧!還沒到該它去的時候……」鹿王考慮再三,便讓那兩頭鹿都退下,毅然決定由自己代替母鹿前去。
鹿王到了御廚房後,跪在地上,引頸待宰。
廚師因鹿王以前曾來過一次,所以還記得它;他看到這隻雄珍的鹿王,親自前來就死,覺得非常奇怪,馬上跑去報告國王。
國王下令把鹿王牽來,問道:「今天你為什麼親自前來?」
鹿王便把母鹿已懷小鹿,又不忍心以其他鹿替代,所以親自前來的原因講了一遍。
國王聽了,感動得流下淚來,說:「真沒想到一頭牲畜,還會這樣殺身成仁!我是一個人,卻每天要宰一頭鹿,以滿足自己的口欲,我真是連鹿王也不如啊!」國王立即讓廚師把鹿王放了,從此戒吃鹿肉,並下令全國軍民,從此以後,無論什麼人,都不准傷害鹿,若敢違犯,嚴懲不赦。
鹿王回到森林,又和群鹿一起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