鱂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鱂魚,英文名killifish,是銀漢魚目(Afherinoformes)齒鯉科(Aplocheilidae)中的魚類。原產地大多在南、北美洲和非洲的熱帶、亞熱帶沼澤和溪流中,是小型觀賞魚類[1]。鱂魚種類繁多,廣義上包括卵生鱂魚和卵胎生鱂魚。適宜水溫環境在18-26℃,一般不應超過30℃。
生活習性
棲息在湖沼、河流、池塘的淺水部分,特別是水草叢生的地方。常游於表層,受驚動潛入水中,平靜後又浮上來。覓食浮游生物,對食物選擇性不強。在肥沃的池塘中以綠藻為主,還有少部分的藍藻和裸藻。但更喜歡吃枝角類和橈足類,也吃魚卵、魚苗和蚊蟲幼體。
形態特徵
鱂魚體呈紡錘形,頭寬而縱扁。口較大,下頜延長,向上翹起。胸鰭的位置很高,是主要的運動器官。腹鰭不發達,在發育過程中出現的較晚。背鰭細小(6鰭條),臀鰭很發達(17-19鰭條)。尾鰭呈截形,也是主要的運動器官。全長多在25-40毫米之間。
生長繁殖
雌雄鑑別
一般雌魚較大,腹鰭及臀鰭淡黃色透明,在孕期腹部膨大而軟;雄魚的腹鰭和臀鰭有密布的色素細胞,呈黑色,不透明。
產卵習性
全長25毫米以上即為性成熟,生殖力很強,產卵期為5月下旬至8月。產卵在早上進行,但環境安靜時一天均可產卵。產卵有兩種情況:
(1)雄魚守候在產卵場——有金魚藻等水草的地方,當雌魚游來時,雄魚游出迎接;
(2)雌雄魚成對游向產卵場,動作緩慢,雄魚多在雌魚下方。
產卵時雌魚在水草中轉來轉去摩擦腹部,接着在草叢中停下來,開始產卵。此時雄魚從雌魚腹下游上來,與雌魚並行,體彎曲側倒,生殖孔靠近,開始排精。雌魚產出的卵堆積在生殖孔周圍,呈塊狀。當雌魚在水草中游泳時,便藉助卵上的絲狀突起將卵單個或成塊的布於水草上。
卵的發育
鯽魚卵是分次成熟的,孕卵數1500-2500粒,也有部分多達3000粒。卵在池塘內20-28℃需5-6天孵出,在21-24℃的室內溫度,需6-8天孵出,甚至需15天才完全孵化出來。
幼魚的發育
剛孵出的幼魚3毫米左右,具有大型的黑色素細胞,分布在體的背部,體測中央及腹面,以頭頂最為密集。肌節不清,口小,上位。5毫米左右時胸鰭和尾鰭出現細小的鰭條,腹鰭鰭褶退化,背鰭與尾鰭及臀鰭之間有鰭褶相連,但已開始退化。6毫米左右時臀鰭前部出現鰭條。腹鰭為極不發達的鰭褶。7.5毫米時胸鰭不發達,背鰭、尾鰭及臀鰭間僅有一件殘留的鰭褶相連。9毫米左右時背鰭具鰭條,不發達,並於尾鰭分開。這時與成魚肌節相同,共有肌節26-29。11毫米左右時腹鰭出現,很細小。臀鰭與尾鰭也分開,背部色素也開始減少。12毫米時外形與成魚相似,背部色素完全消失,生出金屬光澤。
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
卵生鱂魚大多有極為迷人的體色,是淡水觀賞魚中極少數可以和海生珊瑚魚相媲美的魚種。加上其小巧的體型,活潑好動的性格,是水族箱中水草的天生搭配。另外,大多數卵生鱂魚對水質適應性廣,容易飼養,是國內外廣受歡迎的觀賞魚種。較為大眾熟知的有火焰鱂、五線鱂、黑珍珠鱂等品種。
科研價值
基於鱂魚易飼養,繁殖周期短等特點,科研工作中也越來越多使用鱂魚作為實驗材料。例如隨着環境污染的加劇,科學家使用鱂魚來評價重金屬銅以及水體微塑料等對水生生物的影響。此外由於一些鱂魚會表現出加速衰老的特點,並且在組織學和行為學上表達衰老相關生物學標記。因此鱂魚也是研究衰老的良好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