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駝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駝背
圖片來自搜狐網

駝背,一時,佛在舍衛城。有一施主,財富圓滿,猶如多聞天子。當時印度很富裕,每位大施主都富如多聞天子,但現在很貧窮。這是不同時期眾生所感的依報不同。)其有一子娶妻後,共度幸福美滿的生活。其兒媳懷胎...

==原文==  

一時,佛在舍衛城。有一施主,財富圓滿,猶如多聞天子。當時印度很富裕,每位大施主都富如多聞天子,但現在很貧窮。這是不同時期眾生所感的依報不同。其有一子娶妻後,共度幸福美滿的生活。其兒媳懷胎九月,生下一個莊嚴的男孩。全家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賀生儀式,並給他取了一個適合種姓的名字,以各種飲食精心餵養。這孩子長大後,學習各種文學、天文、地理,觀察象、馬、珍寶等世間學術,無不精通。

一天,孩子突然生病了,背上長出個大皰,腰也佝僂彎曲,成了個駝背人。家人多方求醫,花了許多錢治病也無濟於事。最後,他們決定請當時著名的大德們來為孩子醫治駝背的病。印度當時的外道六大本師如弗蘭利、迦葉子、弗利子等是非常的出名。於是,施主供養外道六大本師財物、飲食等並作禮祈求:「你們是當今出名的大德,於過去、現在、未來世間的一切無不通達。現在,我的孩子重病在身,求你們醫好他。」當時,六本師們用一些藥物、咒語等用心地醫治,仍不見效。  

施主一友是佛教徒,提醒他說:「您不要皈依那些外道本師,應該皈依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


世尊是能仁遍知,無所不能的!」施主聽後,歡喜無比,便前往拜謁世尊,世尊為他傳授了一些法要。爾後,施主又祈求世尊率眷屬於次日到家中應供,世尊默許了。施主非常高興,回到家中作了很好地準備。第二天,他又親自去迎請世尊及眾弟子。世尊披上袈裟,手持缽盂,率眾弟子前往施主家。駝背孩子看見遠處走來的世尊,尤其見到佛的三十二相好⑴(Devatimsa Maha Purisa Lakkhanani),心中數數歡喜,安樂無比,勝過了十二年的禪悅(Samapatti)。竟然激動得在床上跳了起來。這麼一跳,他的背立即直了,恢復如常人一樣。便對世尊生起了無比的信心,馬上到世尊前恭敬、頂禮、供養讚嘆。見此,施主是喜於心而樂於形,雖然,他沒明說請佛陀來給孩子治病,但如今未經治療而痊癒了。他們對世尊恭敬頂禮,敷起高座,請世尊及僧眾分別入座,以最上品的飲食作供養。  

圓滿後復請世尊傳法。傳相應的法畢,他們都以智慧金剛摧毀了二十種薩迦耶見,得到了預流果位。(師言:世尊在世時人人修法都能立即證果,善惡也是現世受報,而現在呢?我們修法不能很快得果,業報也不會很快成熟。很多人有這樣的邪見。我們應了知:釋迦世尊住世時即是果期,修法者馬上證果,尤其是證小乘果位非常快;現在是教期末後,修法是不會馬上證果,但業力的本性是不變的,所謂『縱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將來一定會證果的。)當時,痊癒了的駝背人心想:世尊治好了我的病,斷除我的痛苦,使我獲得了安樂,為報佛恩,我應該生生世世出家。他經父母同意後,到世尊前合掌頂禮、隨佛出家受近圓戒⑵(Upasamapada)。(師言:佛陀傳戒不同於現在,當時是通過語句傳戒,不需很長時間。)出家後,佛陀給他傳法。他精勤修持,不久,斷盡了三界煩惱,獲證羅漢果位。在他的境界中:黃金與牛糞等同;虛空與手掌無別,具足無量功德,諸天齊贊他的功德。  

時諸比丘請問:「世尊,此人以何善業得生富貴之家?以何惡業彎腰駝背?以何因緣得佛親自加持而恢復如常?為何於您教法下斷盡煩惱證得羅漢果位,請為吾等演說?」世尊告曰:「諸比丘,早在賢劫人壽二萬歲時,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鹿野苑有一施主,他的兒媳生了雙胞胎,家人興慶,作了賀生,給雙胞胎取了適合種姓的名字,並用豐美的食品餵養他們。長大後他倆對迦葉佛深有信心,經父母同意後得以出家受戒。他倆認為迦葉佛教法中聞思修是得道的根本。故請問迦葉佛:『世尊,我們應該先聞思還是先修行呢?』世尊告訴他們:『先聞思然後再修行。』可那位修建寺院的老喇嘛聽後怒氣衝天,負氣欲走,活佛急忙好言相勸:「修寺院是聞思修的助緣,別無它意。」又經多方勸解才平息下來。  

從此,活佛在寺院中再也不敢對僧眾提聞思修了。由此可見,現在的人不懂聞思修的重要性,往往僅耽求形式上的造作,卻忽略了聞思修行。這樣,他倆白天聞思,但每到夜晚休息時,那個頑皮的哥哥就去耍弄他那溫和穩重的弟弟,經常壓在他身上。日久弟弟很生氣,開始起煩惱。一天,他拿了個大磚石裹在他自己的衣服里,這時哥哥又故計重施耍弄他,結果哥哥的腰擱在磚石上,把腰椎折斷了,從此再也直不起來,成了個駝背子。弟弟心裡很難過:哥哥雖然不應該對我無理,可我卻使他殘廢了。帶着後悔的心,他請了許多醫生給哥哥治療,渴望哥哥能早日康復。不久,哥哥終於恢復如前。因為生病,哥哥對輪迴生起了無比的厭離之心,更加精進修持,終於證得了羅漢果位。(

弟弟非常高興,便經常恭敬承事羅漢哥哥。弟弟在臨終時發願:我一生中出家持戒,願以此功德,能生生世世轉生富貴家,並能在釋迦佛出世時出家,證得羅漢果,願我害哥哥的惡業不要成熟,若因果無欺定要成熟,則願釋迦佛親來消除我的痛苦。當時,他害哥哥的業果成熟,而感今生的駝背,因發善願成熟故,我今天親自來消除他的痛苦,使他能立即恢復正常,(譯者:如此的發願是一個很好的懺悔方法。我們也該如此發願,願我們往昔所造諸惡業,最好不要成熟,但若果報成熟也願在彌勒佛出世時,蒙佛陀慈悲能親自遣除我的一切痛苦,或者願其他任何一尊佛,甚至祈願法王如意寶(Cinta Mani)成等正覺時,由上師老人家慈悲來遣除我的痛苦。)今生於富貴之家,並在我教法下出家獲證羅漢果位。」[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