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風度 | |
---|---|
風度,指人的言談 舉止和儀態。語出《後漢書·竇融傳論》:"嘗獨詳味此子之風度,雖經國之術無足多談,而進退之禮良可言矣。"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風度 [1]
外文名稱 demeanor
拼音 fēng dù
注音 ㄈㄥ ㄉㄨˋ
出處 《後漢書·竇融傳論》 [2]
釋義 美好的舉止、姿態或氣度
性質 漢語詞語
語詞語
詳細解釋
含義
風度指最早是形容文采出眾,風度後來延伸至禮數。風度的本意是指人的舉止姿態,是一個人內在實力的自然流露,也是一種魅力。 是指人的言談、舉止、神情、姿態等,多指美好的。它主要取決於人的氣質、禮儀、口才、形象等,是人們最直觀的素質。
出處
指人的言談舉止和儀態。《後漢書·竇融傳論》:"嘗獨詳味此子之風度,雖經國之術無足多談,而進退之禮良可言矣。"《宋史·儒林傳五·胡安國》:"然風度凝遠,蕭然塵表。"清《睢州志·貢士》:"袁賦諶,袁可立孫,樞之子,賦誠弟。風度凝遠,門內肅雍,有先輩孝友家法。"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鳳陽士人》:"音聲靡靡,風度狎褻。士人搖惑,若不自禁。"魏巍《擠垮它》:"他渾身上下都很清潔、整齊,保持着軍人的習慣和風度。"
特指美好的舉止姿態。《魏書·穆亮傳》:" 羆 弟 亮 ,字 幼輔 ,初字 老生 ,早有風度。"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十五:" 文采同志 正如他的名字一樣,生得頗有風度。" 氣概,器量。南朝 宋 顏延之《庭誥文》:"昔之通乎此數者,不為剖判之行,必廣其風度,無挾私殊,博其交道,靡懷異曲。"
指詩文書畫的風致神韻。元 辛文房《唐才子傳·殷文圭》:" 唐 末,文體澆漓,才調荒穢,稍稍作者,強名曰詩…… 文圭 稍入風度,間見奇崛,其殆庶幾乎!"明 方孝孺《上蜀府啟》:" 謝公 墨竹暨詩,風度英妙,足為國華。"清 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五:"山僧驚異。告曰:此 焦山 僧 朗月 之詩,寂去已三十三年矣,其風度語言,與君相似。"
風吹拂過。南朝 梁王僧孺《中寺碑》:"日流閃爍,風度清鏘。"唐 顧非熊《出塞即事》詩之一:" 河 上月沉鴻雁起,磧中風度犬羊膻。"唐 慧淨 《和琳法師初春法集之作》:"塵飛揚雅梵,風度引疏鍾。"
1.有風度的人。
2.風度大方。
心理學名詞
概念
風度一詞在現實中常被人誤用為"氣質,其實氣質是心理學中的一個專用名詞,是指人的心理行為動力特徵。
內涵
風度是不可以模仿的,風度往往是一個人的獨有的個性化標誌。風度是因為具有了實力才顯得具有魅力,實力是原因,魅力是結果,因果不能倒置。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具有風度,風度只有通過打造內功擁有實力才能具備,一個人如果具有很強的實力,那麼在他的不經意之中就會顯現出風度,他不想風度都難。
本質
風趣又大度,是做人的一種素質,更是成熟男人的標誌。它不可以急於求成,沒有一定的積累和不斷的修煉,很難達到理想的層面。
男人的風度表現在方方面面,憑一些模仿或者傳授遠遠不夠,必須從自己最基本的內心世界開始着手,逐漸擴展到外在形象,直到細小的生活習慣。有些人還小,不會懂得其真實意義,就算教他某種場合時的具體做法,你也不可能學得很像,因為他還不具備做好它的心態。簡單的說,急於求風度的方式,已經就是錯誤的開始,繼續下去,只能顯得更加滑稽,連一點風度的影子都看不到。但卻不要泄氣,能有這種層次的認知,已經相當難得,加以時日,經過自身不斷的探索和努力,一定會做到風度翩翩。
紳士風度
所謂"紳士風度",原指不過就是表現在男人對女人的尊重上,一切體現女士優先的原則。現在紳士風度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個文明社會的標誌,然而在我們生活的城市,許多人將紳士風度表現在單位和熟人之間,一旦身處公共場合便會忘記了社會公德和風尚。中華民族具有愛幼、尊老、謙讓等傳統美德,如果我們能把紳士風度和傳統美德有機地結合起來,將愛心表現在公共場合,也就是將紳士風度表現在公共場合。
如何做一有個風度的男人。
能急人所急,用人所長,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就可以了
風度的男人一定要大度,處事不驚,理智,穩重,還要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