顆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中央社 台北27日電[經濟日報訊]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流行,Omicron病例激增,英格蘭耶誕節忙摧打疫苗;印度將讓青少年打疫苗,高風險者可打追加劑;加拿大網球新星確診,疫情威脅籠罩澳洲公開賽。
-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網站追蹤數據顯示,截至台灣時間27日上午7時,全球至少539萬9598人因COVID-19染疫病逝,至少2億7979萬8604人確診。
顆粒(Granule)一般指的是細小的物體:為「固體」下相對大塊物質,分散比較碎的細小固體集群,稱為顆粒。工業原料里的大部分原材料為顆粒。
- 顆粒也可以指:顆粒 (固體)普通的顆粒物;粒子,小的圓形或球形體; 穀粒,各種穀類植物的種子或類似果實的種子; 顆粒物,泛指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顆粒或液滴; 顆粒劑,供配伍用中藥顆粒。
- 顆粒是一個科技名詞,指在一尺寸範圍內具有特定形狀的幾何體,這裏所説的一尺寸一般在毫米到納米之間。顆粒不僅指固體顆粒,還有霧滴、油珠等液體顆粒。
- 指小而圓的物質(Particle)。最簡單的顆粒形狀是圓球。
- 粒徑在40~500μm範圍內,氣固密度差在1400~4000kg/m3之間的顆粒稱粗顆粒(Coarse particle);
- 粒徑在20~100μm範圍內,氣固密度差小於1400kg/m3的顆粒稱細顆粒(Fine particle);
- 由許多個粒度間隔不大的粒級顆粒構成的顆粒系統稱顆粒羣(Particle swarm)。
- 沉積岩與沉積相關。
- 定義:泛指沉積盆地由生物化學成因的碳酸鹽沉積物,在波浪、潮汐等動力作用下就地或短距搬運形成的一系列碳酸鹽顆粒。
- 體積小而呈粒狀的物體; 【例】這是一杯含有果肉顆粒的柳橙汁。
- 粒子。如:「這是有顆粒的柳橙汁。」穀粒。
- 《福惠全書.卷五.蒞任部.詳文贅說》:「田禾顆粒無收,人民餓死大半。」
照片上顆粒感見仁見智的觀感
- 照片或影片看起來「顆粒感」是缺點?
- 這裡指的不是被攝物材質的「顆粒感」,而是指拍攝後畫面的訊號閃爍顆粒。
- 顆粒感究竟是好是壞? 眼尖的人應該都不難察覺:現今許多電影作品仍都帶有相當程度的顆粒感、而非那麼「純淨」。
- 比起在網路平台看片,當你在更高品質的觀影環境中(比如電影院)觀影,還更容易感受到這些粗糙顆粒的存在。
- 其實這一部份是因為:至今不少電影仍是採用底片拍攝,而這些底片(或稱膠片)所拍攝出來的影像其實也都具備了特殊風格,除了對光線色彩的反應不同,不同ISO的底片在掃瞄時,也會有不同程度的閃爍噪訊。
- 有趣的是,早期20世紀的電影,底片原生的顆粒感已成了現今的一種「懷舊風格」,這大概是當時的攝影師甚至是製作公司難以想像的發展:影像中的噪點已成了一個時代的象徵。
- 總是講究噪點抑制能力的攝影師,我想在觀看二三十年前這些大作時,也不會特別去在意噪訊,不是嗎?
- 另一部份電影噪點的原因,則是後期的「刻意塑造」。
- 在數位製片的前製流程中,仍會選擇盡可能補捉純淨高畫質的影像,但在調光調色時,「顆粒感」可能會被重新被加入,成為了詮釋影像風格的一種手段,譬如重現80年代的街景之類的場景。
- 決定噪訊加分or扣分的關鍵:
- 前面說當今任何相機,只要使用ISO 1600以上的感光度,也能為影像加上電影的顆粒感,若你真這麼想,可能又太過天真。
- 現在一般平價單眼的感光元件,拿到80、90年代,都會是很強的武器,其動態範圍絕不是當時的膠片可以比擬的。
- 電子感光元件在曝光時,是靠光線轉換電子訊號,所以電流容易產生五顏六色的底噪,尤其在昏暗需要增益的時候。
- 反觀膠片動態範圍雖窄,暗部直接裁掉,反倒沒有這些彩虹噪點「髒髒」的問題。
- 對於電影的發行商而言,產品的壓縮過程十分的關鍵。
- 電影在數位化發行,也就是在「壓縮輸出」時,必須顧慮到電影本身顆粒的呈現是否受到影響,免得不小心在壓縮過程反而將細微顆粒感被「抹平」,進而造成馬賽克之類的現象發生,不少電影的顆粒感在經過壓縮之後發行其實都發生了這個問題,不一定是因為疏忽,一部份也是因為市場接受規格的限制。[1]
照片上的顆粒可以修復嗎 ?
- 你清楚你拍攝了正確的鏡頭,選擇了最好的角度,甚至盡你最大的努力來組成場景。儘管如此,這些照片還是顯得缺乏活力和色彩,它們看起來很髒,這就是微粒很粗的照片。
- 紋理被描述為一種視覺扭曲,因為你在照片中看到的微小斑點、斑點或像素。
- 這些「不合作的」像素可以是不同的數量或紋理,並不代表圖像的正確曝光和顏色。
- 換句話說,照片失真了,它的一些細節是模糊的。
- 想像顆粒的最佳方法是可視化圖片中出現的小圓圈。
- 顆粒與噪點--顆粒和噪點經常可以互換使用,或者在類似的情況下使用,顆粒一詞在膠片攝影中更為常用,在數碼攝影中,攝影師稱它為噪點。
- 數字噪點類似於聲音失真或干擾,當你在錄音的時候,比如一首歌,你會聽到一種嘶嘶聲,這就是所謂的噪音。所以,在攝影中,當有數字噪音(點)時,你的照片的顏色和亮度會改變。亮度也會受到影響。
- 注意噪點出現在陰影中也是很重要的,只有當你增加了照片的亮度,你才能看到它,這些看起來像色斑或條紋。
- 另一方面,顆粒出現在高光中。
- 顯著的數字噪點 ISO12800--雖然膠片顆粒在模擬攝影中很受歡迎,也經常被接受,但數字噪點並不是攝影師想要處理的東西。
- 數字噪點的剖析--你試過在夜間或光線較暗的情況下拍照嗎?如果你讓照片變亮,你可能會看到一些褪色的像素點。這就是數字噪點的意義所在。你使圖像變亮的程度越高,它就會變得越「丑」和越嘈雜。
- 要正確理解數字噪點,理解ISO及其在造成這種視覺干擾中的作用也很重要。
- ISO用數字表示膠片對光的敏感性,ISO值越低,感光度水平越低,隨著ISO的增加,感光度也會增加。在噪點方面,ISO級別越高,照片中的噪點就越多。
- 在數碼攝影中,ISO不一定會轉換為傳感器感光度。相反,它更多地與增益或應用增益有關。
- 為什麼我的照片是顆粒狀的?
- 當你把你的ISO設置為高水平時,你的照片會顯得粗糙。所以,ISO越高,你的圖像就會變得越粗糙、越嘈雜。當ISO設置為1600或更高時,通常會發生這種情況。
- 不斷要提醒自己,ISO數值越低,圖像的紋理越少。
- 如何避免顆粒照片--如果你的照片有噪點或顆粒感,一切都不會消失。
-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的是找出是什麼導致了這樣的結果。這將幫助你決定下一步應該做什麼。
- 你可以採取三種措施來防止你的照片變得顆粒狀。
- 1. 降低ISO--你能做的最明顯的事情就是在拍攝時降低你的感光度。
- 還有另一種方法來提高你的ISO,你需要關要關注注光圈和快門速度。在調整ISO設置之前,先打開光圈。f值越低越好。對於大多數高質量的定焦鏡頭,最大光圈是f1.2到f1.8。
- 2. 稍微過度曝光你的照片--這可能很難掌握,但它確實有效。
- 要看你的相機屏幕,用你的直方圖來代替。水平面應該稍微向右一點。如果你使用手動模式會更好。由於噪點出現在陰影或黑暗區域,因此如果照片稍微曝光過度,噪點將減少。
- 3.使用具有更好的弱光性能的相機--使用具有更好的弱光性能的相機,這些設備旨在在弱光條件下專門捕獲儘可能多的光,它們配備了高質量的光捕獲傳感器和圖像處理器等功能,非常適合低光攝影。
- 如何修復顆粒照片--如果你已經拍攝出顆粒狀的照片,那還是有希望的,你仍然可以修復你的顆粒狀照片。
- 雖然有些相機具有降噪功能,但大多數攝影師更喜歡使用Lightroom這樣的後期處理軟體。它的降噪部分的細節面板可以讓你減少亮度的噪音和噪音的顏色分開。
- 在Lightroom中應用亮度降低--不過要注意,使用除噪工具可能會導致照片中某些細節丟失。
- 如果你的照片中的數字噪點太大,你需要比Lightroom更強大的功能。這時你需要一個降噪程序,比如Topaz Labs的降噪。這是一個專門的降噪程序,可以用於嚴重的噪點或顆粒問題。這是一個集所有功能於一身的降噪程序,所以你不必使用單獨的應用程式來降低噪點,然後修復受影響區域的清晰度。
- 結論:
- 一些攝影師可能會認為你的照片紋理是好的。
- 一般來說,數字噪點被認為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甚至你的觀眾也知道這一點——他們只是不知道正確的術語。
- 雖然這聽起來像是一個技術性很強的問題,但是有一些簡單的解決方案可以幫助你解決它。[2]
參考來源
- ↑ 底片的顆粒感,缺點還是優點? 和數位電影拍攝有什麼不同?. 傑克森林. [2021-12-26] (中文).
- ↑ 凡樺筆記. 為什麼我的照片會有微粒感呢?能修復嗎?. 每日頭條. 2019-11-14 [2021-12-26]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