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流膠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雪松流膠病又叫樹脂病,該病主要發生在雪松的主幹和枝幹上,發病初期病部呈灰褐色,並滲出半透明黃褐色的樹膠,病部樹皮鬆裂、脫落,木質部顯露,周圍出現隆起的疤痕,病斑表面或表皮下密生黑色小粒點。流膠病屬真菌病害,冬季氣溫較低時常因寒潮以及早霜使枝幹凍傷,容易誘發流膠病。[1]
防治方法
根據以上症狀及發病規律,防治此病應以農業防治與人工防治為主,化防為輔,具體措施如下:
1、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對病樹多施有機肥,適量增施磷、鉀肥,中後期控制氮肥。合理修剪,合理負載,協調生長與結果的矛盾,保持穩定的樹勢。雨季做好排水,降低濕度。適時夏剪,改善透風透光條件,同時防治好其它病蟲,特別是枝幹害蟲,減少病蟲傷口和機械傷口。冬季需剪除病枯枝幹集中燒毀,噴施29%石硫合劑150倍液及樹體消毒,減少菌源。冬季氣溫下降時,進行培土,莖幹綁草或樹幹塗白防凍。
2、刮疤塗藥
(1)塗生石灰法 該法省工、省錢、方法簡單,隨發現隨治療,治癒率可達lOO%。
最佳防治適期為樹體樹液開始流動時,對於危害較輕的樹木,用生石灰粉塗沫於流膠處,塗沫後5~7天,流膠便自然消失,不再復發。陰雨天防治最好,陰雨天樹皮流出的膠液黏度大,容易占上生石灰粉。
對於流膠嚴重的樹木或老齡樹木,用刀刮除流膠和老翹皮,露出嫩皮後塗抹生石灰效果更好。
(2)抹特效防治塗刷劑 該製劑治癒率高達96%,製作方法如下:
取生石灰5公斤用水溶化去渣,晶體石硫合劑0.5公斤輕輕搓碎,加食鹽0.5公斤和茶油0.15公斤充分攪拌均勻,再慢慢加水適量,待混合藥劑拌成水糊狀時即成,可使用塗劑。
使用方法:雪松流膠時,先刮去病部死皮、裂口和流膠,然後用硬毛刷蘸塗劑用力刷病部,使塗劑滲透入內,最後用薄膜包紮,防雨水滲入傷口,配製好的塗刷劑,最好當天用完。一般20~30天後,病部傷口出現凸形新舊交替疤痕時,傷口即癒合,可掀去薄膜。這種方法防治流膠病,有防病、消毒殺菌和殺蟲等多種功能。且可以隨發現隨治療。注意:配製塗刷劑時,如無晶體石硫合劑,可改用波美5度石硫合劑,但要去掉石灰。如無茶油,可改用菜油,其用量不變。塗刷樹幹病斑時,嚴禁刷到葉片和果實上,以免灼傷。
(3)塗紫藥水 對於因冰雪傷或天牛、吉丁蟲、蝽象等害蟲造成的蟲傷或機械傷引起的流膠病,據實踐,用紫藥水防治效果達92.5%。具體方法是:在流膠病株上,用刀刮去桃膠塊,用紫藥水塗抹受傷部位及傷口,每隔5天1次,連續塗抹3次即愈。
3、噴藥防治
早春樹芽萌動前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殺死越冬後的病菌,每10天噴一次,連續2至3次。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發病初期,噴72%農用鏈黴素4000~5000倍液,隔7天噴一次,連噴2~3次,也可用50%多菌靈800~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每10天噴一次,連噴2至3次。在開花旺盛期,採用25%施保克乳油500~800倍液、50%施保功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7~10天噴一次,連噴3~4次。
分布與危害
雪松原產於我國西藏南部高原,特別是西馬拉雅山生長最多,它喜溫暖、乾燥的環境氣候,也耐寒冷,能適應各種立地,是城市綠化優良樹種。雪松是我國最負盛名的園林風景樹種之一,與日本金松、南洋杉、金錢松、北美紅松一起,被譽為「世界五大觀賞樹種」。它株形挺拔高大,莖幹堅韌剛強,枝條密集,在園林綠化中應用很廣泛。近年來,許多城市公園、廣場、道路綠地內種植的雪松,常發生流膠現象,並逐年呈上升趨勢,開始樹葉變黃,脫落,嚴重時可導致樹枝於枯直至死亡,生長旺盛的大樹也常發生,嚴重影響城市景觀效果。
症狀
流膠病又叫樹脂病,該病主要發生在雪松的主幹和枝幹上,發病初期病部呈灰褐色,並滲出半透明黃褐色的樹膠,病部樹皮鬆裂、脫落,木質部顯露,周圍出現隆起的疤痕,病斑表面或表皮下密生黑色小粒點。流膠病屬真菌病害,冬季氣溫較低時常因寒潮以及早霜使枝幹凍傷,容易誘發流膠病。
病原
1.非侵染性病原
(1)由於剪口、雹害、蟲害、機械和人為等所造成的傷口等引發。樹木流膠以春季發生嚴重。
(2)不良環境條件,如排水不良、灌溉不適當、土壤黏重、土壤鹽鹼化或酸化、土壤缺鎂、空氣硫害、氨害等,使桃產生生理障礙,也能引起流膠。
(3)凍害、日灼、澇害、旱害等引起樹勢衰弱而導致流膠病的發生。
2.侵染性病原
(1)雪松枝枯病引發的流膠
雪松枝枯病主要發生在枝條和樹幹上,大樹多發病側枝,小樹上有頂梢發病。最初發生頂梢乾枯,後迅速由上向下發展,最後整株死亡。病斑不明顯,與健康樹皮不易區別,但用小刀剝開發病部位可見皮層發黑,同時,有的樹體大量流出透明灰白色膠狀物質,自上而下黏着在樹幹周圍,經過一段時期後變成棕褐色。後期樹皮開裂,受害部位分布大量縱裂紋,其症狀和楊樹潰瘍病較為相似,但出現流脂現象。
(2)枝幹被害蟲如紅頸天牛、吉丁蟲等蛀食,引起主幹、主枝、小枝流膠。
發生規律
雪松流膠病發病期在每年3~11月份,4~6月份、9~10月份出現兩次發病高峰;最高發病高峰存5月初到5月下旬,次高峰在9月中下旬到10月初,而7月、8月高溫季節流脂相對較輕。其發病溫度為6.1℃~26.9℃,適宜溫度為17.8~18.5℃。7月初到7月下旬病指下降到低限,為l3%~l7%,隨後溫度下降又呈上升趨勢,到9月中旬初形成第二高峰,後隨溫度下降,發病逐漸減輕,到11月中下旬下降到8%。溫度繼續下降,發病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