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恩(歌唱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陳國恩(筆名肖亮) | |
---|---|
出生 | 1956年5月 |
國籍 | 中國浙江鄞縣 |
職業 | 歌唱家 |
知名於 | 中央電視台青年歌手大獎賽特邀專家評委,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歌壇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
知名作品 |
《中國現代文學流派概觀》 《中國現代浪漫主義文學思潮》 《浪漫主義與20世紀中國文學》 |
陳國恩 [1] 我國著名歌唱家,中國電影樂團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專家待遇,中央電視台青年歌手大獎賽特邀專家評委,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歌壇上里程碑式的人物。1972年分配到中國電影樂團任歌唱演員。謝莉斯與王潔實合作於1978年,通過刻苦鑽研後,努力創新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風格,他們用校園歌曲的方式首先向中國歌壇介紹並展示了"通俗"唱法,並演唱了許多優秀的創作歌曲,電影歌曲,中國民歌,以其強勁的演唱實力和獨特的藝術風格而風靡歌壇,"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了百姓心中喜愛的明星。
漢族,1956年5月生,浙江鄞縣人。1982年畢業於寧波師範學院中文系,1997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獲博士學位。現為武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聞一多研究會副秘書長,湖北省魯迅學會副會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理事,武漢大學人文學院聞一多研究室主任。
人物經歷
1982年畢業於寧波師範學院中文系,1997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獲博士學位。現為武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聞一多研究會副秘書長,湖北省魯迅學會副會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理事,武漢大學人文學院聞一多研究室主任。
研究方向
中國現當代文學思潮研究。
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歷史文化研究。
中西文學關係及中國現代文學的傳播接受研究。
中國新詩研究。
主要貢獻
在《文學評論》、《外國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江漢論壇》、《學習與探索》、《武漢大學學報》等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90餘篇,出版著作3部,聯合主編《聞一多國際學術研討會選》。其中《浪漫主義與20世紀中國文學》(國家重點圖書、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從20世紀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上梳理中國現代浪漫主義思潮的發展脈絡,探討其流變規律,致力於理論創新,頗受學界同行的好評。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黃曼君先生著文稱讚其"既有理論深度,又有情感張力,做到了理性與感性的統一,歷史評價與審美評價的相互交融","是一部富有創見和文采的優秀著作,把中國現代浪漫主義思潮的研究推向了一個新的理論層次"(《武漢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人民日報、文藝報、中華讀書報等報刊另發表書評8篇,肯定其學術的創新。共計完成省級課題一項,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一個。
主要成果
《浪漫主義與20世紀中國文學》(國家"十五"重點圖書、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中國現代浪漫主義文學思潮》(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論中國"自由"派文學》(《新華文摘》1997年第10期全文轉載);《20世紀中國文學與中外文化》(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中國現代文學的歷史與文化透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張承志的文學和宗教》(《文學評論》1995年第5期)、《心有靈犀一點通--屠格涅夫對郁達夫小說的影響》(《外國文學評論》1988年第3期)、《〈堂·吉訶德〉與20世紀中國文學》(《外國文學研究》2002年第3期)、《"拉普"文學觀的傳播與中國左翼文學批評》(《文學傳播與接受論叢》 中華書局2006年4月出版);《論聞一多的生命詩學觀》(《文學評論》2006年第6期)、《論婉約詞對新月"詩人"的影響》(《武漢大學學報》1996年第4期》)。迄今發表論文百餘篇,出版專著4部,主編《中國現代話劇名作導讀》1部,合作主編《聞一多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2本等。其中,《浪漫主義與20世紀中國文學》一書頗受學界好評,《人民日報》、《文藝報》、《中華讀書報》等報刊先後發表書評,肯定其把中國現代浪漫主義文學思潮研究推進到了一個新的水平。現已完成2個省級課題和1個"211"工程課題,目前正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個,省級科研項目1個,省級精品課程一項,武漢大學教學研究項目2個
專著編著
中國現代文學流派概觀 (合作)專著 成都出版社 1990年2月出版。
中國現代浪漫主義文學思潮(16萬字專著) 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
浪漫主義與20世紀中國文學(30萬字專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和2002的10月重印 2001年獲安徽省政府優秀圖書獎一等獎。
20世紀中國文學與中外文化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中國現代文學的歷史與文化透視(25萬字) 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
聞一多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合作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2004聞一多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合作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05年12月出版。
文學傳播與接受論叢 第一輯(副主編) 中華書局2006年4月出版。
一世珍藏的美文130篇 長江文藝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聞一多殉難60周年紀念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合作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文學傳播與接受論叢 第二輯(合作主編) 中華書局2007年4月出版。
博士原創學術論叢(7本)(唐金海 陳國恩 周斌主編)光明日報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
權繪錦《轉型與嬗變--中國現代歷史小說研究》。
龔金平《開放視野下多維對話關係的構建--作為歷史與實踐的中國當代電影改編》。
羅顯勇《夢中的國土--後現代語境中的鄉土小說的文化母題及現代性特質》。
劉海波《20世紀中國左翼文論研究》。
劉俐莉《戰爭苦難與女性成長--20世紀中國女性的戰爭書寫》。
楊蓉蓉《學府內外--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現代大學與中國新文學關係研究》。
肖向明《<幻魅>的現代想象--鬼文化與中國現代作家研究》。
本段論文
1、從蘇曼殊到郁達夫──現代浪漫抒情小說發展的一個側面《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J3 1988年第3期《中外郁達夫研究文選》 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2、屠格涅夫對郁達夫小說的影響 《外國文學評論》1988年第3期1990年獲浙江省社會科學優秀論文三等獎
3、《柔石小傳》補正兩則 《魯迅研究月刊》1993年第4期。
4、論五四文學的自我表現特徵 《學術論壇》1993年第5期。
5、論現代浙江作家群的崛起 《寧波師院學報》1994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J3 1994年第5期轉載 1995年寧波師院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6、張承志的文學和宗教 《文學評論》1995年第5期《傳承與創新》 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J31995年第12期轉載1996年獲浙江省教委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997年獲寧波市第五屆社會科學成果獎二等獎2001年獲湖北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7、中國現代主義詩歌及其研究的反思· 對人性的探索 《中州學刊》1996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J3 1996年第6期。
8、論婉約詞對"新月"詩人的影響 《武漢大學學報》1996年第4期《新華文摘》1996年第11期摘錄1997年獲寧波市文聯優秀評論獎二等獎。
9、論中國"自由"派文學 《貴州社會科學》1997年第4期《新華文摘》1997年第10期轉載《傳承與創新》 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1998年獲浙江省教委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10、社會革命與浪漫主義的調適 《浙江社會科學》1998年第4期。
11、30年代的"最後一個浪漫派"──歷史與現實交匯點中的沈從文小說 《武漢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 《新華文摘》1999年第12期摘錄。
12、浪漫的傳奇──論抗戰時期的新浪漫派小說 《江漢論壇》1999年第8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J3 1999年第11期轉載。
13、20世紀中國浪漫主義文學思潮回顧與反思 《社會科學輯刊》1999年第4期。
14、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點上──論郭沫若40年代的歷史劇《貴州社會科學》1999年第4期。
15、人生邊緣的牧歌──論30年代的浪漫主義思潮 《學習與探索》1999年第6期。
16、五四浪漫主義的局限與衰落 《寧波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
17、"感傷的行旅"──論五四浪漫抒情小說 《寧波大學學報》 1999年第4期。
18、閃光的浪漫主義流星──論新時期的知青小說 《文學評論》1999年青年學者專號。
19、世紀初的啟蒙與中國現代浪漫主義文藝觀的萌芽 《魯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12期。
20、《豐乳肥臀》是一部"近乎反動的小說"嗎? (易竹賢)──評何國瑞先生文學批評中的觀念與方法 《武漢大學學報》2000年第5期。
21、民族傳統文化信息對中國現代浪漫主義的潛在影響《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0年第2期。
22、民族精神的延續與新生──論中國傳統文化土壤中的現代浪漫主義思潮 《人文論叢》2000年卷 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
23、中國現代浪漫主義文學與宗教 《江漢論壇》2001年第3期。
24、回歸、新變與泛化──論四十年代浪漫主義思潮 《學習與探索》2001年第1 期。
25、廢名小說與禪佛精神 《貴州社會科學》2001年第1期。
26、周作人思想蛻變問題的再檢討 《武漢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
27、"歷史反思"應該具有歷史感 《文學評論叢刊》第4卷第1期。
28、論浪漫主義的自由本質--兼及20世紀中國浪漫主義文學思潮的流變 《長江學術》第2輯(2002年)。
29、沈從文的湘西小說與道家藝術精神 《學習與探索》2002年第4期《傳承與創新》 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J3 2002年12期轉載。
30、《堂·吉訶德》與20世紀中國文學 《外國文學研究》2002年第3期。
31、論沈從文湘西小說的道家色彩 《文學評論》2002年專號。
32、陽明心學與梁啓超的文學改良觀 (朱華陽) 《武漢大學學報》2002年第6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 2003年3期轉載。
33、文學思潮變遷與聞一多的新詩創作 《聞一多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2年1月出版
34、中國新詩知性品格的建構(左敏) 《寧波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
35、小說稿費制與清末民初的文學變革(左敏) 《西南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5期 《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3年第6期。
36、再評何國瑞先生文學批評的觀念與方法(易竹賢) 《武漢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
37、知青小說:浪漫主義思潮的回歸與泛化 《學習與探索》 2003年第6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J3 2004年第2期轉載。
38、論20世紀中國浪漫主義文學思潮(上) 《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
39、論20世紀中國浪漫主義文學思潮(下) 《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4年第6期。
40、論池莉的小說創作(王艷) 《江漢論壇》2004年第6期。
41、周作人與"江戶情趣"--兼與永井荷風比較(孫德高)《武漢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
42、俄蘇文學對20世紀中國文學影響綜論 《外國文學研究》2004年第2期。
43、論馮至敘事詩中的現代意識(劉悠揚) 《長江學術第》6輯(2004年)《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J3 2004年第7期轉載。
44、龍泉明教授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5年第4期。
45、還原歷史的真相--關於舒蕪和七月派的幾個問題(朱華陽)《西南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J3 2005年第12期轉載《新華文摘》2006年第3期全文轉載2007年獲重慶市第六屆期刊優秀作品一等獎。
46、香港電影的後現代性流變(魏家文) 《中國電影年鑑》(2005年)。
47、文本的裂隙與風格的成熟--論巴金的《寒夜》《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5年第11期。
48、《故事新編》的"油滑"與現代歷史小說的文體自覺(權繪錦)《長江學術》2006年第2期。
49、略論章太炎的民族主義(莊桂成) 《光明日報》2006年4月4日第11版理論周刊。
50、文學的審美泛化(莊桂成) 《人民日報》2006年4月20日第九版。
51、"拉普"文學觀的傳播與中國左翼文學批評 《文學傳播與接受論叢》 中華書局2006年4月出版。
52、《堂·吉訶德》在中國的傳播與接受《文學傳播與接受論叢》 中華書局2006年4月出版。
53、巴赫金接受中的主體性問題與巴赫金形象(雍青)《文學傳播與接受論叢》 中華書局2006年4月出版。
54、市民世態 歷史文化 欲望敘事--九十年代城市小說的三種表述(吳矛)《福建論壇》2006年第5期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J3 2006年第8期《長江學術》2007年第1期 論點摘編。
55、張承志小說中的男權意識(王淼怡) 《江漢論壇》2006年第6期。
56、書信中所呈現的聞一多人格 《江漢論壇》2006年第11期《長江學術》2007年第4期論點摘錄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複印報刊資料J3 2007年第4期轉載。
57、《蕭蕭》、《丈夫》、《三三》、《貴生》的版本問題(孫霞) 《中山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J3 2007年第1期。
58、聞一多殉難60周年紀念暨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長江學術》2006年第3期。
59、論聞一多的生命詩學觀 《文學評論》2006年第6期《長江學術》2007年第2期論點摘編《2004聞一多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
60、中國現代浪漫小說的懷鄉意識(張健)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
61、文學革命:新文學歷史的原點 《社會科學輯刊》2007年第1期《長江學術》2007年第4期論點摘錄
62、論張愛玲小說的藝術聯想 《貴州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
63、20世紀中國文學接受外來影響及其經驗 《福建論壇》2007年第5期。
64、澳門新移民文學的語境及發展前景 《中國文學研究》2007年第3期。
65、近年來武漢大學的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7年第4期。
66、商品拜物教與作家的創作心態 《文藝爭鳴》2007年第10期。
67、"兩個口號"論爭與俄蘇文學文論傳播中的期刊(孫霞)《重慶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
68、國學熱與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光明日報》2007年8月24日 用300字的篇幅重點介紹了本文的主要觀點
69、沈從文小說《靜》的空間形式(吳翔宇) 《名作欣賞》2007年第11期。
70、"革命文學"論爭與俄蘇文學文論傳播中的期刊(孫霞)《西南師範大學學報》。
71、論應修人詩的牧歌風味 《寧波師院學報》1986年第2期。
72、巴人鄉土小說探析 《寧波師院學報》1986年第3期。
73、郁達夫小說抒情風格的演變 《寧波師院學報》1988年第5期。
74、"五四"文學的文化品格 《寧波師院學報》1989年第2期。
75、關於鴉片戰爭以後文學史分期問題──與近現代文學合併說商榷《寧波師院學報》1990年第3期。
76、巴人作品中的寧波方言 全國第三屆巴人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1991年11月。
77、魯迅《狂人日記》新論 《寧波師院學報》1992年第1期。
78、魯迅《狂人日記》的結構藝術 《教學與研究》1993年第1期。
79、關於《沈光文與晚明易學》一文史料失實及沈光文祖籍問題《寧波師院學報》1993年第3期。
80、論"自我表現"的多重涵義 《廣西民院學報》1994年第1期。
81、巴人作品使用寧波方言得失略論 《寧波師院學報》1994年第4期。
82、方方池莉談創作 《閱讀與寫作》1995年第1期。
83、新文學的民族化和大眾化問題 《廣西民院學報》1995年增刊。
84、文學的民族化方向與外國文學的影響 《寧波師院學報》1996年第1期。
85、自由主義文學與啟蒙思潮 《中文自學指導》1996年第4期。
86、整體世界史觀與文學的民族化 《寧波師院學報》1997年第3期。
87、巴人作品寧波方言詞語釋義 《寧波師院學報》1996年第4期。
88、中國現代文學為何較少深刻性 《探索與爭鳴》1997年第12期。
89、"男性的音調":論郭沫若的《女神》 《中國新詩研究》1998年第2期。
90、禪意與佛性──論廢名小說 《三峽學院學報》1998年第3期。
91、新詩源頭的一座豐碑──郭沫若《女神》綜論 《常德師範學院學報》1999年第6期。
92、文學思潮變遷與聞一多的新詩創作 《四川三峽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
93、現代派文學背景中的20世紀中國浪漫主義思潮 《洛陽師院學報 》2001年第6期。
94、世俗認同與身份焦慮--池莉創作簡論(王艷) [香港]《新亞論叢》2003年第3期。
95、新月派詩與婉約派詞 《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3年第6期。
96、論聞一多的"文化國家主義"(孫德高)《聞一多研究集刊》第9輯,武漢出版社2004年出版。
97、情感的矛盾與藝術的超越--論聞一多的愛情詩(魏家文)《聞一多研究集刊》第9輯,武漢出版社2004年出版。
98、蕭紅的小說與"五四"文學傳統(任秀霞) 《北方論叢》2004年第3期。
99、"拉普"與中國左翼文學批評的歷史反思 《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4年5期。
100、遊走於多重文學思潮之間--論林徽因的詩歌道路(王一珂)《創作評譚》2004年第4期。
101、中國鄉土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浮躁》《廢都》《高老莊》的精神症候分析(王俊)《文藝評論》2004年第5期。
102、透射理性之光的浪漫情懷--論蕭紅小說創作風格(萬娟)《創作評譚》2005年第2期。
103、經典作品與文學審美教育--陳國恩教授訪談錄 《文學教育》2005-07(下)。
104、易竹賢先生的"魯迅研究"與"胡適研究" 《中國文學研究》2005年第3期。
105、愛情的想象與戀愛的告白--"湖畔"與"新月"情詩比較論《忻州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6期。
106、心中有良知 彩筆寫春秋--評龍志毅的長篇小說《政界》 《貴州作家》第1輯。
107、魯迅和茅盾的小說創作與時代精神 《襄樊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湖北省作家協會2005年文學講習班紀念特刊》。
108、《世界美文精選》序 《寫作》2006年第2期。
109、浪漫主義的田園牧歌--論沈從文的湘西題材小說 《珞珈講壇》第2輯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110、新的開拓 新的挑戰--聞一多殉難60周年紀念暨國際學術研討會閉幕詞《聞一多殉難60周年紀念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
111、受虐傾向與權力欲望--余華早期小說人物心理分析及其他 (王鍾屏)《理論與創作》2007年第5期。
112、意識到的啟蒙主義的歷史限度--論《祝福》中的"我"《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
摺疊編輯本段教材教研論著 1、中國現代話劇名作導讀(36萬字) 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
2、經典作品與文學審美教育 《文學教育》2005-07(下)。
3、近年來武漢大學的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4年第4期。
4、現代中國文學發展史 (參編)教材 延邊大學出版社1990年5月出版。
5、當代中國文學 (參編)教材 廣西師大出版社1993年4月出版。
6、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精品課程) 華中科技大學電子音像出版社2007年出版ISBN 978-7-900725-12-7。
實踐性教學
1、指導碩士生學位論文30篇。
2、指導博士生學位論文7篇。
3、指導博士生研究報告1篇。
4、指導研究生髮表學術論文40餘篇,其中多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複印次料》、《高校文科學報文摘》、《新華文摘》全文轉載或轉摘。
5、指導學生的社會實踐調查,寫成多篇調查報告,2005年獲武漢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優秀成果一等獎,2006年獲武漢大學大學生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2007年獲武漢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優秀成果三等獎。
教學研究課題
1、"中國現當代文學史",湖北省精品課程建設項目,2005.7-2007.7。
2、 "中國現代話劇教學匯演的研究與實踐",湖北省本科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04.7-2007.7。
3、"新建的漢語言文化系管理模式與課程設置研究",武漢大學教學改革項目,2004.5-2006.7。
4、"中國現代話劇教學匯演的研究與實踐",武漢大學本科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04.2-2006.7。
5、 "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生學術前沿問題研討課的設計與實施",武漢大學研究生院教學改革項目,2005-2008。
6、"中國現當代文學史",武漢大學創建國家級精品課程項目,2004-2006。
7、研究生精品課"中國現當代文學思潮",武漢大學研究生院項目,2006-2008。
摺疊編輯本段教研論著 1、不慮勝而先慮敗--高考的心理調整 《湖北招生考試》2002年11月號。
2、經典作品與文學審美教育 《語文教學與研究》2005年第24期。
3、中國現代話劇名作導讀(36萬字) 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
4、美文與美文的寫作--《世紀美文精選·序》,《寫作》2006年第2期。
5、中國現代話劇名作導讀,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出版。
6、美文與美文的寫作,《寫作》2006年第2期。
7、近年來武漢大學的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7年第4期。
獲獎記錄
2001年獲湖北省第二屆社科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2002年獲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2003年12月獲湖北省文學獎提名獎
2007年獲重慶市第六屆期刊優秀作品一等獎
2007年獲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獲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獲浙江省教委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獲浙江省教委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獲安徽省優秀圖書獎一等獎(整套叢書獲獎)、武漢大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獲湖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第2名).
2006年獲寶鋼優秀教師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