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信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陳信泰
山東省教育學研究會理事長
原文名 Chen xintai
出生 1927年
上海
國籍 中國
母校 北京師範大學
職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陳信泰,男,1927年 6月生,原籍上海。1953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研究生班,並留校任教。 1958年調入山東省曲阜師範學院(現為曲阜師範大學),先後任教育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副教授、教授,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1],曲阜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及學位委員會委員。曾任全國教育學研究會第一、二屆理事,山東省教育學會副會長,山東省教育學研究會副理事長、理事長。參加教育系統"六五"、"七五"、"八五"重點圖書如《大百科全書·教育卷》、《教育大辭典》等著作的組織、編審工作;公開發表文章 50餘篇。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

人物簡歷

陳信泰,男,1927年 6月生,原籍上海。

1949年畢業於杭州之江大學教育系,

1953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研究生班,並留校任教。

1955年晉升講師。

1958年調入山東省曲阜師範學院(現為曲阜師範大學),歷任:

教育教研室副主任、主任、

教育系副教授、教授,

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

曲阜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

曲阜師範大學學位委員會委員。

1991年被評為山東省優秀教師。

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1978年至 1993年間培養了 12屆共 72名碩士研究生,其中有 60多名已獲得了教授職稱,12名擔任博士生導師。

社會任職

1958年調入山東省曲阜師範學院(現為曲阜師範大學),先後任教育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副教授、教授,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曲阜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及學位委員會委員。

曾任全國教育學研究會第一、二屆理事,山東省教育學會副會長,山東省教育學研究會副理事長、理事長。

參加教育系統「六五」、「七五」、「八五」重點圖書如《大百科全書·教育卷》、《教育大辭典》等著作的組織、編審工作;公開發表文章 50餘篇。

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第"00001號"教育學碩士畢業證

作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教育學研究生,陳信泰先生在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班的畢業證號是 "00001號"[3]

求學經歷

陳信泰先生在讀研究生以前,家裡生活有一定困難,在上高中和大學的7年期間,在中小學兼職教書 6年半,後因病在家休養了一段時間。

1951年中國人民大學登報招收研究生,陳先生報名應考在中國人民大學學習了 1年,因全國院系大調整又於 1952年秋調入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生班。陳先生回憶在人大時,一開始研究生班有3個學生,王策三、陶蔚揚和陳信泰,後來廈大派來潘懋元,北京送來了汪達之(陶行知先生的學生、新安旅行團團長)。後來到北師大不久,全國各地又送來十幾個人(包括王道俊、張同善、王逢賢等)。

在人大上研究生一年級時,給陳先生他們主要開了3門課:即教育學、教育史和心理學,都是由蘇聯專家講授的:教育學由普希金講,教育史由崔可夫講,心理學由斯維思特羅夫斯基講。當時又招了第二屆研究生班(有梁忠義、金元遜等),陳信泰和王策三、王道俊被專家選中當課堂討論助教。

畢業後,陳先生被留在北師大教育系教育史教研室。1955年陳先生,在《文匯報》和《光明日報》發表了兩篇近萬字的文章引起外界反響,同年被提升為講師。

在反右鬥爭中,陳信泰先生因為保護幾個學生(當時的大四學生張洪生等),被說成是非不分,批鬥了2個月。1958年2月,我調入了山東省曲阜師範學院,改教教育學課。

創建曲阜師範大學教育系

建系前期

陳信泰剛來到曲阜師範學院時,教育教研室有 15位教員、1位資料員。在教研室,陳先生肩負了資料室的建設工作。此外還承擔了較多的教學任務,每周最少 12節課,最多時達24節。剛到曲阜師範大學的前幾年間,陳先生把蘇聯高校建設和北師大教學機構的設置經驗介紹過來,後來又兩次受派支援臨沂地區的教育學科建設。陳先生帶着 3個助教建立起來臨沂師專(現在的臨沂師範大學)第一個教育教研室,後受聘做臨沂師專教育教研室十多年顧問。

陳信泰
  陳信泰教授

打倒 "四人幫 "後,學校領導請陳先生重組教育教研室,當時僅教育教研室剩教師 5人,資料員 1人。為了完成教研室的第一個任務即:要為學校各系開設教育學、心理學公共課。陳先生從右派勞改隊、退休教師、邊區要求回來工作的教師中找了 4個人來 "客串 "教師隊伍。後緊接着協助完成山東省教育廳培養 1 20名中等師範學校教育學和心理學老師的任務。1978年,我們招收了 3名教育基本理論碩士生。陳先生請退休的老教師陶愚川教授、李國榕先生共同組成了 3人導師組,並一直工作到退休(共15年)。

申請建系

在 1979年 9月參加在蘭州召開的全國第一屆教育學會年會時,陳信泰先生向原國家教委師範教育司司長肖岩同志提出了在山東省設立第二個教育系的想法。不久國家教委師範教育司同意辦系,1984年曲阜師院正式創建教育系。為了快速建系,陳信泰先生從全校10個系修完兩年學業的學生中招收了第一屆學生,共有 400人報名,最後錄取了 40名。第二屆學生仍採用這個方案。當時各系領導開始有反對聲音,認為這種做法把他們的好學生都抽走了,所以從第三屆起,教育系開始從應屆高中畢業生中招收學生。

在建系中,陳信泰先生主要抓教師隊伍建設此外也比較重視科研。陳信泰先生和他的學生們幾乎每個月都在全國教育刊物上發表文章。同時,陳先生參與組織召開了華東、華北七院校教育學研討會,每年在其中一所院校開會,以加強和促進教育學教學和科研工作。這個 "七院校研討會 "從 1981年起在曲阜召開後,至今還在運轉着。後來曲阜師範大學在設立教育系的同時,還立了教育科學研究所,聘請陳信泰先生任所長,教育系主任由陳信泰的第一屆研究生楊啟亮擔任,系、所各自獨立,教師視需要可以相互流通。

育人理念和教學之道

"真""誠"

陳先生認為培養學生,首先要想盡辦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在學習和實踐志向方面取得成功。陳信泰先生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做到了"真"和"誠"。可以說大多數學生同他都能做到無話不談。陳先生要求學生們多讀書、多思考、多討論。

"請進來,走出去"

為了擴大學生的眼界,除了幾位指導教師外,陳先生還採取 "請進來,走出去 "的辦法,讓他們接觸當時國內有名的專家學者。陳先生也經常帶着學生去各著名大學訪學(包括寒暑假在內),參加全國和省級學術交流會議,鼓勵學生帶着論文去交流,在會議上爭取發言,參加討論。我的學生會上有發言,會下發表文章,進步很快。最初幾屆學生常在陳先生的家裡上課和討論,遇到星期日還在一起 "改善生活 "。陳信泰先生聘請了全國著名的教育專家來校講學,使得曲阜師範大學教育學教研室隊伍素質也隨之提高。在這段時間裡,陳先生又向全國公開招收兩屆大學助教進修班,共 80人,現在估計大都是教授和副教授了。

選題原則:選熱點

陳先生帶的研究生選擇研究課題,必須是當時大家關心的教育理論課題,陳先生要求他們迎難而上,而不是只研究容易研究的問題。選題好、難,出成果也大。一個人攻不下,可以幾個人聯合起來攻克。這樣也促進了學生的合作,讓他們相互不保密,思想不保守。當時,教科所的經費不多,陳先生就儘量減少雜項開支如:出發不包車,讓學生送開會的人上公交車,乘火車不坐軟臥坐硬座,開會的材料自己背回來,不去郵局寄等。來講課的老師按出發補助費發(從研究生經費里出),擠出來的經費用來添購資料和出外開會的會議費用。

對待教育熱點問題的看法

普及教育

陳先生認為改革開放 30年來的經濟社會發展,已經使中國有條件向普及 12年義務教育前進了。只發展經濟而不發展中國的基礎教育,就很難談可持續發展。陳先生指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每年把 GDP的 6%用於教育,我們卻只有 3%,考慮到各省經濟發展不平衡,可以先讓有條件的省(如沿海各省)普及12年義務教育,以後讓中部、西部的省區慢慢跟上。

職業教育

另外陳先生認為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中級的、高級的都要發展。陳先生說雖然我國現在的生產總值已超過德國,但到現在全世界還是德國工業品的質量第一,經久耐用,這得益於其職業教育。我們辦教育,要有長遠戰略眼光,不能光看目前缺什麼就抓什麼!

新課程改革

關於新課程改革,陳先生謙虛的說他還沒有系統考慮過,但陳先生直言無論是大學政治課改革還是現在又強調加學《論語》,都應該以學生自願學為基礎,應該將有限的時間用來獲得更多急需學習的知識。

高校辦學體制

陳先生說有些高校辦學體制是否也可以考慮改一改。陳先生回憶他在上大學時,就有上了 8年才畢業的學生。陳先生說一個窮學生想讀完大學,上1年學,工作1年,這樣才能畢業,這又有什麼不好?現在家長們怕孩子進不了大學,要孩子讀普通高中,不進職業高中,如果我們的大學也向職業高中開放,這樣不是更順暢了嗎?陳先生說:前段時間高校一窩蜂地辦分校,導致現在很多學校經費緊張,舉辦了新的分校,老的學校欠銀行一大筆借款。學校是國家事業單位,應該由國家來保障,按照國家需要來發展,不能自己想怎麼幹就怎麼幹。

文理分科

對待文理分科,陳先生結合自己從教 60多年的經歷認為還是分科比較好。陳先生說在文理上,有人認為不可分,實際上,學生考上"文"的就同"理"分手,考上"理"的就同"文"分手。當然,文理基礎知識要有,但上大學終究是選擇上"理"科或"文"科的一個專業。確實有人中學時有偏科現象,為什麼在招生時就不考慮這個偏科現象呢?人有各種潛能,平衡發展的機會是不多的。既然如此,只要學生有某方面的優勢和潛力,就要給他們提供機會,這是教育應該做的。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