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源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門源回族自治縣位於中國青海省東北部,屬海北藏族自治州管轄,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東部,東部和北部與甘肅省相鄰。距省會西寧150公里,距海北州州府駐地海晏縣250公里。總面積6896平方公里。
1929年設門源縣,1953年成立門源回族自治區,1955年改門源回族自治縣。
2013年門源回族自治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92億元。
民族以回族為主,占總人口的40%左右,還有漢、藏、土、蒙古、撒拉等民族。總人口15.58萬人(2013年)。
門源縣原名"亹源"(亹,mén),因"亹"字書寫起來太過複雜,後統一簡化為同音字"門"。[1]
建制沿革
秦代為羌人故地,兩漢、三國為西平郡轄地。
東晉十六國時,先後屬前涼、後涼、南涼、北涼五國屬地。
南北朝時為鮮卑族吐谷渾人牧地。隋、唐屬鄯州轄地,後被吐蕃占領。
宋時為涼州吐蕃六穀部、西夏、河湟吐蕃唃廝囉等地方政權和宋王朝交替統治。
元代為章吉附馬封地,屬西寧州管轄。隨同蒙古軍隊東來的部分"西域親軍",屯耕牧養留居門源。
明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馬步駐軍實行"上馬為軍、下馬從耕",開始從事種植業生產。明末為蒙古族麥力干牧地。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清軍平定羅卜藏丹津反清事件後,置大通衛。次年築大通城(今門源縣城)。
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移大通衛於今大通有到城關鎮。
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改衛為縣,門源系大通縣屬紅山、永安兩堡。
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由大通縣劃出北大通的紅山堡、永安堡和祁連八寶、阿力克一帶,西寧縣劃出仙米寺、珠固寺屬一帶地方,設置門源縣,屬青海省管轄。
1949年9月10日,門源解放,9月16日,成立門源縣人民政府。
1953年12月19日,建立民族區域自治政權----門源回族自治區。
1955年6月改名為門源回族自治縣。
區劃沿革
2000年,門源回族自治縣轄2鎮、13鄉(其中1個民族鄉)。各鄉鎮: 浩門鎮、青石咀鎮、皇城蒙古族鄉 、蘇吉灘鄉、大灘鄉、北山鄉、西灘鄉、旱台鄉、泉溝台鄉、麻蓮鄉、陰田鄉、東川鄉、克圖鄉、仙米鄉、珠固鄉。
2001年3月5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批覆:撤銷東川、克圖2鄉,合併設立東川鎮;撤銷旱台、泉溝台2鄉,合併設立並命名為泉口鎮(鎮政府駐地設在原旱台鄉);撤銷大灘鄉,併入青石嘴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門源回族自治縣位於中國青海省東北部,總面積6896平方千米,屬海北藏族自治州管轄,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東部,東北與河西走廊中部的甘肅省天祝、肅南、山丹縣接壤,南接青海省大通、互助縣,西與本州祁連、海晏縣毗鄰。北緯:37.5°~38°,東經: 102° ~102.5°。
地質地貌
門源回族自治縣境內山地面積占83.1%,盆地面積16.9%,海拔高度在2388-5254米之間。北倚祁連山,南臨巍峨起伏的達坂山,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南北高,中間低,構成氣候濕潤、水量充足的門源盆地。地形複雜,平均海拔2866米,山、、台、丘、溝、谷、川、灘兼有。地處祁連山系東端,地形複雜,高差懸殊。北部祁連山麓群峰聳立,南部達板山高拔陡峻,大通河谷地較平坦。
氣候
門源回族自治縣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地處中緯度西風帶區。具有典型的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晝夜溫差大等高原寒溫濕潤性氣候特徵。冬半年受來自西伯利亞乾冷氣候影響,氣候比較寒冷乾燥。夏半年受孟加拉灣的西南暖濕氣流影響,氣候涼爽濕潤。具有春季多雪多風,夏季涼爽多雨,秋季溫和暫短,冬季寒冷漫長的特點。全年日照時數2264.8--2739.8小時,年太陽輻射130.68--154.0千卡/平方厘米,氣溫日較差11.6--17.5℃,年平均氣溫0.8℃,年平均降水520毫米,年蒸發量100毫米。
水文
大通河自西向東流徑全境,寧纏河、老虎溝河、討拉河等28條大小河流匯入大通河。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1條。[2]
自然資源
水資源
門源回族自治縣是河湟地區和河西走廊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地,黃河二級支流大通河境內流程176公里,2013年水能資源蘊藏量為56萬千瓦。
土地資源
門源回族自治縣全地區耕地面積60萬畝,其中縣屬44.43萬畝。
礦產資源
2013年門源回族自治縣現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有煤炭、金、銀、銅、鋅等20種,其中,查明煤炭儲量1.4億噸,被譽為"黑珍珠"的無煙煤廣泛分布於門源縣寧纏和一棵樹地區,是青海省最大的無煙煤生產基地。現以探明的黃金、鉛、鋅、銅、煤等十多種礦藏資源,已探明的非金屬、金屬礦有16種,非金屬有煤、瑩石、冰洲石、石灰石,金屬礦有金、銅、鉛鋅、銀銅、鉻鐵、鐵、鈮鉭、鎢等。
生物資源
門源回族自治縣境內野生動物有40餘種,受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有雪豹、麝、猞猁等;有國家保護的珍貴動物青鹿、馬鹿、水獺、天鵝、雪雞、藍馬雞等10餘種。野生藥用植物有蟲草、黃芪、大黃、秦艽、雪蓮等62種此外。
人口民族
截止2013年,門源回族自治縣地區總人口15.58萬人,其中農牧民12.81萬人,占82.2%;有回、漢、藏、蒙古等22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9.73萬人,回族7.07萬人,分別占62.4%和45.8%。
經濟概況
綜述
2013年門源回族自治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2億元,與2012年同比增長15.9%,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0.71億元,與2012年同比增長4.1%;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1.01億元,與2012年同比增長42.3%;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19億元,與2012年同比增長10.6%。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分別為6.8%、59.1%、34.1%,分別拉動經濟增長1.1、9.4、5.4個百分點。一產、二產、三產占GDP比重分別為24.4%、34.7%、40.9%。
第一產業
2013年門源回族自治縣播種農作物44.43萬畝,其中糧食作物15萬畝,油料作物16.6萬畝,飼草12.1萬畝,蔬菜等作物0.73萬畝。2013年,統一供種34.5萬公斤,調運貯備各類化肥、農藥5307.5噸,已銷售各類化肥和農藥4130噸,完成糧食作物播種14.7萬畝、油料作物2.1萬畝。加大新技術推廣應用,計劃創建油菜高產萬畝示範區2個、千畝展示田1處、百畝核心展示田1處、種植全膜馬鈴薯0.4萬畝、脫毒馬鈴薯種薯0.4萬畝,實施測土配方施肥40萬畝。共繁活各類仔畜27.37 萬頭,繁活率79.34%、成活率97.9%,牛羊育肥販運7.3萬頭只。農牧業產業結構調整、抗旱澆灌、病蟲害防治、測土配方施肥、農機具更新、農牧業合作社建設、農牧業信息服務、農業保險、土地草場流轉等措施有序推進,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率達100%,無重大動物疫病發生。
農作物以油菜、青稞為主,兼種豌豆、小麥、馬鈴薯、蔬菜等,油菜年產量達3萬噸,出油率高達40%,素有"門源油、遍地流"的美稱,年產油菜花蜜1500多噸、花粉30多噸、蜂王漿20多噸、蜂膠2噸,是青海省最大的商品油料基地、藏區青稞制種基地和蜂產品生產重點縣。境內各類草場面積686.4萬畝,其中可利用草場583萬畝,存欄各類牲畜56萬頭只,畜牧業在全縣大農業總產值的比重中占到近50%,是省州現代高效生態畜牧業示範基地和牛羊育肥販運基地。
第二產業
2013年浩門農畜產品加工為主的多產業發展區新落實了投資2507萬元的祁連山農牧科技開發公司整體搬遷項目、投資900萬元的浩門植物精煉油廠整體搬遷項目、投資1715萬元的門源縣祥泰新型節能材料公司年產10萬立方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生產線項目。新開工建設了投資950萬元的傑華公司浦利新鍋爐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正在實施投資600萬元的海北運輸公司機動車檢測中心、投資600萬元的門源浩寧商貿公司汽車銷售維修服務中心、投資300萬元的江源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等建設項目。泉口循環經濟產業發展區落實的投資2.3億元的青海君粵煤焦化公司300萬噸洗煤廠建設項目力爭年內開工建設。
2013年門源回族自治縣電力行業投資9.96億元的石頭峽水電站、投資8.6億元的納子峽水電站復工建設,完成工業增加值0.79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0.77億元,與2012年同比增長29.4%、30.6%;完成縣屬固定資產投資1.8億元,與2012年同比增長2.1倍;
第三產業
2013年門源回族自治縣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編制完成了崗什卡雪峰景區策劃方案、青石嘴遊客服務中心及東旭村非遺中心可研,完成了投資600萬元觀花台停車場、購物中心、觀景長廊等建設內容的土地徵用、圖紙設計、招投標和投資250餘萬元的花海芬芳浴景區觀景木棧道、觀景平台、瞭望攝影塔等建設內容效果圖設計、工程預算等前期工作。
2013年門源回族自治縣一季度,共接待遊客14.7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968萬元,與2012年同比增長20%和22%,實現接待遊客數量和旅遊總收入雙增長。
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2億元,與2012年同比增長13.9%;實現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4086元,與2012年同比增長11.3%;實現農牧民人均現金收入1263元,與2012年同比增長13.8%,其中農民1255元、牧民1384元,與2012年同比增長13.7%、16.3%。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696萬元,與2012年同比增長26%,增收346萬元;一般預算支出2.2億元,與2012年同比增長48%,增支7124萬元。金融機構存款餘額25.24億元,與2012年同比增長28.2%,金融機構貸款餘額8.83億元,與2012年同比增長17%。全縣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19億元,增長10.6%。[3]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3年門源回族自治縣文化市場監管,落實了門源縣明長城遺址搶險加固工程首批資金600萬元,確定實施衛星地面接收設施清理整頓置換1.13萬戶"戶戶通"和7221戶"村村通"建設項目。組織開展了"兩節"文化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和全民健身體育活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教育事業
2013年門源回族自治縣中小學布局調整,整體工程將於年底全部完工,同時,進行標準化學校建設,協調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兩基"成果得到提高,學前教育、職業教育和教師隊伍建設、學校日常教育、校園安全管理全面加強,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醫療衛生
2013年門源回族自治縣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建立了衛生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覆蓋不斷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不斷擴大。新農合參合率100%、職工醫保參保率100%、城鎮居民參保率96.9%。醫療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改善,開工建設了投資180萬元的泉溝台和泉口鎮業務建設項目和投資350萬元的7所鄉鎮衛生院能力建設項目,為縣中醫院配備醫療設備29台,為12所鄉鎮衛生院配備了醫療救護車輛。人口計生工作進一步深化,"康福家行動"和國家免費孕前檢查工作深入開展,流動人口管理工作、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進一步完善。
社會保障
2013年門源回族自治縣發放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及汽車、摩托車、家電下鄉補貼等各類涉農補貼資金3552.4萬元,協調金融機構發放支農貸款1.7億元。共有農村低保人口為4457戶、11361人,發放2013年上半年農村低保金852.73萬元、春節臨時生活補貼227.22萬元。共有城鎮居民低保對3889戶、7445人,發放元月至3月份保障金484.42萬元、臨時燃料補貼13.99萬元、春節臨時生活補貼222.93萬元。現有五保供養對象495戶514人,其中縣敬老院集中供養30人,發放臨時生活補貼11.3萬元。
基礎設施
2013年門源回族自治縣深入推進新農村新牧區建設。全縣96個村被納入"千村建設百村示範"工程,其中65個村村莊規劃通過省級評審備案。2012年完成了總投資4.2億元,涉及9個鄉鎮34個村7987戶的共建整治工作的基礎上,2013年實施了覆蓋12個鄉鎮35個村、10090戶農牧戶的共建整治工作。截止目前,已按規劃要求修建圍牆12.63萬米、大門主體完工2399合、開工率達62.7%。共有4家省級共建單位、21家州縣共建單位與14個共建村簽訂共建協議資金達1546.35萬元;共整合各類涉農項目8大類15項,涉及資金達15560.79萬元。
2013年門源回族自治縣共落實道路交通建設項目15項,其中投資501.7萬元蘇吉鄉松樹南溝公路礦區道路,投資1046.43萬元浩門鎮至北山鄉上金巴台公路,總投資1255.85萬元的皇城鄉東灘村至藥草梁公路和皇城鄉西灘村至北山村公路,落實了總投資644.35萬元的浩門河跨河大橋2座,投資502萬元的蘇吉灘鄉納子峽大橋、投資271萬元的珠固鄉卡卓大橋和總投資223.23萬元的配套小橋8座。[4]
歷史文化
民族文化
門源回族自治縣歷史悠久。多處出現的卡約文化、辛店文化古村落、古墓遺址說明,早在3000年前,在這塊土地上就有古老的羌、戎等先民繁衍生息,從事以牧業、狩獵為主的生活。是"絲綢之路"的輔道,也是青海省的"北大門"。是古老的黃河文明早期發祥地和傳播地之一,自古以來遊牧文化和農耕文化在此融合,絲綢之路、甘青通衢在此交匯,眾多民族和民族文化在此交融。
地方風俗
宴席曲是純粹的回族音樂。門源回族把結婚辦喜事稱為"吃宴席",專門在婚禮宴席上演唱的曲子叫宴席曲,它是熱鬧而隆重的婚禮上必不可少的娛樂活動。宴席曲由元代回族中流傳的"散曲"演變而來,長於敘事,並且載歌載舞,生動活潑,伴有舞蹈動作。
宴席曲含有西域古歌和蒙古族古調的色彩,同時,又吸收了中國西部各民族民間音樂元素,其曲調風格幾乎涵蓋了西北民間音樂的特點,並且保留着元、明、清時代西北少數民族歌舞小曲的古老風貌。它是研究回族的歷史、風俗習慣、語言文學以及文化等的重要資料,是一份非常珍貴的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門源縣內已收集到流傳在當地的宴席曲共八十多種。
藏族服飾
門源華熱藏族的衣着,保留着遊牧者袒露一臂、長寬大的特點,追求精美、華貴的古風。高級藏袍用的是錦緞掛麵的白羊羔皮衣,貼身的內衣叫"晚裘",使用金、銀、銅等金屬紐扣;袖子往往長出手指一市尺左右,長出部分平時捲起,在跳舞時放下。男式內衣多為白色,年輕婦女的時髦款式則是粉紅內衣配以翻着寬厚白羊羔皮領的黑面緞袍。
藏袍不但講究邊飾,還要配飾腰帶、火鐮盒、銅製裝針筒、藏刀、禮帽、牛皮藏靴以及用黃銅和白銀製作的各種飾物,婦女們的長辮上還綴滿了銀元、象牙製品、貝殼、玉石以及大大小小反扣着的銀碗。門源藏族華熱服飾是研究門源藏族文化的一扇亮麗的窗戶。[5]
風景名勝
旅遊資源主要有"三大版塊"的高原自然風光和遍布全縣的眾多歷史、人文景觀組成。縣城東部有全省面積最大的仙米天然林區,中部有堪稱高原奇觀的百里油菜花海;西部有蘇吉、皇城為主的大草原風光;境內有聞名遐邇的花海鴛鴦、鸞城翔鳳、朝陽涌翠、冷龍夕照、駱駝曲流、獅子崖古八景;有東川、克圖的卡約、辛店文化遺址、浩門古城(宋代)、旱台紅山三角城(漢代)、克圖三角城(宋代)、金巴台古城(唐代)、完卓古城(西夏)、邊牆(明代)、崗龍巖雕(東晉)等眾多的歷史古蹟;有70餘座清真寺及仙米、珠固古佛寺,亞洲第一高位大坂山隧道、"水電走廊"壩區風景等眾多的現代人文景觀 。
門源油菜花節
每年的7月18日-25日,舉辦門源油菜花節,是門源縣最重要的節日。 屆時於風景迷人的古城台舉辦青海特有的花兒會場,男女老少齊聚城台。共同欣賞這七月帶給人的金色大地 七月的門源是人間天堂。純淨的藍天白雲舒捲蒼鷹盤旋;遼闊的草原草青花紅,牛羊如雲;仙米林區群嶺竟秀,萬木爭榮;60萬畝油菜花形成的百里油菜花海成就了博大壯闊的特有奇觀。
2003年6月底,門源油菜在引進優質甘藍型種植模式的基礎上,又順利通過青海省綠色食品認證。
皇城草原
肅省的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皇城區位於祁連山東段冷龍嶺北坡,南與青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毗鄰,北接永昌、武威縣,東連天祝藏族自治縣,西靠山丹軍馬場。東西長95公里,南北寬72公里,總面積3725平方公里,海拔在2500米到4500米之間(旅遊要服用攜氧片,抗高反)。境內大部分地域屬濕潤山地草原氣候。
皇城一帶,歷史上與山丹軍馬場的前身--大馬營草灘同屬一體,清末民初,政局動盪,逐漸形成周邊民眾遷入定居的局面,成為回族、藏族聚居區。
皇城區東灘鄉皇城河邊的一座清真寺。雖然皇城的回族人數只占總人數的百分之二,但這座清真寺居然像模像樣,赫然矗立在草原上,顯得十分醒目。
皇城故址
在皇城灘北部,皇城河東邊的草灘上,有一處古城跡址,這就是"皇城故址"。皇城區及皇城灘皆因其而名。
據《永昌縣誌》記載,這裡原是元朝永昌王宮殿,元至元年間(1335-1340)永昌王遷都今永昌縣,此城遂成避暑行官,現遺址存南北二城、南城稍小較巍峨,北城較大,但坍塌較嚴重。二城相距200米,皆坐北向南,夯土板築而成。
南城東西長320米,南北寬300米。城防結構頗複雜。門開南垣正中,城垣四周每邊築有圓形土墩5座,墩距約50米,城四角亦有圓形角墩各一。城周設護城河兩道,外河寬9米, 皇城草原內河寬10米,河岸呈凹凸相吻之齒狀,為護城河之所罕見。而圓形角墩亦為少有,體現出迥異於漢族傳統文化的審美情趣。
皇城灘
發源於冷龍嶺鐵礦溝的東大河又稱為皇城河,它流經皇城境內的長度為65.8公里,皇城河的中、下游流經的寬闊的草原,即為皇城灘,這裡因地勢低,灌溉方便,而發育了農業。整個皇城區乃致於全肅南縣僅有的兩個純農業村莊就坐落在這裡,牧業村的冬圈也大多在這片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