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長樂門 |
中文名稱: 長樂門 景點級別: AAAA景區 著名景點: 南門,西安明城牆 屬性: 西安城牆的正東門 開闢時間: 明代 |
長樂門,西安城牆的正東門,位於東城牆中部偏南。明洪武七年至十一年(1374年至1378年),擴建西安府城時新建長樂門,後歷清代、民國,沿襲。今長樂門存瓮城、箭樓、正樓及二重門洞,另於城門兩側各開闢三個券洞,供車輛行人通行。[1]
歷史沿革
長樂門,位於東城牆中部偏南。明洪武七年至十一年(1374年至1378年),擴建西安府城時新建長樂門。明洪武初,門外建有瓮城,並分別在內城、瓮城上建有正樓、箭樓二重。崇禎九年(1636年),陝西巡撫孫傳庭於瓮城外加築月城,月城上築閘樓,並改原過護城壕之固定橋為吊橋。
民國初年,因於護城壕上架設橋樑,拆除閘樓及吊橋、月城,現已無存。
長樂門箭樓,始建於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後經歷代多次修葺改建,沿襲至今。
崇禎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軍攻打西安時焚毀長樂門正樓。據傳李自成看到懸在城門上的"長樂門"匾額,對身邊將士說:"若讓皇帝長樂,百姓就要長苦了。"將士們一聽此言,群情激憤,點火燒毀了這座城樓。此後,清順治時期重建 。近代西安事變前,張學良在長樂門正樓上組建教導隊和學兵隊,出於軍事防禦需要,對城樓進行了較大改造。1994年,長樂門正樓啟動維修工程,此前樓體已嚴重傾斜,屋面塌陷,大面積滲漏。維修後的長樂門正樓恢復了明清舊制,並作為西安事變紀念地。
長樂門門洞,現已不再承擔城市交通作用。1986年,修復兩側豁口處城牆,並各砌三個券洞,供車輛行人通行。
交通現狀
以長樂門外,南北向為環城東路,門內南北向為順城東路。以長樂門為界,環城東路分為環城東路北段與環城東路南段,順城東路分為順城東路北段與順城東路南段。
長樂門向東(城外)連接東關正街,向西(城內)連接東大街。
西安城牆
西安城牆又稱西安明城牆,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廣義的西安城牆包括西安唐城牆和西安明城牆,但一般特指狹義上的西安明城牆。
西安明城牆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中心區,牆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輪廓呈封閉的長方形,周長13.74千米。城牆內人們習慣稱為古城區,面積11.32平方千米,著名的西安鐘鼓樓就位於古城區中心。
西安城牆主城門有四座:長樂門(東門),永寧門(南門),安定門(西門),安遠門(北門),這四座城門也是古城牆的原有城門。從民國開始為方便出入古城區,先後新辟了多座城門,至今西安城牆已有城門18座。
1961年3月4日,西安城牆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來源
- ↑ 【西安18個城門的來歷,竟然這麼傳奇! 搜狐 2016-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