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風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銀行風險是一個專有名詞術語。
中華文明是一種獨特的文明[1],其文字也是非常獨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中,只有中國由於其民族文化強大的包容性與同化性而始終沒有間斷過的文化傳承,這使漢字成為世界上較少的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約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出現的甲骨文[2]被廣泛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一直發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歷史。
名詞解釋
銀行風險是指銀行在經營中由於各種因素而招致經濟損失的可能性,或者說是銀行的資產和收入遭受損失的可能性。
銀行風險分類
1、信用風險
這是商業銀行的主要風險,指獲得銀行信用支持的債務人不能遵照合約按時足額償還本金和利息的可能性。
信用風險主要有以下幾類:
本金風險:是指銀行對某一客戶的追索權不能得到落實的可能性。
潛在替代風險:即由於市場價格波動,交易對手自交易日至交收日期間違約而導致損失的風險,其大小根據市場走勢向原先預計的相反方向發展時可能造成的最大損失來計算。
第三者保證風險:如果債務人違約不能償還債務,而擔保方或承諾方又不能代債務人償還債務,就出現了第三者擔保風險。
證券交易和包銷風險:指的是證券二級市場交易和一級市場交易中的風險。
交收風險:指的是資金或證券交與收的過程中,通知時間和實際時間之差可能產生的風險。一旦有關交收無法執行或交手處理錯誤,該風險將轉化為本金風險。
信貸集中風險:是指銀行的貸款只發放給少數客戶,或者給某一個客戶的貸款超過其貸款總額的一定比例,從而使所發放的貸款遭受損失的可能性大大上升。
2、利率風險
指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利率的波動通過存款,貸款,拆借等業務影響商業銀行負債成本和資產收益等經濟損失的可能性。
3、流動性風險
是指銀行本身掌握的流動資產不能滿足即時支付到期負債的需要,從而使銀行喪失清償能力和造成損失的可能性。
4、匯率風險
是指本幣或外幣匯率升值或貶值,使商業銀行的資產在持有或者運用過程中蒙受損失的可能性。
5、市場風險
是指商業銀行投資或者買賣動產,不動產時,由於市場價值的波動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
6、法律風險
是指因為對法律條文的歧義,變遷,誤解,執行不力,規定不細緻等原因導致無法執行雙邊合約,造成銀行面臨損失的可能性。
7、經營風險
是指商業銀行在日常經營中,發生各種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程序或控制失控,工作人員失誤及欺詐,使銀行面臨的風險。
8、管理風險
是指股東,董事或者高級管理人員不稱職,或者不誠實,使銀行面臨損失的可能性。
9、國家風險
即國家信用風險,是指借款國經濟,政治,社會環境的潛在變化,使該國不能按照合約償還債務本息,給貸款銀行造成損失的可能性。
10、競爭風險
就是金融業同業競爭造成銀行客戶流失,質量下降,銀行盈利減少,從而增大銀行風險,威脅銀行安全的可能性。
11、聲譽風險
由於操作失誤、業務規則及業務流程設計不合理、信息披露失誤、服務缺失或保護客戶利益不力、違規導致銀行正常經營受到影響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 ↑ 中華漢字:人類發展史上空前絕後的文明瑰寶!,搜狐,2019-07-20
- ↑ 傳統薈萃 | 甲骨文,搜狐,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