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酒與文化(癲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酒與文化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酒與文化》中國當代作家癲丫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酒與文化

仿佛只這一步之遙,便擺脫了世間喧囂。「好美!」剛踏進百脈泉酒業的酒文化長廊,我和艷麗姐不由地脫口而出,真的不曾想到一個現代化的企業會擁有如此古樸儒雅的淨地。說實話在參觀之前以為參觀酒廠無非就是看一些現代化的設備,以及乾淨寬敞的廠房之類的,期間機器喧譁,工人忙碌,人影綽綽,這只會讓我的心情煩躁而已,因此從來不喜歡參加企業的筆會活動,而在這裡完全顛覆了我以前對企業的認識。

先是高大威武的酒文化長廊的牌樓,朱柱赤瓦,廊檐飛翹,乍一看怎麼也不會想到這是一家企業的建築,倒像一個景區的山門。一條寬敞乾淨的街道迎面而來,這就是酒文化的長廊了,長廊的左側是高低錯落的屏畫,寬的窄的相互間隔,頂部皆是灰瓦小廊檐設計,屏底色淡黃色,透着古字畫紙張的古樸韻味,一些古人和字畫被請到了屏上,線條流暢簡約,陶淵明、杜康、劉伶等皆是好酒的文人,如此,屏便有了些許酒氣。其中有一個「酒」字寫得非常有特色,右邊的「酉」字畫成了一個向左傾斜的酒壺,三滴酒順勢滴下來,最妙的那個酒壺畫的歪歪斜斜,既象一個半懸空中正在斟酒的酒壺,又象一個醉酒的漢子貪杯時口角漏掉的幾滴,活潑搞笑,妙趣橫生,看着看着我也醉了。

直徑一寸有餘的凌霄花藤拔地而起,莖蔓彎曲而強勁,與莖蔓相比藤冠卻顯得弱小很多,附着在屏風一角或屏檐之上,象一個畫家為了突出莖蔓的力量而故意簡化了滕冠,也仿佛一個趕路的人走着走着忽然被某個事物驚呆,忘了前行。廁所躲在了圓圓的月亮門裡面,迎着門口是巨大的富貴牡丹扇面,到處都流露着典雅的氣質。對面牆上古人在釀酒,有往罈子里裝酒的,封壇的,擔酒的,還有搬運酒罈的,一派繁忙景象,不管他們樂不樂意,調皮搗蛋的我忍不住跑到他們中間跟他們合了個影。

風攜着酒氣迎接着我們這群忽然造訪的遠方來客,古色古香的六角燈下,仿佛已經置身在遠古的古街里了。悠悠的古箏聲行雲流水般淌滿整個長廊,聲音似乎出自某個朱門之內,這裡當隱藏着一位深諳琴棋書畫的高手才是,而我需屏氣躡足小心地踩着他彈出的音符行走,莫驚了隱士雅興。

屏在不覺中悄悄退去,一條娟秀的小河出現在眼前,精雕的白色護欄,處處精緻細膩,一彎小橋皓月般橫跨其上,對岸卻風格陡變,沒有經過修鑿的原石壘砌的河岸,石縫裡長出綠綠的草,吐納出一股清新的氣息。小河仿佛不經意地向後方岔出一小支流,然後消失在一座假山下面,象一種指引和暗示,一架木質的小水車靜靜地立在假山前面,這是一座歷史的鐘表,停擺在我們面前引我們回味的,一棵矮矮的松樹調皮地半掩了假山的眉目,只給我們半張假山的臉讓我們猜。清澈的河水裡咕咕的涌動着五眼翻泉,呈梅花狀分布,她們是親密無間的五姐妹,彼此有說不完的知心話兒。一條小河牽了兩種風景:一岸富麗,一面清秀。

這裡應當是一個氣勢不凡的園林美景,被無限縮小了比例安放在這裡的,就連植物也順應設計者的願望而長得靈秀可人了,你看對面河岸上那棵美人蕉,個頭比別處的明顯矮小了許多。睡蓮也是才華橫溢的美女子,她們在以水為紙作畫,莖蔓在水裡若隱若現,色彩艷麗的魚兒穿插其間,這是她們在吟詩作詞,屬婉約派,應是這裡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的傳人。我想設計者的初衷她們應該是荷花的吧,只是荷花葉盤碩大,與這裡的景致不相配故設計者折衷地選擇了形似的睡蓮,而這卻正合了這裡清新靈秀風格。這跟一個人的氣質和穿戴打扮一樣,不求華貴,恰如其分便是最美的。

有一株藤類植物我請教了幾位隨行的文友都叫不出它的名字,它婉約纏綿在一架紅方木搭建的架子上,長肥碩的莢,有點象芸豆角,柄細長,密密地從藤蔓上垂下來,象女人長長的耳墜,很古典的那種,很遺憾錯過了花季,不知道她們為花時是何等俏麗的佳人。藤下幾枚石凳,一石桌,若邀三兩位志趣相投的文友在此小坐淺飲,談古論今,風來時賞豆莢如環佩晃動,入心,所有不快事皆似煙雲飄去,這情景當是何等愉悅之事。

過石橋入一紅門小院,迎頭便見一隻高大的青銅三腳酒杯立於石砌的小山上,時間的綠苔已經攀到了杯腳,杯身精美的花紋清晰可見,杯口不急不緩地溢着清冽的「酒」,喻示着好客主人的邀請,它背後的牆一片空白,沒有任何裝飾,它的留白都給了這尊酒杯,這是一種多麼開闊的胸襟啊。走過一條短窄的小胡同一小小的四合院出現在面前,小院與外面的外面的長廊比更為古樸,安靜,如此清幽之處會是哪位文人儒士的居所呢?在一小屋,見一古裝女子的銅像立於房中,原來這裡是一代詞宗李清照的居所。

一直覺得缺少點什麼,在大廳聽老師們講課的時候,外面嘩嘩地下起了雨,長長的街上空無一人,只有雨滴象時光一樣滴落下來,慢慢滲進古街的角角落落里,哦——此時方才明白原來缺的正是這雨。長廊古樸,不適合被火辣辣的陽光直視,它喜歡柔和光芒輕輕淡淡塗抹。老師講課的時間有點長,想去廁所方便一下,然而幾次探窗望去雨卻不急不緩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幾度在門口躊躇着,望着被雨簾掩住的長廊自語道:這雨總不停下來,想去廁所也去不成。本想鼓足勇氣借門口放着的雨傘一用的,沒想到站在旁邊的酒廠美女工作人人員立刻熱情地說:老師要用雨傘嗎?我們這裡有雨傘。並隨手遞上了一把嶄新的雨傘,如此細緻周到的招待,讓我感到親人般的溫馨。

雨傘是翠綠的,雨滴在上面彈奏着美妙的樂曲,腳下方孔圓幣的圖案在雨水的洗刷下閃着亮亮的青色,整條長廊因空而靜,因靜而曠遠。我突然很後悔沒有穿我那件青花旗袍來,這傘也當是油紙傘,長廊里只有我一個人緩緩前行,高跟鞋叩擊古街的聲音響脆地在巷子裡迴蕩着,就這麼慢慢走着走着,走進時光的深處。

在藏酒閣,工作人員安排了一個品酒的環節,看到文友在品過之後由衷地讚嘆好酒,向來不喝酒的我也蠢蠢欲動,再加旁邊有文友慫恿,便也豪爽地品了一口,綿柔的感覺,沒有想象的那般辣苦。其實小時候看見大人喝酒也曾偷偷喝過一次的,喝的是當時家鄉流行的老白乾,最便宜的一種白酒,看大人喝得有滋有味,以為是好東西,狠狠地一大口下肚只覺得又苦又辣,整個胸口象點了一把火,這也許是我一直不肯喝酒的緣故了。

晚宴酒廠拿出最好的酒招待我們。遇好酒當遇知己,是緣分,不可錯過,恰好東北的艷麗姐是喝得幾杯白酒的,我們又是久別重逢,那份喜悅自不一般,她勸我喝點,我爽快地答應了,為重逢的舊友助興,為遇一種好酒的緣分。

品酒應先知釀酒人。晚宴後在路邊等待接我們的專車回旅館,文友們還意猶未盡地談論着剛才的宴會,我又不舍地回頭望着那裹進薄薄暮色里的酒文化長廊,這些大氣古樸的建築,它們精巧縝密的構思布局背後,足見那個立志「先做人,後做酒;做好人,做好酒。」釀酒人的豪氣與魄力,可惜無緣一見,是為一憾。[1]

作者簡介

癲丫,原名宋作梅,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詩文學會會員,觀音山文學社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