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邦墓是以小型,或中小型墓為主,一般無封土,埋葬密集,為士或庶民,成組成群排列,不同類別的墓交錯埋葬,但彼此間無打破。周代墓地多實行族葬制,分為公墓區和邦墓區,公墓區埋葬國君等高級貴族,邦墓區埋葬平民及中小貴族。[1]
公墓區與邦墓區的區別
在周代,人們認為死亡是靈魂進入另一個世界繼續生活,因而看重死亡,看重死後在另一個世界的生息之所——墓地。墓地經過精心的選擇。這表現在:
其一,墓地的選擇像選建都城那樣,注意地理形勝,多選在依山傍水的高平之地。西周早中期至春秋早期的天馬——曲村晉侯墓地地望很佳。發掘者認為墓地周圍地表大致平整,地勢由北向南逐步降低,北望太行山余脈北山,山勢由東向西逐漸降低。墓地以南地勢逐漸下降,背山面河,遠山遙對,視野開闊。西周早期的濬縣辛村衛國墓地地勢北高南低,南臨淇水北岸。北京房山區琉璃河燕國墓地,也是北高南低,南依大石河。三門峽虢國墓地更是如此,它的整個地勢處於三門峽市區的最高處——上村嶺高崗上,視野開闊,地望頗佳。高崗頂部向南是較平坦的坡地,向北呈台級狀,逐級下降。遠眺,南面是巍巍崤山,有青龍澗河自東南向西北流入黃河;北臨黃河,600米外,黃河水自西北向東南緩緩流過。這樣的精心選址可能是受原始的風水理論影響,它的逐漸發展,成為中國後來影響深遠的、專為選擇墓地之用的堪輿之學。不過,從虢國墓地M2009虢仲墓距地表深達21米,M2001虢季墓深達11.15米來看,這樣做至少可以防止洪水及地下水對墓地的侵蝕。
其二,北部是墓地中的重要方位。這表現在:第一,墓地多位於都城之北。濬縣辛村衛國公墓區位於衛國都城之北,虢國墓地也位於國都上陽城之北;第二,墓主的頭向大多朝北,呈頭北足南之象。這在虢國墓地表現的更清楚,不僅虢國墓地國君墓區位於墓地最北端,從北向南,墓主人級別不斷降低。而且連隨葬的車馬坑馬頭和車子均向北。作這樣選擇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周代有將北方視為鬼神所居幽都的觀念(見李伯謙:《晉侯墓地看西周公墓制度的幾個問題》)。
其三,公墓區與邦墓區嚴格區分。周代墓地多實行族葬制,分為公墓區和邦墓區。公墓區埋葬國君等高級貴族,邦墓區埋葬平民及中小貴族。晉侯墓地,整個墓地範圍除了晉侯、晉侯夫人墓及個別附屬於大墓的奴婢陪葬墓外,再沒有發現其它身份的墓葬,與位於天馬——曲村遺址西端曲村北的一般貴族、平民墓葬區有明顯區別。從虢國墓地埋葬特點來看,目前已發現的墓葬分為8組,在國君虢仲、虢季組墓區中儘管陪葬有部分中小貴族墓,但在這些組墓之南,一條東西走向的界溝將它們與其它貴族、平民墓隔開。
參考文獻
- ↑ 周代族墓葬的「公墓」和「邦墓」搜狗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