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愛彌爾·雅克·達克羅士[1] (Émile Jaques-Dalcroze ,又譯作達爾庫羅茲[2] ,1865年7月6日 – 1950年7月1日)是一個瑞士作曲家、音樂家和音樂教育家,他提出了體態律動法[1](或旋律教育法[2])(eurhythmics),一種通過運動學習和實踐音樂的方法。體態律動法的影響體現在美國各學校開設的奧福音樂教學[3]Orff Schulwerk,意為「孩子音樂教學法」 [4] ,起名自德國作曲家Carl Orff[4])課中。

達克羅士法指通過運動教學音樂概念。學習一種音樂概念使用一組模擬運動,從而培養孩子對音樂表達法的綜合的自然的感受。達爾克羅茲感覺到將身體變成一種樂器是產生對音樂的穩固而生動的印象的最好的方法。達爾克羅茲法包括3個同樣重要的要素:體態律動視唱練耳即興音樂活動[5]

總之,達克羅士法包含了培養一個專業音樂家的主要方法。在該理想的方法中,每個科目的要素聯合起來形成音樂教學的方法,其根本是創作和運動。

  1. 1.0 1.1 蔡覺民,楊立梅. 《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學校藝術教育研究叢書》.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05-01. ISBN 9787532060894 (中文(簡體)‎). 
  2. 2.0 2.1 黑柳徹子. 《窗邊的小豆豆》. 趙玉皎(譯). 南海出版公司. 2003-01-01. ISBN 9787544222976 (中文(簡體)‎). 
  3. 香港奧福音樂協會. 香港奧福音樂協會. [2010-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19) (中文(繁體)‎). 
  4. 4.0 4.1 Espie Estrella. The Orff Approach. About.com. [2010-05-20] (英語). 
  5. VH Mead. More than Mere Movement – Dalcroze Eurhythmics.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1986, 72 (6): 42–46. 10.2307/3401276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