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通渭小曲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通渭小曲戲

通渭小曲戲,甘肅省通渭縣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通渭小曲戲是流行在甘肅省通渭縣境內的一種曲牌體民間戲曲,是在明清時調、南北俗曲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在流傳過程中,由於「錯用鄉語」而形成獨特的地域風格。通渭小曲戲演唱取用通渭方言,唱詞淺顯易懂,故事情節簡單,充滿鄉土氣息,在通渭縣社會具有較強的親和力。通渭小曲戲演唱形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清曲清唱,無需伴奏,自娛自樂;一種是戲曲表演,依劇本分行當角色,化裝表演,說事唱情。所唱曲牌雖同,但前者不代言而後者代言。

2006年9月30日,通渭小曲戲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一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5月23日,通渭小曲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IV-152。

基本內容

中文名:通渭小曲戲

非遺級別:國家級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保護單位:通渭縣文化館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遺產編號:IV-152

申報地區:甘肅省通渭縣

歷史淵源

通渭是隴中地方戲曲的故鄉和搖籃,通渭小曲戲作為一種民間藝術形態,它的形成和發展源遠流長。

通渭小曲戲早在明代即盛行,當時陝、隴(即今甘肅青海、寧夏)為一省建置,明代陝西武功進士康海(1475年—1540年)和好友戶縣進士王九思(1468年—1551年)均善歌彈、工詞曲,創製樂曲,自比俳優,編戲自娛,有劇作行世(按:此二進士同為通渭進士、曾任開封知府的王瓚撰書的墓志銘)。康王二人均仕途不得志,志同道合,名重當時,對關院地區的戲曲有重大的貢獻,民間還有關於他們二人組織戲班的傳說,他們的影響所及,對眉戶、小曲的形成與發展都有關係。明代戲劇家湯顯祖曾有一首讚頌隴戲曲同行的詩作:「秦中弟子最聰明,何用偏教隴上聲。半拍未成聲先絕,可憐白頭為多情」。這說明當時關隴地區戲曲的盛行與影響。

清代中葉,通渭縣當地民間文藝形式較為單一,這是處於秦腔尚未流傳到通渭之前和秦腔傳入到通渭的中間階段,然而,已具雛形的小曲音樂就以舞台伴奏的形式經常活動在「廟會」舞台上,開始化妝演出。後來隨着秦腔的蓬勃興起,老藝人在一台戲中往往將秦腔音樂和小曲音樂聯綴使用,把秦腔唱腔和小曲唱腔交互運用,並形象地稱其為「風攪雪」或「攪饊飯」。

清代嘉慶年代以後,隨着秦腔唱腔及伴奏音樂的日趨豐富和完善,秦腔藝人不再運用兩種腔體並用的唱法,而是用秦腔代替了多年來「廟會」上的小曲音樂。小曲也從此回到了它原有的存在形式——清唱或伴奏清唱,活躍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中華民國時期,在通渭縣馬營鎮有了專門演唱小曲的業餘班社。小曲作為一種民間曲藝,受眾群體大,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通渭小曲戲仍然是人們茶餘飯後,喜慶之餘,在廣場、庭院、村落里活動的主要文化娛樂內容。

20世紀60年代,通渭縣文化館就組織專業人員開始了對通渭小曲的搜集與整理,已搜集,整理出來的曲調有90個、曲牌音樂有20個、成冊的劇本有72本。

文化大革命期間,通渭小曲戲收到嚴重打擊,藝人解散、戲班解體,它在這10年間慢慢消失在人們的視野。

改革開放之後,中共中央提出「趕快搶救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等政策,民間小曲才得到搶救和保護,通渭小曲戲也不例外。

21世紀初,通渭小曲戲乘着中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東風,它開始迎來了「大繁榮、大發展」的春天。

文化特徵

主要內容

通渭小曲戲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即曲調曲牌劇本

(1)曲調

通渭小曲戲的曲調很豐富,據民間藝人講大概有一百多個,主要以「背宮」。「五更鳥」「崗調」「緊述」「慢述」「五京子」等曲調為代表。

一個完整的套曲唱本,從「月調」「背宮」入韻,然後以「緊述」「崗調」等曲達到高潮,再以「落背宮"進入尾聲,用「月尾」收曲。中間根據情節、唱詞,配上與之相適應的曲調,並且用曲牌音樂恰當地串聯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套曲」。有時「單曲」和「套曲」可以參用,起到有話則長,無話則短的作用,並且用得恰到好處。如《兄妹觀燈》(又名《下四川》)「套曲」和「單曲」結合,自始至終哦熱情洋溢。腳本故事情節淺顯(多表現勞動人民生活)、表演風格纏綿悱惻、百聽不厭、百看不煩力很強,使人喜怒哀樂隨興而發。

(2)曲牌

曲牌,是不同曲調變化使得過渡性器樂片段,未唱之前,可作為起板先奏一曲,為演唱者造氣氛做準備,掌握音的高低,劇中如有念白,亦可伴奏。已搜集、整理的曲牌音樂有20多個。主要以「柳青」「大紅袍」「滿天星」「金錢」等曲為代表,它主要是用來連接曲調的過渡性音樂片段。在清唱前也用來作為開場白、引子。

(3)劇本

通渭小曲戲的演唱腳本內容較為豐富,有的是移植過來的其他劇種的唱本,有的是民間藝人根據當地民間故事傳說改編而成,突出表現了純樸忠厚、老實善良的勞動人民本質及男女之間的真摯愛情。有些也借用神話傳說,用浪漫的手法來寄託人們的嚮往和志向。據不完全考證,有一百多出演唱劇目流傳在民間。

伴奏樂器

(1)弦樂器

通渭小曲戲的伴奏樂器主要有三弦、板胡、二胡、笛子、揚琴,這些通稱為弦索。其中主樂器為三弦,三弦有「平」「關」「當"「越」四種彈法,平弦(5、1、5),關弦(2、5、1),當弦(2、5、2),越弦(1、5、1)越弦最為常用,其次為關弦,平弦和當弦很少運用。

板胡:主要有反調板胡和平調板胡。反調板胡和秦腔板胡相同,發音清亮,是小曲中的領頭樂器。定弦(1—5),平調板胡板殼較大、發音低沉,定弦(5—2)。兩個板胡同時可進行演奏,效果會更好。

二胡:二胡和低胡是伴奏中的輔助樂器,定弦均為(5—2)。

笛子:笛子簡音為5,定調為F調或E調。

(2)打擊樂器

小曲常用四片瓦和磬碗兩種。

四片瓦:兩手分執,一拍二敲和一拍四敲混合使用,右手敲前半拍,左手敲後半拍,有時一手連敲,有如「滾錘」的效果。

磬碗:一拍一敲,起着掌握節奏的作用,當一曲結束時,常常用連敲以示曲終。

通渭小曲戲根據地域、唱腔、演奏等方面的不同,大致形成了四個不同的譜系,以馬營鎮三元村的張興貴,陳家坡村的王有德,平襄鎮西關村的王岳璽,中林村的邢維榮影響大。不同的譜系形成了小曲不同的風格。

唱腔特色

(1)演唱形式、曲調多樣性

通渭小曲演唱形式以「地攤」和「庭院農舍」為主,既可坐唱,又可化妝帶「行頭」,執「把杖」在台上演唱。五、六人即可,十多人不限,常以自娛自樂為主,用方言演唱。

通渭小曲戲的曲調豐富。根據搜集、整理的情況,已經整理成形的大概有90多個。主要以「背宮」「五更鳥」「崗調」等為代表。

(2)演唱腔體、唱本差異性

由於口傳心授,沒有版本,在一代接一代的傳授中必然形成了腔體和唱本的差異,「十唱九不同」,因此,同是一個腔調、唱者不同、唱法有異;同是一個腔調、唱詞不同、唱法不同;即使是同一個唱腔、同一段唱詞、地域不同、唱法也不盡相同,隨意性較強。只要「求大同、存小異」是完全行得通的。正是這種允許差異性的存在,因此方便了百姓學唱,豐富了民間創作,形成了不同的流派體系。

(3)具有「幫腔」特徵

所謂「幫腔」就是為了營造一種歡樂宏大的氛圍,要求伴奏人員和主唱者一起合唱。這一特色在小曲音樂中尤為獨特,它有力地烘託了歡快、熱烈的演唱氛圍。委婉動聽,抒情感人。

(4)調式、調性

通渭小曲戲屬於中國民族七聲微調式。在七聲微調式清樂音樂體系中,主音「5」與屬音、下屬音之間分別構成了純五,純四度音程關係,加上「清角4」和「變宮7」的不穩定性,尖銳的傾向性,增強了I、VI、V級音的穩定效果,使曲調錶現出明朗、愉快的調式色彩,具有民間特色,調性F。

代表劇目

據不完全考證,有100多出演唱劇目流傳在民間,其中整理成冊的有72本,其代表性的作品主要有《賣水》《鬧書館》《明月樓》《頂磚》《全家寶貴》《杏元和番》《刺目勸學》《王祥臥冰》《兄妹觀燈》《李彥貴賣水》《伯牙撫琴》《緬懷好支書——朱正清同志》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通渭小曲戲是隋唐燕樂新聲散佚於當地民間的一部分,是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代表作,興盛於清代,它的存世對於研究隋唐燕樂、南北俗曲和明清時調均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歷史價值,文化藝術價值,社會價值和實用價值。

傳承狀況

隨着經濟全球一體化以及21世紀的傳媒多樣化的迅猛衝擊、傳承人物的缺乏、傳承保護經費的短缺等原因,通渭小曲戲已處瀕危邊緣,急需各級政府支持,採取有效的保護措施。

保護措施

1995年,邢正中、許克儉研究通渭小曲戲的資料入編《中國戲曲志·甘肅卷》。

1998年,通渭縣文化館組織,許克儉等人採集整理的36首通渭小曲戲,入編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十大集成之一《中國曲藝音樂集成·甘肅卷》。

2014年,通渭縣秦嘉徐淑公園經定西市文廣局命名授牌通渭小曲戲等21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被確定為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2同年年5月,定西市政府根據規定,每年從文化產業發展基金中安排專項資金給每個市級代表性傳承人每年1000元的補貼經費。

2015年10月,由通渭縣委宣傳部等部門編印的宣傳精準扶貧政策《通渭縣1+17精準扶貧政策宣傳培訓新編小曲集》和由縣文化館組織編寫的《通渭小曲戲新編劇目》成為宣傳政策推介小曲戲的重要資料。在通渭縣巡演中,唱遍了18個鄉鎮和邊遠偏僻村社。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通渭縣文化館獲得通渭小曲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0年6月,《通渭小曲戲》被製作成【非遺微課堂】的教學視頻。此外,還把通渭小曲戲的戲劇《平襄詩魂》《刺目勸學》《十八里相送》《臨潼山》《梅絳雪》《十里亭相送》《大保媒》《王大娘箍缸》等製作成視頻,便於學習和傳播。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5年9月,一部由甘肅通渭縣馬營鎮地道民間藝人創排的小曲戲《平襄詩魂》在蘭州金城第一戲樓進行了專場匯報演出。

2016年7月,《普法教育進萬家》的「通渭小曲」戲廣場觀看了一場演出,贏得了群眾的掌聲。此外,通渭縣先後編寫了18個『通渭小曲』等普法節目,在普法期間演出了1280場次。

2017年11月,甘肅省定西市「通渭小曲戲」在中國勞動關係學院上演,此次演出的劇目包括《大賜福》《李彥貴賣水》和《老娘淚》,旨在旨在宣傳和弘揚定西傳統文化,同時推進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保護傳承,促進甘肅華夏文明保護傳承示範區建設。

榮譽表彰

2009年8月,通渭縣馬營小曲協會創排的現代小曲戲《抗旱鋪膜忙》參加了甘肅省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農民文藝調演,獲表演二等獎,創作三等獎。

2013年9月,通渭縣許克儉作曲、張曉宏作詞的作品《小曲唱醉了家鄉的天》參加在北京舉行的「2013年美麗中國·大型音樂展演活動上,獲詞曲類銀獎。

2015年,通渭縣小曲戲調演中《喜唱農村新變化》《五唱村村通》《農家樂》《薯香飄隴原》等劇目,獲6個節目獎。[1]

參考文獻

  1. 通渭小曲戲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