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無柄金絲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近無柄金絲桃 |
中文學名:近無柄金絲桃 拉丁學名:Hypericum subsessile N. Robson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側膜胎座目 亞 目:山茶亞目 科:藤黃科 亞 科:金絲桃亞科 族:金絲桃族 屬:金絲桃屬 種:近無柄金絲桃 命名者及年代:N. Robson,1985 |
近無柄金絲桃((jìn wú bǐng jīn sī táo,學名:Hypericum subsessile N. Robson)灌木,產於雲南西部、四川西部。生於海拔2400-2550米的山坡灌叢中。 [1]
近無柄金絲桃形態特徵
灌木,高約1米。莖紅色,幼時具4縱線棱及兩側壓扁,最後呈圓柱形;節間長1-3厘米,短於葉;皮層灰褐色。
葉對生,近無柄或具極短的扁平葉柄;葉片狹橢圓形,長3.5-6.5厘米,寬0.7-2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邊緣平坦,近革質,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至蒼白色,主側脈3-4對,分枝,中脈羽狀分 近無柄金絲桃(10張) 枝,第三級脈網較稀疏,不十分明顯,腹腺體稀疏至密集,葉片腺體小點狀及短腺條狀。
花序具1-8花,自1(-2節生出;花梗長0.8-2厘米;苞片小,披針形至葉狀,凋落。花直徑3.5-4.5厘米,淺杯狀;花蕾卵珠形,先端銳尖。
萼片離生,在花蕾時外彎,結果時外折,卵形至橢圓形,不等大,葉狀,長1-1.8厘米,寬0.4-1厘米,先端銳尖或漸尖,邊緣全緣,中脈明顯可見,側脈不明顯,約有腺體8,基部者線形,向頂端者點狀。
花瓣亮黃色,背面有紅暈,略內彎,倒披針狀倒卵形,長1.7-2厘米,寬0.9-1.1厘米,長約為萼片2倍,邊緣全緣,無腺體,有近頂端的小尖突,小尖突先端銳尖。雄蕊5束,每束有雄蕊40-60枚,最長者長1.2-1.5厘米,長約為花瓣7/10,花葯亮黃色。子房卵珠狀圓錐形,長6-8毫米,寬5-6毫米二花柱長5-6毫米,長為子房1/4-9/10,離生,近頂端外彎;柱頭狹頭狀。
蒴果狹卵珠狀圓錐形,長(1.6-)1.8-2.1厘米,寬(0.7-) 1-1.2厘米。種子深紅褐色,圓柱形,長1.1-1.5毫米,頂端及一側有翅,有淺的線狀蜂窩紋。花、果期8-9月。[2]
Hypericum subsessile N. Robson in Bull. Brit. Mus. Nat. Hist. Bot. 12 (4): 239. 1985.
近無柄金絲桃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400-2550米的山坡灌叢中。
近無柄金絲桃分布範圍
產於雲南西部(大理)、四川西部(漢源)。模式標本采自雲南大理蒼山。
近無柄金絲桃近種區別
該種為一狹域分布的種,只見於兩地,雲南大理蒼山者花序為單花,而四川漢源者花序有1-8花;它無疑與尖萼金絲桃H. acmosepalum N. Robson相近,但不同在於葉近無柄,有疏生脈網,萼片較長且常為葉狀,花瓣較寬,而雄蕊及花柱卻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