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文山祠 邊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謁文山祠是一首七言律詩。詩的首聯寫文山祠的悲涼景象,為全詩的情調打下基礎;頷聯概括文天祥一生的悲劇,頌揚其大義凜然、寧死不屈的高風亮節;頸聯連用子規、燕月、精衛和浙江潮來隱喻文天祥被害後,人們的沉痛哀思;尾聯用岳飛比文天祥,以英雄遺恨長存作結。
原文
邊貢〔明代〕
丞相英靈迥未消,絳帷燈火颯寒飆。
乾坤浩蕩身難寄,道路間關夢且遙。
花外子規燕市月,水邊精衛浙江潮。
祠堂亦有西湖樹,不遣南枝向北朝。
譯文
文丞相呵,您的英名永遠流芳;深紅色供帳中,燈火明亮,不懼寒氣狂飆。
天地廣闊,卻沒有您的容身之所;魂歸故國的道路艱難曲折,即使夢中也路途遙遙。
您的魂魄化為子規鳥,在燕市的月夜悲啼;又化為填海的精衛鳥,不休不止;又像伍子胥魂魄激起的錢塘怒潮,永遠激盪。
您的祠堂也生長着西湖岳廟的樹木,絕不讓朝南的枝條面向北方的元朝。
創作背景
《謁文山祠》當作於詩人任職北京之時。詩人在瞻仰南宋文天祥紀念祠以後,對這位民族英雄的被害表示痛心,心潮澎湃,於是寫下這首詩。
賞析
本詩首聯寫文山祠的悲涼景象,為全詩的情調打下了基礎;頷聯概括文天祥一生的悲劇,頌揚其大義凜然、寧死不屈的高風亮節;頸聯連用子規、燕月、精衛和浙江潮來隱喻文天祥被害後,人們的沉痛哀思;尾聯用岳飛比文天祥,以英雄遺恨長存作結。全詩歌頌文天祥堅貞不屈的精神,字裡行間流露出詩人對文天祥的崇敬之情,用典精當,詞句凝練,格調沉鬱,情感深切。
首聯先寫文山祠內莊嚴肅穆的氣氛。紅色的帷帳映着燈火,搖晃在寒風裡,這景色讓詩人想象文天祥當年在風雨飄搖中孤軍奮戰的歷史場面,顯示文天祥的愛國精神遠遠沒有消失。這裡用了對比的手法,虛實相襯,從而表現出文天祥不屈的英靈,也暗含了對文天祥死難的痛悼與欽敬。這一聯,謳歌了文天祥的堅貞愛國情操,並把「英靈迥未消」五字作為全詩的綱領,以下皆由此而生髮。
頷聯用洗鍊的筆墨,概括了文天祥不平凡的人生道路。「乾坤浩蕩身難寄」,南宋滅亡,國家不存,文天祥避敵追捕,然而乾坤浩蕩,無處寄孤臣義士之軀。「道路間關夢且遙」,文天祥在廣東兵敗被俘,被押往元都燕京,這句寫押解途中情景。文天祥抗元不果,忠義難寄,詩人用十四字描述文天祥九死一生,百折不撓的經歷,暗含詩人對文天祥浩然正氣的讚賞。
頸聯連用數典進一步地深化了文天祥的堅貞愛國情操。上句寫實,詩人來到燕京,憑弔文丞相祠,耳邊傳來「子規」在月下的悲啼聲,如哀如怨,頓生對文天樣的懷念之情,表達了崇敬之意。下句以「精衛填海」的故事,說明「填海」是不可為之事,精衛決心要填,寓意文天祥抗元的決心。就當時大勢看,抗元勝利的把握是很小的,而文天祥忠於宋朝,正以精衛填海的精神去實現抗元之志;又以錢塘江怒潮,喻其堅貞不屈的精神,讚美了文天樣忠義愛國思想。詩人在這裡巧用數典,使「英靈迥未消」進一步具體化,對仗工穩,用典切題,語意悲壯,激揚正氣。
尾聯為了表現這種精神的感召力量,作了誇張性的描寫。丞相祠前也有像岳墳那樣枝皆南向的樹木,表明樹枝也受到丞相精神的感召,不肯向北方的敵人屈服。南面向陽,樹枝容易發旺,這本是自然現象,詩人為了歌頌丞相愛國精神之偉大,因而產生這種聯想。把「西湖樹」和「丞相祠」聯在一起,也是有意使南宋兩位民族英雄有所關連,在發揚愛國精神方面,起到前後繼承和相互輝映作用。詩至此而止,造成餘響不息的藝術效果。
這首詩歌頌了文天祥的英靈浩氣長存天地之間,充分表達了詩人對文天祥的崇敬之情。詩從文山祠周圍氣氛落筆,頷聯僅用十四字,高度概括文天祥的光輝業績,用筆精練。頸鏈展開想象,句子富於主觀色彩。尾聯回到祠堂,用祠中之樹遣枝向南描寫文天祥魂魄不散,誓向南宋的一片忠誠。這首詩的寫作特點,在於運用神話典故,作聯想的浪漫手法,歌頌文天祥堅貞的愛國精神及其對後世的深遠影響。全詩用典妥切,屬對工整,精緻細密。
簡析
《謁文山祠》是一首七言律詩。詩的首聯寫文山祠的悲涼景象,為全詩的情調打下基礎;頷聯概括文天祥一生的悲劇,頌揚其大義凜然、寧死不屈的高風亮節;頸聯連用子規、燕月、精衛和浙江潮來隱喻文天祥被害後,人們的沉痛哀思;尾聯用岳飛比文天祥,以英雄遺恨長存作結。全詩歌頌文天祥堅貞不屈的精神,字裡行間流露出詩人對文天祥的崇敬之情。
邊貢
邊貢(1476 ~1532)字庭實,因家居華泉附近,自號華泉子,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明代著名詩人、文學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進士,官至太常丞。邊貢以詩著稱於弘治、正德年間,與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並稱「弘治四傑」。後來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稱為明代文學「前七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