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邑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虛邑酒,虛邑之酒舍,有富人過而索飲。舍人視其顏酡,知其已醉而來也,乃取水數升而投酒, 以弱半進焉
原文
虛邑之酒舍,有富人過而索飲。舍人視其顏酡,知其已醉而來也,乃取水數升而投酒, 以弱半進焉。富人飲而美之, 多與之值。其里之業酒者, 聞之曰:「今而知酒固以薄勝釅也。」爰師其法, 以期有遇。然嘗其酒者,輒吐而去。卒無市者焉。
寤崖子曰: 甚矣! 幸心之不可有也。里人以一生之業,伺一時爽味之口,彼蓋但見人之獲幸,孰知至己則無幸哉?是以君子貴遠謀而無誘於近利也。
——劉熙載《寤崖子》
賞析
《寤崖子》共有寓言四十二篇,是劉熙載面對當時社會現實,根據他 對於人生的認識和態度,運用儒家的思想和方法精心創作的,是他留心考察社會,深入自我反思的產物。每篇提出一個問題,通過故事情節, 以作者的身份,點明故事的中心思想,具有濃厚的說教意味。他在自序中說:「余作《寤崖子》,或問所以名書之義。余曰:『偶然耳,過則忘之矣。抑或寤者見之謂之寤,崖者見之謂之崖矣乎。』」說明這些寓言故事只是他個人的體會和認識,讀者是可以見仁見智,各抒己見,從不同的方面可能得出不同的中心思想。因此,我們不妨面對時代的社會現實,根據辯證唯物論的哲學思想和方法,對它們再作一番考察,發掘其潛在的意義。
「虛」字是「墟」字的古體。虛邑,就是鄉鎮。《虛邑酒》這篇故事的主體部分, 自成一段,具有兩個層次。前一層記述一家酒店接待一位來喝酒的過客。這位酒客是個有錢人, 已經醉了, 面帶紅暈(酡tuo,飲灑面紅叫酡)。酒家看到這種情況,臨機應變,把酒沖淡了一大半(弱半),送給他喝。這位酒客喝了淡酒正對味,稱讚是好灑,多給了酒錢。後一層記述另一家酒店看到這種情況, 錯誤地認為淡酒勝過濃酒(釅 yan, 高度酒), 就仿照前一家酒店的方法(師其法), 也在酒里倒上許多水。酒客嘗了,都吐出來,跑了。結果沒有人再到他家買酒。前一層是賓,作陪襯鋪墊; 後一層是主,故事的中心着眼點。「寤崖子曰」一段是餘論,點明主題思想,指出人們的行為必須從長遠利害着想(遠謀),不能受到眼前利益(近利)的引誘,就存僥倖心理,行險徼幸,那樣必然要失敗的。這一段在文章結構上雖是餘論,卻是寓言的重心所在,反映作者的創作目的。前一段是畫龍,後一段是點睛。可以說,前面一段的故事主體,就是適應後一段餘論所述作者這種目的要求而創作出來的。
這篇寓言雖是一百多年以前遵循儒家思想準則和道德規範創作的,但它的中心思想「貴遠謀而無誘於近利」,反對行險徼幸,在我們的時代,還是有普遍的教育意義。當然,從我們現在來看,這篇寓言故事的意義還在於它反映出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矛盾統一關係。鄉鎮上的酒家針對酒醉臉紅的顧客的具體情況,用薄酒獲得厚利,是在特定的情況下出現的偶然事例。另一家酒店對事實的情況不作具體分析,照搬前一家酒店的經驗,誤把偶然當作必然, 以特殊代替一般,一反酒客的習慣, 以薄酒代替濃酒,違反了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因而受到酒賣不出去的懲罰。對這篇寓言的餘論部分,我們還可以作這樣深層的理解。[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