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堡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蔡家堡鄉,隸屬於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地處互助土族自治縣西南部,東鄰塘川鎮,南望西寧市,西與大通縣接壤,北接西山鄉,距縣城約21千米,區域總面積72.25平方千米。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9月,蔡家保鄉由二區管轄;1983年4月,由蔡家堡公社改為察家保鄉。
截至2018年末,蔡家堡鄉戶籍人口為7685人。2019年,蔡家堡鄉下轄13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岩崖村。 [1]
蔡家堡鄉糧食作物以馬鈴薯為主,畜牧業以飼養仔豬、土雞為主。2018年,蔡家堡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中文名: 蔡家堡鄉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
地理位置: 互助土族自治縣西南部
面 積: 72.25 km²
下轄地區: 13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岩崖村
電話區號: 0972
郵政區碼: 810500
氣候條件: 大陸性高原氣候
車牌代碼: 青·B
人 口: 7685人 (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
目錄
建置沿革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9月,互助縣設立5個區32個鎮,蔡家保鄉由二區管轄。
1956年10月18日,設立蔡家堡鄉。
1958年5月17日,蔡家堡鄉與五峰鄉合併為五峰公社。
1961年8月23日,由原五峰公社分設五峰、西山、蔡家保3個公社。
1983年4月,蔡家堡公社改為察家保鄉。
行政區劃
1996年,蔡家堡鄉下轄岩崖、大莊一、大莊二、余家嶺、泉灣、東家溝、後灣、關家山、劉李山、上劉家、包劉、馬蓮灘、楊家灣13個行政村。
2011年,蔡家堡鄉下轄馬蓮灘、包劉、大一、大二、若崖、泉灣、東家溝、楊家灣、孫家灣、後灣、關家山、上劉家、劉李山13個行政村,6個自然村。
2019年,蔡家堡鄉下轄岩崖村、大莊一村、東家溝村、關家山村、後灣村、劉李山村、馬蓮灘村、泉灣村、上劉家村、孫家灣村、楊家灣村、包劉村、大莊二村13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岩崖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蔡家堡鄉地處互助土族自治縣西南部,東鄰塘川鎮,南望西寧市,西與大通縣接壤,北接西山鄉,距縣城約21千米,區域總面積72.2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蔡家堡鄉地處黃土高原的最西部,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具有兩大高原的自然特點,地質構造屬祁連山地槽褶皺帶東段的一部分;海拔2400—2800米;境內山大溝深,地形複雜。
氣候
蔡家堡鄉屬大陸性高原氣候,特點是高寒、乾旱、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3.8℃,年平均降水量約350毫米,多集中於7—9月份,年平均蒸發量為1235毫米。
人口
2011年,蔡家堡鄉總人口7893人;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
截至2017年末,蔡家堡鄉常住人口為7499人。
截至2018年末,蔡家堡鄉戶籍人口為7685人。
經濟
蔡家堡鄉糧食作物以馬鈴薯為主,畜牧業以飼養仔豬、土雞為主。
2011年,蔡家堡鄉農業總產值1779.4萬元。2011年,蔡家堡鄉雙壟覆膜馬鈴薯種植面積1.5萬畝;馬鈴薯儲藏窖710個,馬鈴薯收入720萬元;成立了馬鈴薯專業合作社。2011年,蔡家堡鄉畜牧業總產值604.96萬元;完成包劉村16125」仔豬繁育建設項目,涉及農戶230多戶,建成楊家灣村土雞散養示範點1處。2011年,蔡家堡鄉農民人均純收入4485元。2011年,蔡家堡鄉工業總產值達到302萬元,固定資產投資46萬元。
2018年,蔡家堡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蔡家堡鄉有文化樓1棟;村級文化廣場1處。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蔡家堡鄉有小學9所,中學1所,義務教育普及率100%;小學生升學率為100%,中學升學率達到92%。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蔡家堡鄉有衛生院1個,村衛生室12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8.5%。
交通
蔡家堡鄉主要道路有縣道X249。2011年末,蔡家堡鄉境內有4條公路幹線,分別通往西寧市、大通縣、互助縣城等地和全鄉13個行政村;開通了威遠鎮至蔡家堡的交通線路;全鄉已有10個村完成了村道路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