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蔣衡 | |
---|---|
出生 | 1672~1742 |
國籍 | 中國 |
別名 | 名振生 |
知名作品 | 《拙存堂臨古帖》等 |
人物生平
年代:清康熙十一年-乾隆八年(公元1672-1743年) 蔣衡 原名振生,字湘帆,一字拙存,號江南拙叟、拙老人、函潭老布衣,江蘇金壇人,僑居無錫,進子。十五歲從楊賓館學書,試輒不利,益肆力於古,復博涉晉、唐以來各家名跡,積學既久,名噪大江南北,以小楷冠絕一時。性好游。足跡遍半個中國,所至賦詩作書,歌嘯不能自已。嘗入關,年羹堯招至幕下,偶游碑洞觀諸石刻,慨然以楷書寫《十三經》,凡八十餘萬言,越十二年而成。馬日管為此出白金二千鍰,裝潢成三百冊,五十函。高斌特疏進呈,世藏懋勤殿。乾隆時奉旨刻石列太學,授國子監子正銜。寫經時,以恩貢選英山縣教諭,又舉鴻博,皆力辭不赴。善書法。嘗自論書雲:"臨帖須運我意,參昔人之各異,以求其同,如諸名家各臨《蘭亭》,絕無同者,其異處各由天性,其同處則傳自右軍,以此求之,思過半矣。又正書用行草意,行草用正書示。學褚求其蒼勁處,學歐求其圓潤處,以怒張木強為歐,綺靡軟弱為褚,均失之。夫言者心之聲也,書亦然。"有《拙存堂臨帖》二十八卷,著有《拙存堂詩文集》《易卦私箋》《拙存堂題跋》《書法論》等。
基本資料
蔣衡,又名振生,字湘帆,一字拙存,號江南拙叟,又號函於老布衣,江蘇金壇人,生於清聖祖康熙十一年。卒於高宗乾隆八年,年七十二歲。少為諸生,試輒不利,乃肆力於古,復博涉晉、唐以來各家名跡,積學既久,名噪大江南北。性好游,足跡半天下,所至賦詩作書,歌嘯不能自已。嘗入關,年羹堯招至幕下。偶游碑洞觀諸石刻,慨然以為《十三經》自任,凡八十餘萬言,閱十二年而成。裝璜成三百冊,五十函,高斌特疏進呈,授國子監學正街,當為經時,以恩貢選英山教諭,又舉博學鴻詞,皆力辭不赴,衡善書法,有《拙存堂臨帖》二十八卷,著述有《拙存堂詩文》及《易卦私箋》二卷,(均清史列傳)傳於世。
人物相關
在北京國子監街的孔廟裡,有一中國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稀世珍品《乾隆石經》,上面刻着春秋戰國至西漢初的十三部儒家經典著作,記載了夏、商、周以來我國古代歷史、哲學、詩辭和典章制度,全部刻石189塊加"諭旨"造成表文1碑,共190塊,80萬字。碑文楷書遒勁茂美,其規模之巨,書法之精,令世人驚嘆。這手書作者就是清代著名書法家、金壇人蔣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