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蒂姆·波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蒂姆·波爾
蒂姆·波爾
出生 1981年3月8日
德國 奧登沃德
國籍 德國
別名 Timo Boll
職業 乒乓球運動員

蒂姆·波爾外文名:Timo Boll,現身高1.81m,運動項目乒乓球,專業特點 左手橫握球拍兩面拉弧圈,體重 74kg所屬運動隊 德國男子乒乓球隊,著名乒乓球運動員。他4歲開始打球,1997、1998年歐洲青年錦標賽男單冠軍,2002年,波爾擊敗了王勵勤和孔令輝,拿到了乒乓球世界盃男單冠軍。2003年1月登上男子乒乓球選手世界排名第一寶座。2005年世界盃男單冠軍,2008年比利時列日世界盃亞軍,2008年北京奧運會,波爾帶領德國隊獲得亞軍,2012年英國利物浦世界盃男單亞軍。多次代表德國隊獲得世乒賽團體賽亞軍,波爾被認為是瓦爾德內爾的接班人。

2016年8月6日,里約奧運會擔任德國代表團旗手。2016年8月18日,里約奧運會乒乓球男子團體德國隊收穫銅牌。2017年乒乓球男子世界盃男單亞軍。2017年12月,榮獲2017國際乒聯「年度最佳男運動員」[1]

2018年11月6日,波爾入圍國際乒聯2018年球星頒獎盛典最佳男子運動員、最佳得分獎項提名名單。


比賽榮譽

1997年歐洲青年錦標賽男團、男單冠軍,男雙、混雙亞軍;

1998年歐洲青年錦標賽男團、男單男雙、冠軍;

1999年中國公開賽男單四強、男雙八強,日本公開賽男單八強;

2000年歐錦賽男團亞軍,世乒賽混雙八強;

2001年荷蘭公開賽男單亞軍、男雙冠軍,巴西公開賽男單冠軍、男雙四強,英國公開賽男雙冠軍,國際乒聯總決賽男雙四強;

2002年卡塔爾公開賽男單八強、男雙四強,奧地利公開賽男單冠軍,韓國公開賽男單亞軍,日本公開賽男單八強、男雙亞軍,波蘭公開賽男單四強、男雙八強,丹麥公開賽男單亞軍,國際乒聯總決賽男單四強;

2002年歐錦賽男單、男雙冠軍、男團亞軍,歐洲12強賽男單冠軍,世界盃男單冠軍;

2003年歐洲12強賽男單冠軍,歐錦賽男單四強,男團亞軍,克羅地亞公開賽男單八強,日本那公開賽男單冠軍,世界盃並列第五;

2004年世乒賽男團亞軍,歐洲12強賽男單第五,奧地利公開賽男單冠軍,德國、波蘭公開賽男單、男雙冠軍,中國公開賽(長春)男雙亞軍,世界盃並列第五;

2005年歐洲12強賽男單第三,第48屆世乒賽男雙亞軍(與蘇斯),瑞典公開賽男單冠軍,日本公開賽男單、男雙冠軍,總決賽男單、男雙冠軍,世界盃男單冠軍;

2006年歐洲12強賽男單冠軍,國際乒聯巡迴賽卡塔爾站男雙亞軍,德國站男單冠軍、男雙

四強,波蘭站男單冠軍,日本站男單四強,廣州站男單冠軍;

2007年世乒賽男單八強,世界盃男單第四名,國際乒聯巡迴賽中國台北站男單亞軍,科威特站、卡塔爾站男單四強,歐錦賽男團、男單、男雙冠軍,歐洲12強賽第五名。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率領德國隊獲得男子團體銀牌,在男單1/8決賽出人意料1比4敗給韓國人吳尚垠,再一次和奧運男單獎牌無緣。

2008年比利時列日世界盃亞軍,歐錦賽男團、男單、男雙冠軍,奧地利公開賽男單冠軍,歐洲乒乓超級盃賽男單冠軍、德國公開賽男單冠軍。

2012年倫敦奧運會,波爾在第三輪以1比4輸給羅馬尼亞的克里桑,被擋在8強外,結束了本次的奧運之旅

2012年倫敦奧運會男團半決賽中儘管未能擊敗中國隊晉級,但是波爾以3:1戰勝男單冠軍張繼科,為德國隊取得1分。[5]而在接下來的三四名決賽中,波爾獨得兩分幫助德國3-1戰勝中國香港奪取男團銅牌。其中,首盤比賽里,波爾迎戰中國香港選手樑柱恩,以3-0輕取樑柱恩;第四盤比賽里,波爾迎戰中國香港隊江天一,最終以3-1戰勝江天一,也助德國隊鎖定勝局。

2012年英國利物浦世界盃男單亞軍

2013年巴黎世乒賽男單八強

2014年乒乓球世界盃男單四強

2016年裡約奧運會乒乓球比賽第三輪,波爾在2比3落後時連扳兩局以4比3逆轉驚險晉級。

2016年裡約奧運會德國隊獲得乒乓球男團銅牌

2017年乒乓球男子世界盃男單亞軍。

2017年國際乒聯德國公開賽男單亞軍

2017國際乒聯「年度最佳男運動員」

2018年9月24日,波爾獲得2018年乒乓球歐錦賽男單冠軍。

2018年10月21日,波爾獲得2018年國際乒聯男乒世界盃男單亞軍。

2018年11月6日,波爾入圍國際乒聯2018年球星頒獎盛典最佳男子運動員、最佳得分獎項提名名單


人物經歷

在德國,也有「抓周」的風俗。在波爾一歲時,家人在他面前擺上了足球、鋼筆、錘子、小手槍、小飛機,他眨了眨眼,選擇了勺子。天意如此,這將是一個戀家的男人。但波爾還沒來得及展示持家方面的才藝,正規體育訓練便開始了。4歲時,他有了第一雙迷你足球鞋,第一個足球,第一隻網球拍,第一張位於家裡地下室的乒乓球桌。小波爾會幾腳足球,網球場上能推擋幾個來回,但他的天賦更多地體現在乒乓球上,畢竟勺子跟乒乓球拍也有點相像:一周後,他能連顛幾百個球;一個月後,他的正手擊球像模像樣。這個發現讓沃爾夫岡非常自得,他本人是個乒乓球愛好者,號稱「打遍小鎮無敵手」,從此英雄不用寂寞了。更讓沃爾夫岡自得的是這個孩子對乒乓球的理解,正如波爾日後自己所說,「我不是很強壯,上肢力量也不是很好,但我的柔韌性好,喜歡動腦,乒乓球很適合我。」

波爾像是為乒乓球而生的神童:在奧登沃德小學期間,他5歲就加盟TSV Hochst俱樂部,8歲時被黑森州教練發現;進恩斯特高博爾綜合中學後,他叩響了國家隊大門。但在學校,他還是不顯山露水的蒂姆。波爾高中時期的好友韋科爾曾如此形容:「蒂姆是個很安靜的人,他不會像其他蠢蠢欲動的少年一樣想盡辦法去泡妞,去引人注目。在學校時,很少有人知道這麼一個文靜的男孩子已經打進了國家隊,而且收入相當可觀。不過,蒂姆也不安分,他搞過惡作劇,染過頭,打過耳洞,和我們一樣曾經狂熱地追求着前衛音樂但總體來說,他還是一個比較聽話、溫順的孩子。」而在波爾看來,他的境遇與德國的體育大環境有關,「在德國,乒乓球受關注度只能在體育比賽中排在第八九位,足球才是第一。」

1996年,前中國國手許增才(他的太太是前國手陳子荷)從瑞典輾轉來到德國,成了TSV Hochst俱樂部的隊員兼教練。隨後,波爾稱他為「永遠的老師」,在許增才面前,波爾謙虛而敬業。給許增才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是波爾的好勝心。俱樂部比賽,如果今天輸掉了,鬱悶半天的他會發誓明天一定贏回來。有次,許增才和波爾玩高爾夫球,輸了的波爾竟然半天不動,他還在為剛才那一杆生氣呢。當時,德國各年齡段隊員經常在海德堡封閉集訓,波爾得以接觸到德國國家隊的中國籍教練李先覺。從李先覺那裡,波爾系統地學習了乒乓球步伐、正手連續攻及跑動中發力,「這些都是中國隊員才有的基本功,但現在波爾擁有了。」李先覺回憶。這一年的年底,波爾加盟法蘭克福四級隊,他開始壟斷了每年歐洲青年錦標賽的冠軍,並引起了當時德國國家隊總教練埃娃的注意。埃娃說:「蒂姆就是一個天才,儘管當時他還非常嫩,但他的領悟能力已經超過了前輩羅斯科夫和費茨納爾。」當時,羅斯科夫正處在個人職業生涯的黃金期,取得過世乒賽男雙冠軍、奧運男雙亞軍、男單季軍和世界盃男單冠軍等成績。在波爾眼裡,羅斯科夫就是他的下一個目標。羅斯科夫回憶當時的波爾,「他是總目不轉睛地看我打球,我停下時就指着他說,『像男人一樣出來比賽。想當冠軍,就得打敗我。』」「即使我贏了,我也願意選擇和你並肩作戰。」當時只有16歲的波爾這樣回應。

波爾和羅斯科夫兩人代表德國參加了1997年的歐洲杯比賽。在羅斯科夫狀態不佳時,波爾在對波蘭隊的關鍵性一戰中單雙打分別勝出。這一戰,奠定了他在德國隊中三號主力位置。1999年,年僅18歲的他成了隊中一號,另一位中國教練李乒(李先覺之子)開始調教他。德國隊的訓練時間很長,尤其是身體素質訓練量大,很多隊員都叫苦不迭,但每次訓練結束後,波爾都會主動到李乒這裡加小灶。後者當時就預言:「這小孩肯定大有出息。」做出同樣預言的還有中國隊前任主教練許紹發,「幾年之後,這個孩子將超越老瓦成為中國隊主要對手。」剛剛再次拿到世乒賽男單冠軍的瓦爾德內爾也認可了這個判斷,「蒂姆的崛起,只是時間問題」。

2002年,中國的濟南,波爾擊敗了王勵勤和孔令輝,拿到了世界盃男單冠軍。他的世界排名一度躍居世界第一,他成了德國媒體中「13億人的對手」,也上了中國男隊主教練劉國梁手中的「黑名單頭名」。他屢屢進入世界大賽的四強、決賽,他開始被放在聚光燈下用來與前輩瓦爾德內爾比較。「與老瓦相比,波爾差點霸氣,這可能跟他本身性格有關。另外,波爾手感好,但訓練不如老瓦刻苦。」羅斯科夫表示。

人物個性

「我喜歡看電影,尤其是中國的功夫片,成龍、李小龍我都喜歡。特別喜歡看《警察故事》,只要中國有比賽,我總要買點DVD帶回去。」他還很迷戀電器。什麼東西現在最先進,哪家的牌子又出新品了,他都知道。而在德國買東西可以有兩個星期的試用期,夠他用的了。有次在飛機上,波爾向我介紹他新買的衛星導航儀,他上洗手間的空隙,坐在我們旁邊的人說:「聽你們聊天,我還以為你們是賣電器的呢。」波爾是出了名的節儉。國家隊隊友托馬斯曾這樣評價波爾,「當他走在低價市場上時,我敢說沒人認出他就是波爾,就好比讓中國的馬琳和王皓去小市場上討價還價。」

不過,波爾絕不吝嗇,妻子的要求他幾乎是有求必應,在西方夫妻推崇的「AA制」的世界裡,他們算是比較獨特的。在德國,年輕人在成年後必須做義工或服兵役一段時間,作為國家隊隊員參軍每月可享受1000多歐元(約10000元人民幣)的額外補貼,而每月只需到軍隊報到幾天。德國隊幾乎所有隊員都參了軍,唯獨波爾對這「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不為所動,他的理由還是,「比賽占去我太多的時間了,我只想利用空閒時間和家人團聚。」客廳里還擺着很多從中國淘來的東西,字畫、瓷器、扇子、工業品。他喜歡中國,也喜歡在中國砍價的那種感覺。「如果沒有中國的大環境,我不會這麼出名,」他笑着說,「但如果沒有中國人,我早就成為大滿貫了。但那樣,拿再多的冠軍又有什麼挑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