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茶樹定植技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茶樹定植技術

來自 植物智 的圖片

中文名:茶樹定植技術

清 園:清除地面上的

雜草、樹樁、石頭

開挖時間:當年10月

至次年2月。

開挖方法:由下而上

開挖,先挖最底溝

茶樹定植技術,在開墾前應清除地面上的雜草、樹樁、石頭等,適當保留不妨礙種茶的樹木作茶園遮陰樹。 [1]

茶樹定植技術茶苗定植前的準備工作

在開墾前應清除地面上的雜草、樹樁、石頭等,適當保留不妨礙種茶的樹木作茶園遮陰樹。

平地茶園(坡度在15度以下的茶園)按直線開挖,大行距寬150~160厘米,種植溝規格寬、深為60厘米×50厘米。坡地茶園按環山等高線開挖,雙行種植大行距水平距離寬150厘米,種植溝規格寬、深為50厘米×50厘米;單行種植大行距水平距離寬120厘米,種植溝規格寬、深為40厘米×50厘米。 開挖時間:當年10月至次年2月。

開挖方法:由下而上開挖,先挖最底溝,然後將1~2行間5~10厘米的表土鏟起回入第一種植溝,同時每畝施腐熟農家肥1500~2000千克和鈣、鎂、磷肥50千克作底肥,將底肥與表土混合回溝,邊回邊打碎土塊,草皮與草根回入下層。為避免底肥與茶苗根系直接接觸,表土回填後上面再蓋一層新土。

茶樹定植技術種植規格

種植規格是指茶園中茶樹的行距、株距(叢距)及每叢定苗數。不同類型的茶樹品種,由於分枝習性、樹姿樹勢等的差別,其種植密度應有所不同。如喬木型的大葉種,其行、叢距要適當放寬,行距應放寬至1.6~1.8米,叢距40厘米左右;灌木型的中小葉種,行、叢距以1.5米×0.3米,每叢定苗2~3株為宜。如分枝角度小的半開展型茶樹品種,其行、叢距還可適當縮小。

不同地勢、土壤和管理水平的茶園,其種植密度也不一樣。坡度小、土層深厚肥沃、結構良好的土壤,管理水平較高的平地茶園,其行、叢距以1.5米×0.3米為宜,並適當增加每穴種植株數;坡度較大、土層淺薄、土質結構較差的山地茶園,行距可縮小到1.0~1.3米,叢距可縮小到20厘米左右。主要有以下3種種植規格。 行距130~150厘米,叢距33厘米,每叢2~3株茶苗,畝植2000~3000株。

大行距150厘米,小行距30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叢1~2株茶苗,呈「品」字形排列,畝植2500~3500株。 大行距150厘米,小行距和株距各33厘米,每叢1~2株苗。畝植3000株以上。 一般大中葉品種多採用單行或雙行條植,小葉品種採用雙行或三行條植。

茶樹定植技術定植時間與方法

茶苗定植時要選擇適當的時間才能保證有較高的成活率。根據茶樹的生長習性,移苗定植的時間選擇在茶樹地上部生長進入相對休止期、地下部根系生長較為旺盛的時候,成活率往往較高,一般在春季茶苗未萌芽前或秋季的「十月小陽春」後。就廣東來說,當年的11月至翌年2月,這段時間多數茶區常有降雨,能及時補充茶苗移植後的水分,並且這一時期正是茶樹地上部進入生長休止期的時候,最適於茶苗移植。而幼苗移植後,它的根系經過一個冬季的生長,恢復了移植時所受的損傷,翌春就能正常生長,利於抵抗7、8月高溫乾旱的侵襲,因而成活率較高。但在冬季氣候特別寒冷、茶樹易受凍害的低洼地和降溫較早的高海拔山區,還是以春季移植為好,且不宜遲於2月。

按照種植規格,在定植溝內開深、寬各30厘米的定植溝(或穴),淋足穴(溝)底水,然後將茶苗置於定植溝(穴)內,一手扶直茶苗,理順根系,一手填土,當填土至定植溝(穴)的一半時,輕提苗,舒展根系,稍壓緊,再覆土至根頸處,壓實,並淋定根水,再覆蓋一層鬆土,並蓋草保濕。茶苗定植深度以覆土至茶苗原來的入土部位(又稱泥門)為宜。種植時儘量做到帶土移栽茶苗,栽植時品種不可混雜;苗木運回前要把一切栽植準備工作做好,苗木運回後應組織人力及時栽種,一時種不完的苗木要假植;苗木根部不可與肥料直接接觸。對於過大的苗木,為減少枝葉失水,可結合進行第一次定型修剪,將離地面15~20厘米處地上部分剪去;備留小部分苗假植,以用於補缺。袋苗種植時應剪除塑料袋,然後連苗帶土放入種植穴,用濕潤細土填入穴中,用力壓實,並注意把剪下的塑料袋揀出茶園銷毀或回收。

參考來源

  1. 茶樹定植技術,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