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行香子(清夜無塵)》原文、注釋、譯文、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行香子(清夜無塵)》這首詞作時不詳。蘇東坡本是服膺於儒家經世濟民的政治理想而步入仕途的,又是個心地純正、才識超人的奇才,博得了包括皇帝在內的上下一致的稱賞,奈何他忠直不曲,屢遭讒言,逆多順少。仕途的坎坷使他的人生信念逐漸摻入大量的佛家、道家思想的影響,形成了儒家的濟世精神與佛道化解人生苦難的虛幻意識的互補,表現出比較濃烈的超然出世的思想,隨緣放曠的文心和風流瀟灑的氣度。這首詞的「幾時歸去,作個閒人」便是他整合人生信念過程中倦於名利追求、渴望出世脫俗的自白。[1]
原文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
酒斟時,須滿十分。
浮名浮利,虛苦勞神。
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
且陶陶,樂盡天真。
幾時歸去,作個閒人。
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注釋
隙中駒:白駒過隙。
譯文
月夜無塵,夜色清美,明月灑來銀色的光輝。對月飲酒就該盡興,斟酒時須斟個滿杯。虛浮的利呀虛浮的名,為它勞苦又有何用。真可嘆——白駒過隙般的短暫人生,石火般瞬間明滅的生命,寄身天地間恍然如夢中。儘管滿腹詩文華章,又有幾人真心稱賞?且看我陶然忘機,盡情揮灑本真的天性。但願儘早回歸故鄉,做個閒人滿懷着閒情,悠然面對——一張古琴的清響,一壺淡酒的醇香,一溪雲水的流淌。
解析
上闋慨嘆名利的空虛,勞苦的徒然,人生的短暫。接下來連用三個典故,無非強調人生如夢。「隙中駒」,即白駒過隙。《莊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石中火」,以石火熄滅之快比喻生命的短促。北齊劉晝《新論·惜時》:「人之短生,猶如石火,炯然以過。……夢中身」,尹喜《關尹子·四符》:「知夫此身如夢中身」,意謂人生如夢。
下闋專寫個人情懷。「開口」,張口;「誰親」,誰能喜歡。似寫自己的文章不為世重,實指自己的為人之道不為世容。字裡行間自有一種酸楚。世俗人往往憤懣其中,東坡則不然。「且陶陶,樂盡天真」,他固守心性的本真;「歸去,作個閒人」的渴望正是他久蘊心底的清曠人生的理想。悠然面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不只是人與自然的和諧,更是清雅、淡定、超塵脫俗的審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