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蘇軾《瑞鷓鴣》寫作背景、注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蘇軾

瑞鷓鴣》此詞原誤作七言律詩,載《東坡集》卷四,先師龍榆生據朱彊邨《東坡樂府》歸入詞類。石聲淮、唐玲玲《東坡樂府編年箋注》繫於熙寧六年(1073),甚是。[1]

原文

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來,兩縣令先在。

城頭月落尚啼烏,朱艦紅船早滿湖。

鼓吹未容迎五馬,水雲先已漾雙鳧。

映山黃帽螭頭舫,夾岸青煙鵲尾爐。

老病逢春只思睡,獨求僧榻寄須臾。

注釋

寒食:節令名,在清明前一日。

太守:指陳襄,字述古,四川閬中人,慶曆二年進士,熙寧五年五月以刑部郎中知杭州。

兩縣令:指錢塘縣令周邠(犫ī狀)和仁和縣令徐(犱à狅),皆在杭州府治範圍內。

鼓吹:樂名,主要樂器有簫鉦笳鼓。此指歡迎太守的樂隊。五馬:太守的代稱。宋·彭乘《墨客揮犀》卷四認為古代一乘有四馬,按《漢官儀》,時太守出行增加一馬,為五馬。《玉台新詠》卷一《日出東南隅行》:「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

水云:霧氣。孟浩然《曉入南山》詩:「瘴氣曉氛里,南山沒水雲。」雙鳧(犳ú),縣令的代稱。相傳漢明帝時王喬為鄴令,每逢初一,應自縣到台省,但從未見其車騎。明帝密令太史觀察,只見有雙鳧從東南飛來。舉羅張之,但得一舄(鞋)。見《後漢書·王喬傳》。鳧:野鴨。

黃帽:古代船工所戴。螭(犮犺ī)頭舫:船頭畫有螭龍圖案的船。《說文解字·虫部》:「螭,若龍而黃。」

鵲尾爐:造型似鵲尾的香爐。按《松陵唱和集》皮日休《寄華陽潤卿》詩云:「鵲尾金爐一世焚。」注云:「陶貞白有金鵲尾香爐。」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七。

「獨求」句:謂在僧房休息一會兒。中有出世思想。蘇軾門人秦觀《赴杭倅至汴上作》亦云:「平生孤負僧床睡,準擬如今處處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