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感舊詩》原文、注釋、譯文、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感舊詩》元祐六年(1091)京城作。這年二月蘇軾從杭州召還任翰林學士承旨,五月至京,八月因再次遭到政敵攻擊出知潁州(今安徽阜陽),這首詩蘇軾寫於赴潁州前。詩前有序說:嘉祐年間我與子由共同參加制科考試,住在懷遠驛,當時我二十六歲,子由二十三歲。一天秋風秋雨大作,半夜時雨下得更急,我才開始產生歡聚悲離的感慨。以後在各地做官,絕大多數時間我們都不得相見。每年夏秋之交,起風下雨,草木凋敝,我就會有這種淒涼的感慨,已經有三十年了。元豐年間我貶官黃州,子由也貶官筠州,我曾作《初秋寄子由》,談到這件事。元祐六年我從杭州召還,住在子由的東府,幾個月後又出知潁州。這時我已經五十六歲了,寫了這首詩來同子由告別。以上就是序文大意。[1]
原文
床頭枕弛道,雙闕夜未央。
車轂鳴枕中,客夢安得長!
新秋入梧葉,風雨驚洞房。
獨行殘月影,悵焉感初涼。
筮仕記懷遠,謫居念黃岡。
一往三十年,此懷未始忘。
扣門呼阿同,安寢已太康。
青山映華發,歸計三月糧。
我欲自汝陰,徑上潼(tóng)江章。
想見冰盤中,石蜜與柿霜。
憐子遇明主,憂患已再嘗。
報國何時畢?吾心久已降。
注釋
「床頭」句:言臨時居住的子由東府在車馬奔馳的大道旁。
闕:宮門望樓。
洞房:深室。
筮仕:初做官時占卦以卜吉凶。
懷遠:懷遠驛。
黃岡:今屬湖北,元豐三年至七年間蘇軾謫居於此。
三十年:蘇軾自嘉祐六年(1061)初仕鳳翔至元祐六年(1091),整三十年。
阿同:蘇軾自註:「子由一字同叔。」
太康:甚康樂,語出《詩經·唐風·蟋蟀》。這兒指已經熟睡。
汝陰:即潁州。
潼江:水名,在潼川府,府治在今四川三台舊叫作東川。
章:奏章。蘇軾自註:「予欲請東川而歸。」
石蜜:即冰糖。
柿霜:柿餅外的白粉,此指柿餅。蘇軾自註:「二物皆東川所出。」
明主:指高太后,當時哲宗年幼,高太后權同聽政。
降:指平靜。
譯文
床頭緊靠着車馬行駛的大道,宮門望樓對峙,天還未亮。車聲隆隆,仿佛響在枕邊,客游京華的人怎能長入夢鄉?秋天來臨,梧桐葉逐漸枯黃,臥室雖深,仍聽見風雨作響。月已西沉,獨自在月下徘徊,感到了初秋的涼意,令人惆悵。清楚記得懷遠驛占卜做官的吉凶,不久你就貶官筠州,我也謫居黃岡。轉瞬之間,已經過去三十年,風雨夜對床眠的志向從未淡忘。「阿同!」我敲門想叫醒弟弟,弟弟鼾聲大作,睡得正香。青山映襯華發,將更顯得蒼老,我已決意還鄉,備足了途中口糧。一到汝州就直接上奏朝廷,要求調到蜀中的潼江。我仿佛已看到透明的盤子,盛滿了故鄉的柿餅和冰糖。可憐你遇上聖明君主,總想報國,歷經憂患,不斷遭到中傷和誹謗。報國呵報國,何時才是盡頭?我早已心灰意冷,沒有這種奢望!
解析
由於厭倦官場鬥爭,蘇軾在詩中集中抒發了他的歸隱之志。前八句為「感舊」之因,寓居子由東府又逢秋風秋雨;「筮仕」四句為懷舊,這首詩的重點在「感」不在「舊」,故對「三十年」的情況一筆帶過;後十句寫現在的歸隱打算,準備一到潁州就上章請求調往蜀中。全詩如敘家常,卻真摯感人,前人盛讚這首詩為「至真之言,自然渾厚」「淡語能移人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