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耳屎一般指耵聹。外耳道軟骨部皮膚具有耵聹腺,其淡黃色黏稠的分泌物稱耵聹,俗稱耳屎。[1]耵聹在空氣中乾燥後呈薄片狀;有的耵聹如黏稠的油脂,俗稱「油耳」。耵聹具有保護外耳道皮膚和黏附外物的作用,平時藉助咀嚼、張口等運動,耵聹多自行排出。若耵聹逐漸凝聚成團,阻塞於外耳道內,即稱耵聹栓塞。
基本信息
外文名:cerumen
別名:耳屎、油耳
就診科室: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常見發病部位:外耳道
常見病因:外耳道炎、濕疹、外耳道狹窄、瘢痕等
常見症狀:聽力減退、眩暈、耳鳴等
栓塞原因
1.耵聹分泌過多
因外耳道炎、濕疹、在灰塵較多的空氣中工作、挖耳等使局部受刺激,致耵聹分泌過多。
2.耵聹排出受阻
外耳道狹窄、瘢痕、腫瘤、異物存留等均可阻礙耵聹排出。[2]
清除方法
1.較小或成片狀者,可用鑷子取出。
2.耵聹鈎取出法。
3.外耳道沖洗法。沖洗前需將耵聹膨化,用5%碳酸氫鈉溶液滴耳,3~4日後待其全部或部分膨化,再沖洗。
4.抽吸法。
5.合併感染者應先控制感染,待感染控制後再取出耵聹。
6.目前有耳內鏡的科室可在監視器下通過耳內鏡吸取耵聹。
栓塞的危害
依耵聹栓塞的程度及所在位置而有不同的症狀。外耳道未完全阻塞者,多無症狀。完全阻塞者可使聽力減退。若耵聹壓迫鼓膜可引起眩暈、耳鳴及聽力減退。若耵聹壓迫外耳道後壁皮膚,可因刺激迷走神經耳支而引起反射性咳嗽;若遇水膨脹時可致聽力驟降。
參考文獻
- ↑ 耳耵聹什麼意思有來醫生
- ↑ 兒童耳耵聹栓塞的藥物治療搜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