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青青(曾福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翠竹青青》是中國當代作家曾福來的散文。
作品欣賞
翠竹青青
冬至剛過,陽氣回升。
冬陽下的黃龍村讓人感到格外的暖心。碧藍的天空,清盈的湖水,嫵媚的陽光,錯落有致的民居,到處顯得一派祥和。翠竹青青,凌霜傲雪,深邃幽靜,給人一種天然之趣和隨機之美......
古道悠悠
很久以前,在黃龍村中南部的東邊有一條山道途徑四院崗,翻山越嶺後與樅陽縣白梅鄉小街村相接,過去人們把這條山道形容為黃龍村的「東關古道」。
黃龍村地形峽長,東西兩面環山,在以前交通不發達的時代,這裡商品經濟落後,人們要買賣產品免不了要起早趕往很遠的集市,出村也只有二條大路可走:一條是南北方向,向南經過分水嶺到孫畈、江南,向北經過楊家樓到泥河、廬江、合肥;另一條是東西方向,東邊經過四院崗到達小街、翼青、周潭,向西經過王莊、桂花井,到達白柳和官堰塥。
小街是個千年古鎮,歷史悠久,過去這裡商貿繁華,很早就開有肉鋪、商店、布坊、診所、中藥房等,特別是副食品加工更是聞名遐邇,不僅做豆腐、掛麵、糕點,而且開有多家木榨油坊,加工出來的香油(菜籽油)味道醇厚,香飄四溢,引得方圓幾十里的農戶常來此榨油買油。因小街距離黃龍村較近,黃龍人常常肩挑或徒手路徑四院崗,翻山越嶺到小街趕集,特別是每年的午季登場後,成群結隊的黃龍人肩挑油菜籽、柴禾,從四院崗翻山越嶺到小街排隊打油。時間一久,這條山道漸漸成為黃龍村的出關古道。
四院崗一開始沒有名字,散住着兩、三戶人家,因所在地的崗上有一塊地呈獅子形,遠遠望去,前後左右四個方向的小山茆就像四個獅子頭,所以人們把這個地方叫做獅子崗。乾隆九年黃龍村徐姓先祖葬此獅形地。時間一長,人們把「獅子崗」念白了,就叫做「四崗」。後來隨着人口的遷移和增多,四崗形成了「劉、黃、徐、陶」四個姓氏,分部散居在四個小自然村莊。1956年實行合作化以後,黃龍大隊決定將這四個小自然村莊合併為一個生產隊,叫做四院崗生產隊。
「東關古道」地勢險要,是樅陽縣和廬江縣之間的咽喉要道,以小山丘分水為界,東邊是小街村雙樹井村民組,西邊的是黃龍村四院崗村民組。因周圍全是山,便於迂迴、隱藏,因此這裡又被稱為兵家必爭之地,「進可攻,退可守」,過去新四軍常在這裡活動,打擊敵人,現在的四院崗一棵千年楓樹,新四軍曾在此多次栓系過戰馬。當年,為支持新四軍在敵後發展,四院崗人常為他們提供住宿和吃喝等方便,國民黨聞悉後,糾集大批人馬將四院崗的房屋燒毀,並搶走大量糧食和木材等,大火熄滅後,新四軍回到這裡,給被燒的房屋戶每戶出了一份類似「因支持革命,房屋被燒毀」的證明,遺憾的是現在這些證明無一保存。
四院崗有一個古老的建築叫劉家祠堂。560多年前,劉姓從江西遷來,興旺發達後在此大興土木,修建祠堂。劉家祠堂,三進,中間有前、後天井,十五間瓦房,前面有大門樓,左右有廂房,建築材料雕龍刻鳳。解放前這裡曾辦過私塾,救過新四軍。一次,有個新四軍傷員留在四院崗,國民黨知道後出動人馬尋找,萬般無奈下四院崗人急中生智,將傷員隱藏在劉家祠堂內,國民黨部隊見找不着傷員,再次將四院崗房屋燒毀,後四院崗人將傷員化裝成病人,安全地將其送到部隊。為方便過來行人歇腳,劉姓在祠堂內開辦起商店,曾一段時間四院崗更名為「劉店」。建國後劉家祠堂成為黃龍小學分部,開一至四年級兩個複試班。1975年黃龍小學分部遷往勝利生產隊,劉家祠堂不幸被拆去,材料也被拉用到黃龍小學勝利分部。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四院崗人才輩出,不僅有奮戰在各條戰線的能人,僅教授該村民組就出了三位,他們是北京清華大學教授劉美華、皖南醫科大學教授黃幀檜、紹興大學教授劉正。
遠望「東關古道」,讓人回味到小街昔日的繁華以及離去不遠的硝煙烽火。為緬懷過去,重塑歷史的記憶,廬江縣和樅陽縣聯合出資,將這條古道現改建為寬尚明亮的水泥路。
五龍攢珠
成語「二龍戲珠」,意為兩條龍相對,戲玩着一顆寶珠,它象徵着吉祥。然在黃龍村有一處鮮為人知的勝景,叫做「五龍攢珠」。
黃龍村東南部劉窪村民組有一座山也叫龍王山,山上竹木蔥蔥,雄奇俊秀,蔚為壯觀。周圍奇峰異起,山嵐疊嶂,四周有五支小山脈形如五條小龍環繞,主峰龍王山似明珠高懸,此景連在一起呈「五龍攢珠」之勢。一條東西走向的山脈穿山而過,仿佛金龜鑽山,龜頭在東,龜身在山中,龜背在西,神采奕奕,栩栩如生。道法自然,大自然之鬼斧神工,出人意料,令人驚嘆,讓人頂禮膜拜。在金龜背面的山腳下,清泉從山中濾出,流水潺潺,山邊有一塘,常年水豐,今年黃龍村遭受了六十年未遇的大旱,幾乎所有的塘壩乾涸見底,唯劉窪龍王山下的塘中四季清水綠波,塘邊翠竹婀娜,楊柳依依,秀麗宜人。
傳說遠古的時候,這裡洪水泛濫,洪魔肆虐,民不聊生,村民退避山上,缺吃少穿。為拯救這些苦難中的百姓,千年神龜逆洪水而上,救民於水火之中。神龜看到這些百姓勤勞、善良、樸實,不想讓他們再受水害,便坐鎮於此,化為金龜鑽山,由此龍王山留下這個絕妙的景點。傳說當年地藏王菩薩尋找自己的道場,見此地風水絕佳,心生留戀,然因山體較弱,無法承載他的法體能量,後地藏王菩薩只好依依不捨地沿着白雲崖一路向南尋去,最終選定在九華山修行。
黃龍村,不僅名字與龍有關,而且相關龍的名勝古蹟以及有關龍的傳說很多。黃龍村有兩座龍王山,相傳很久以前,在黃龍村有兩條龍居山中修煉,有一條龍得道成仙后從洞中飛出,從沈橋灣附近的龍王山下龍王塥進入東海;另一條龍修道成術後見劉窪龍王山常年祥雲繚繞,霞光籠罩,不是仙境,勝似仙境,頓生留戀之意,隱藏遁入山中。
劉窪龍王山山勢較高,站在山頂,不僅樅陽小街、翼青、白雲岩等美景盡收眼底,而且可以遠望長江。祥雲麗日,山頂雲去雲飛,讓人感到美不勝收。據傳,以前山上建有龍王廟,香客雲集,香火旺盛多年,遇有大旱,周圍的百姓們殺豬宰羊,敲鑼打鼓,抬着祭品上山,燃放爆竹,祈求龍王降雨。由於這座山是神山,老百姓又把此山叫「青山」,寓意清白、吉祥,因山水靈秀引來歷代文人雅士來此閒遊抒懷。建國前期,龍王廟因無人問津和飽受風雨洗禮而倒塌,五十年代山頂還見到瓦礫,隨着時間的推移,龍王山漸漸被人們淡忘。現山頂建有高壓鐵塔一座。
然而五年前發生的一件事,讓人們再次喚起對龍王山的記憶。
那是2017年8月16日,劉窪龍王山七里範圍內突然連降三個小時特大暴雨。山頂風高雲急,電閃雷鳴,周圍大雨滂沱,倪莊一帶波濤洶湧,白浪滔天,「室外如大海,室內可行舟」,雄雞飛上草垛,草垛即刻又被洪水捲走,路上行駛的車輛因飄起而無法行走。而在龍王山七里之外的地方,艷陽高照,這一奇特景象乃千年難見。在人們默默的祈禱聲中,龍王山周圍的風雨漸漸停息.....
此事雖然過去有五年多了,但現在提起它,人們還心有餘悸。
塵封的記憶
去過黃龍村或生長在黃龍村的人,大都知道該村有一座橋叫沈橋,這不僅因為沈橋是南來北往的必經之地,而且至今在黃龍村還傳頌着這樣一首美麗的歌謠:「上審橋,下沈橋,一對鯉魚上下跑。誰家葬了鯉魚地,子子代代穿龍袍」。然而有一座橋,它和沈橋幾乎建於同一時期,且用途和作用遠遠地超過沈橋,卻被人們的記憶塵封了三十年,它就是位於黃龍村正南端的三步兩拱橋。
溯及橋名的來歷,引來一段古老的佳話。
在合肥市和銅陵市的南接壤處,有個地名叫做分水嶺,分水嶺以南屬於銅陵市,水流向白盪湖,並進入長江,分水嶺以北屬於合肥市,水流向黃泥河,後通過黃陂湖流向巢湖。分水嶺就在樅陽縣白梅鄉東山村和廬江縣羅河鎮黃龍村的交界處。
據說一千多年之前,靠近風水嶺一帶北邊的黃龍村生活着兩個自然村莊,叫張家榜和洪家窪,以此兩地為中心,東至武術之鄉周潭,南至白盪湖,西到商貿重地「官堰塥」,方圓五十里範圍盛產黃煙葉,每年種煙大戶都僱人將黃煙葉挑運至舒城、六安、霍山以及河南固始一帶銷售,對方的煙行也常常派人來此收購黃煙葉。在以前交通不發達的時候,黃龍村常常以水為患,一遇到下雨,東西兩面環山的划水紛紛而下,形成一股強大的水流,由南向北而去,經常阻斷人們的通行。為方便過客和人們的生產、生活,由煙商們牽頭,發動民間捐資建橋,於是在風水嶺西北邊的二百米左右處建橋一座,此橋由兩塊青石板砌成,南北方向,長兩米,寬近一米,有兩孔,走三步就能通過,故稱作為「三步兩拱橋」。
三步兩拱橋自建成以來,是南來北往的過客必經之地。以前分水嶺以南的桐榜、孫畈商業比較繁榮,黃龍人要去此地趕集,必須經過三步兩拱橋,而分水嶺以南要去楊家樓、黃泥河、廬江,也非走三步兩拱橋不可。千百年來,三步兩拱橋吃盡千辛萬苦,頭枕清溪,仰望星月,承載着千軍萬馬、乞丐商販、挑夫獨輪等一代又一代的過路人,石橋中間被南來北往的獨輪車軋出了一寸多深的溝痕,為連接南北交通立下了汗馬功勞,雖傷痕累累卻無怨無悔。1949年人民解放軍南渡長江路徑此橋,由於橋的寬度限制,過客流量非常有限,有很多的解放軍部隊只好駐紮在當地一帶村莊,據老人們回憶,解放軍在此橋日夜行走了近一個月,部隊才走完。
自古以來三步兩拱橋是個著名的交通標誌物,在地圖上有標註,名氣比較大,過去人們提到黃龍村和分水嶺知道的人很少,但只要一提到三步兩拱橋和歡團樹,幾乎沒人不知道。
黃龍大沖耕地面積較大,每遇到大雨,這裡泛濫成災,不僅莊稼淹沒,而且行人也很困難。1975年,為根治水患,黃龍村黨支部發動全村勞力挑土,完成近萬方土石方,修建了長達3公里的嶺頭到沈灣的支渠,在此基礎上1993年因發展現代交通需要,改道取直倪莊到分水嶺的公里,至此三步兩拱橋才結束了自己的使命,也漸漸被人們淡忘。
歲月有痕且有情。為喚起人們對三步兩拱橋的回憶,現此處自生一片水竹,說來也巧,水竹覆蓋的地方就是三步兩拱橋的遺址,尤其在每年的秋冬季,田野里一片枯黃,此時的水竹卻格外耀眼,人們一看到這竹子,就情不自禁地想起當年曲水拱橋的情景。
三步兩拱橋是黃龍歷史的見證,不僅有其名,而且有其實。如今的它靜心退養在綠叢之中,見證着人間的悲歡,訴說着古老的故事。
昨天的記憶,今天的鄉愁,必將點亮明天的輝煌。
黃龍人將永遠不會忘記三步兩拱橋。 [1]
作者簡介
曾福來,中共黨員,安徽省廬江縣衛生健康委員會機關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