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美洲河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美洲河狸

中文學名: 美洲河狸
拉丁學名:Castor canadensis
別 稱: 北美河狸、加拿大河狸
界: 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哺乳綱
亞 綱:真獸亞綱
目:齧齒目
亞 目:河狸亞目
科:河狸科
屬: 河狸屬
種: 美洲河狸
亞 種: 20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Kuhl, 1820
英文名稱: American Beaver

美洲河狸(學名:Castor canadensis):體肥大,體被覆緻密絨毛;四肢短寬,後肢粗壯有力,後足趾間直到爪生有全蹼,適於划水;尾扁平,游水時起舵的作用;眼小,耳孔小,內有瓣膜,防水;鼻孔中也有防水灌入的肌肉結構;頭骨扁平堅實,顴弓發達,顴骨特大;門齒異常粗大,呈鑿狀,能咬粗大樹木。

半水棲。棲息於的溪流、池塘和湖泊附近,有在水道築壩的習性。晝伏夜出,擅長游泳,潛水時間可達15分鐘。以樹木的葉、芽和樹皮為主食。夜間或晨昏活動,善游泳和潛水,能藉助爪向上攀爬。主食樹枝、樹皮、蘆葦等。早春發情交配,每年1胎,每產1-5仔。毛皮珍貴。 原產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北部,後被引入到阿根廷、芬蘭、俄羅斯等國家。是加拿大的國獸。[1]

物種學史

美洲河狸學名Castor canadensis,由德國博物學家、動物學家——海因里希·庫爾(Heinrich Kuhl)於1820年命名。
領土面積世界第二的加拿大號稱「楓葉之國」,以優雅挺拔的北美楓樹(糖楓)為國樹。可說起加拿大的「國獸」美洲河狸,就鮮為人知了。其實,加拿大的歷史,就是從這種大老鼠一樣的動物開始的。

16世紀之初,歐洲人進行殖民新大陸,在森林茂密、河湖遍布的北美洲北部,法國冒險家們發現當地印第安人對他們的刀斧、鐵鍋、槍支和玻璃珠很感興趣,不惜拿出一張張獸皮來交換。這讓冒險家們看到了商機,持續300多年的皮貨貿易,從此就在一座座印第安村莊裡展開。後來這片土地的名字「加拿大」,就來自當地印第安人語言中的「村莊」一詞。

在皮貨貿易中,數量最多的就是河狸皮。外表活像大老鼠、身後拖着條扁平尾巴的河狸,是一種水棲嚙齒類動物,堪稱「動物建築師」。它們幾乎一年到頭都忙着啃樹枝、運泥巴,築起「水壩」攔住河流,在巢穴周圍形成池塘以阻擋猛獸。為了在冷水中保持體暖,河狸身披雙層毛髮,外層厚實保暖,內層細密輕巧。可就是這樣一身優質毛皮,差點給它們帶來滅門之災。

在歐洲人到來前,整個北美洲的河狸估計多達1-2億隻。以帶毛河狸皮製成的皮帽、皮領,舒適保暖又美觀,在歐洲各國長盛不衰、需求巨大。而對獵人來說,只要不怕冷,獵取河狸並不太難。貨源充足的河狸皮,不僅是熱門商品,還充當了「標準貨幣」——各種貨物的價值都被換算成河狸皮數量,以方便和印第安人交易。在河狸尚多時,一支火槍就能換來堆得和槍一般高的河狸皮。

皮貨貿易初期,主要是以法國人為主的少數冒險家向印第安部落下單,自己當中間商。但隨着毛皮貿易如火如荼,越來越多的歐洲人不遠萬里來到加拿大,或是親自動手抓河狸,或是給印第安人傳教,或僅僅想在新大陸開始新生活。歐洲人的商站、據點,乃至村莊和城鎮,在廣闊的加拿大如星星之火,漸成氣候。

1608年,28個法國冒險家來到加拿大東部,建立了加拿大第一個永久殖民據點——魁北克。100年後,魁北克已發展為一座數萬人的城市,以它為中心的「新法蘭西」殖民地包括今天加拿大東部、美國中部的廣大地區。殖民地的經濟支柱就是皮貨出口,當時歐洲市場上的河狸皮,有八成多來自「新法蘭西」。與此同時,不甘落後的英國人也創辦了「哈得孫灣公司」,一邊獵取皮毛一邊圈地,逐漸把加拿大中部、西部納入了自己的版圖。

隨着皮貨貿易戰升級為殖民競爭,真刀真槍的戰鬥也就不可避免了。1756-1763年,英法的北美殖民地在「七年戰爭」中大打出手,獲勝的英國人吞併了法屬加拿大地區,將其牢牢置於自己統治下。到1867年,加拿大各省終於建立了統一國家,成為大英帝國的「自治領」。 加拿大人清楚自己的祖先是怎麼來到這裡的。他們把河狸印在郵票、硬幣上,許多城鎮街頭都有河狸雕塑……。然而由於多年濫捕,河狸此時早已成了瀕危物種,在許多棲息地都被打絕了。失去利用價值的印第安人,也被白人擠到了社會邊緣。

幸運的是,中國絲綢從19世紀起大量出現在歐洲市場,河狸皮逐漸被人遺忘。麵粉、木材、船舶等新的「拳頭產品」,也讓加拿大不再依靠賣河狸皮過日子。又經過上百年的休養生息,河狸終於重新回到了加拿大的河流湖泊之中。如今加拿大人眼裡的河狸,是勤勞的建築師、可愛的國家吉祥物,沒有誰再惦記它們的一身毛皮了。

形態特徵

美洲河狸是最大的嚙齒類哺乳動物,是半水棲的嚙齒類。身體強壯。體長90-117厘米,最大達120厘米。尾長約20厘米,體重13-32千克。頭骨扁平而堅實,顴弓發達,顴骨特別大;眼小;耳孔小,內有瓣膜,而且外耳能折起,以防水;鼻孔中也有防水灌入的肌肉結構;骨脊高起,甚上固着發達的肌肉;腳上有蹼,尾巴扁平似槳,善於游泳。牙齒鋒利,共有20枚牙齒,門齒異常粗大,呈鑿狀,能咬粗大的樹木,臼齒咀嚼面寬闊而具較深的齒溝,從後向前咀嚼面一個比一個大,便於嚼碎較硬的食物。四肢短寬,後肢粗壯有力,後足趾間直到爪生有全蹼,適於划水;尾甚大,上下扁平,並覆有角質鱗片,在游水時起舵的作用。

為了在冷水中保持體暖,美洲河狸身披雙層毛髮,外層厚實保暖,內層細密輕巧。軀體背部針毛亮而粗,絨毛厚而柔軟,腹部基本為絨毛覆蓋。身體具較厚的脂肪層,粗糙緻密的毛皮從暗灰色、板栗色、褐色至幾乎是黑色,通常可以用保持身體的溫暖,能耐寒,不怕冷水浸泡;可以抵禦寒冷的侵襲。

棲息環境

棲息在寒溫帶針葉林和針闊混交林林緣的河邊和水域中,主要生活在溪流、池塘和湖泊附近。

生活習性

築壩
有在水道築壩的習性。晝伏夜出,擅長游泳和潛水,潛水時間可達15分鐘。營半水棲生活,夜間或晨昏活動,能藉助爪向上攀爬。河狸在陸地上行動緩慢而笨拙,不遠離水邊活動。其自衛能力很弱,膽小,喜歡安靜的環境,一遇驚嚇和危險即跳入水中,並用尾有力拍打水面,以警告同類。不冬眠。

凡是河狸棲息或是棲息過的地方,都有一片池塘、湖泊或沼澤。河狸可以伐倒樹木,用樹木在溪流中修建堤壩,形成小型水庫,其洞穴出口於水下並在水下儲存樹枝作為食物。它們用樹枝、石塊和軟泥壘成堤壩,以阻擋溪流的去路,小則匯合為池塘,大則可成為面積達數公頃的湖泊。河狸具有改造自己棲息環境的能力。當進入新的棲息地或棲息地水位下降時,河狸會用樹枝、泥巴等築壩蓄水,以保護洞口位於水下,防止天敵侵擾。河狸有時為了將岸上築壩用的建築材料搬運至截流壩里,不惜開挖長達百米的運河。能用樹枝和蘆葦營造高出水面的巢,挖掘溢水溝,以防巢被洪水淹沒。既有水中洞口,也有地面洞口。

食物
美洲河狸的食物主要是闊葉樹的枝幹、樹皮,樹葉、芽和以及蘆葦等。

分布範圍

原產地:加拿大、墨西哥(塔毛利帕斯州)、美國
引進:阿根廷(火地島)、芬蘭、俄羅斯聯邦

繁殖方式

美洲河狸是一夫一妻制,算得上是單配性的代表,一對雌雄結合之後,如果沒有受到捕獲或是天敵的傷害,它們會一直把婚姻延續下去。至少在婚姻「契約」上是這樣的。河狸以一家一戶為單位生活,在自己的家中年復一年的交配、產子。雌河狸終生就在這個地方撫養幼崽,終日不出門,極像一個舊式的家庭主婦。雄性河狸是傾向多配性,它們出門的想法是很直接的,它是一個到處留情的動物,每經過一個顯眼的地方,它就會從位於其排泄口下方的香囊釋放出一種特有的香氣,這種香氣像是一張香水名片,又像是一張四處亂張貼的印刷廣告,廣告內容無非是向外界擴大宣傳,表明自己隨時願與任何雌性交媾。雄河狸這種偷偷摸摸的「採花」心情大部分雄性都有。雄河狸散發出來的香氣是世上最靈驗的誘餌之一,很少有雌性河狸不聞之一振、蠢蠢欲動的。

美洲河狸大多在春末繁殖,妊娠期3個半月,平均128天。雌性每年產1窩,2-6仔,多數為2-4仔,重約430克。幼狸3年後性成熟。野生美洲河狸的壽命10-20歲。

TAG標籤: 美洲河狸 北美河狸 加拿大河狸 加拿大國獸

動物建築師美洲河狸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