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綠絨蒿(中藥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綠絨蒿
t01862d869d3037c700.jp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106363&sid=6319476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綠絨蒿

漢語拼音:Lǜ Rónɡ Hāo
性味:味苦、澀,性寒
毒性:小毒
功能:清熱利濕
主治:肺熱咳嗽,濕熱黃疸,水腫,創傷久不癒合

綠絨蒿,中藥名。為罌粟科綠絨蒿屬植物長葉綠絨蒿Meconopsis lancifolia(Franch.)Franch.[Cathcartia lancifolia Franch]和全緣綠絨蒿M.integrifolia(Maxim)Franch.[Cathcartia integrifolia Maxim]的全草或根。具有清熱利濕的功效。主治肺熱咳嗽,濕熱黃疸,水腫,創傷久不癒合。[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綠絨蒿

拼音名:Lǜ Rónɡ Hāo

英文名:Entire Meconopsis,Herb of Entire Meconopsis

別名:阿拍色魯。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Meconopsis lancifolia (Franch.)Franch.[Cathcartia lancifolia Franch.]2.Meconopsis integrifolia (Maxim.)Franch.[Cathcartia integrifolia Maxim.;Meconopsis pseudointegrifolia Prain]

出處

出自《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來源

藥材基源:為罌粟科植物長葉綠絨蒿全緣綠絨蒿的全草或根。

採收和儲藏

7-8月採收,洗淨,陰乾。

原形態

  • 1.長葉綠絨蒿 一年生草本,高8-25cm。主根蘿蔔狀。莖直立,被黃褐色平展或反曲的硬毛或無毛。葉基生或生於莖下部;葉柄長2-7cm;葉片倒被針形、狹倒被針形、橢圓狀被針形、線形、匙形或倒卵形,長l-15cm,寬0.5-1.5cm,先端圓或急尖,基部楔形,下延成翅,邊緣通常全緣,兩面無毛或被黃褐色反曲的硬毛。花莖粗壯,中間粗,兩端漸狹,疏被黃褐色硬毛;花序項生,排列成聚傘總狀,無苞片或近基部具苞片,有時單生於基生花葶上;花瓣4-8,紫色或藍色,倒卵形,長1-3cm,寬0.7-3cm;花絲線狀,與花瓣同色,花葯黃色至黑褐色;子房長圓形或橢圓形,被黃褐色伸展的刺毛,稀無毛。雨果狹倒卵形至長圓狀橢圓形,長1.5-3.5cm,成熟時褐色,花柱及果肋深紫色,無毛或被黃褐色硬毛,3-5瓣自先端開裂至1/3。花、果期6-9月。
  • 2.全緣綠絨蒿 一年生草本,高達150cm。全株被銹色和金黃色平展或反曲、多短分枝的長柔毛。主根粗,向下漸狹,具鬚根。莖粗壯,不分枝,幼時被毛,老時近無毛。基生葉蓮座狀,中間常混生鱗片狀葉;葉片倒披針形、倒卵形或匙形,長8-12cm(包括葉柄),寬l-5cm,先端圓或銳尖,基部漸狹,全緣,兩面被毛;下部莖生葉互生;上部莖生葉互生,近無柄;最上部莖生葉通常成假輪生狀,較小。花通常4-5朵,稀更多,生於莖生葉葉腋內;花瓣6-8,黃色或稀白色,近圓形;花絲絲狀,金黃色,花葯橘紅色;於房寬橢圓狀長圓形,被金黃色緊貼、分枝的長硬毛。蒴果,4-9瓣自先端開裂至1/3處。花、果期5-11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

  • 1.生於海拔3900-4500m的高山灌叢下或草坡。
  • 2.生於海拔3800-5000m的高山灌叢下、山坡、草甸。

資源分布

  • 1.分布於甘肅、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性狀

性狀鑑別

  • (l)長葉綠絨蒿全草多破碎。根莖及根圓錐形,長5-10cm,直徑0.2-2cm。表面棕褐色至棕黃色,根莖頂端有眾多黃色硬毛及葉鞘殘基,下都有橫向不規則鱗片狀班痕或環紋。莖圓柱形,多扁縮,表面黃綠色或紫棕色,有縱均效;質脆易斷,斷面中空。內表面白色膜質狀。葉多皺縮破碎,兩面均被硬毛。花近長球形,花萼綠色至灰褐色,有疏毛,花冠4瓣,藍色或紫色,雄蕊多數,子房上位。蒴果橢圓形至長卵形,長0.9-3cm,直徑0.4-0.9cm,表面黑褐色,多具7條縱棱。種子長三角形,略彎,長約1.5mm,直徑0.5mm,表面棕紅色,有縱皺。氣微,味徽苦。
  • (2)全緣綠絨蒿全草皺縮破碎,長25-90cm。主根長10-20cm,直徑0.5-1cm,表面棕褐色。莖單一,直徑0.6-1.5cm,密被棕黃色長柔毛;質脆易斷。基部葉簇生,皺縮;完整葉片呈倒披針形或倒卵形,長約30cm,寬約4cm,光端急關或鈍,主脈3-5條,表面枯綠色,被疏長毛,葉柄及葉片略等長,密被長毛。莖上部葉無柄。花單生或是總狀,花瓣黃色,多脫落。氣微,味苦。

顯微鑑別

  • 長葉綠絨蒿根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列細胞,部分已脫落。皮層窄,細胞切向延長,內含少量澱粉粒。韌皮都狹窄。導管數個至數十個成群,呈斷續的放射狀排,射線部位常有徑向裂隙。莖根切面:表皮細胞1列,外壁增厚呈乳突狀。皮層窄。外韌型維管束數十個排列成不整齊的環,有少數韌皮束夾於其間,束間形成層不明顯;韌皮部寬大;木質部導管成群。髓部寬廣。葉主脈橫切面:上下表皮均為1列扁平、外壁角質增厚的細胞。葉肉全為海綿組織細胞。維管束外韌型,導管周圍細胞內有時可見棕黑色塊狀物。
  • 粉末特徵:灰綠色。
    • ①具刺的多細胞非腺毛,長200-1500μm,直徑80110μm。
    • ②導管多為螺紋,亦見網紋及環紋,直徑6-65μm。
    • ③花粉粒圓球形,直徑30-35μm。
    • ④木薄壁細胞長方形,具紋孔,直徑15-30μm。
    • ⑤草酸鈣簇晶,直徑60-75μm。
    • ⑥氣孔為不定式,副衛細胞4-5個。

化學成分

長葉綠絨蒿全草含氨基酸,有機酸,強心甙,揮髮油,糖類,鞣質,生物鹼,香豆精。

性味

苦;澀;寒;小毒

歸經

肝;腎;大腸經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止咳。主肺炎咳嗽;濕熱黃疸;水腫;創傷久不癒合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外用:適量,研末敷。

複方

  • ①治哮喘: 綠絨蒿花或果配麻黃根、天仙子、葶藶子煎湯服。
  • ②治腸炎及久瀉: 綠絨蒿花或果配火把果根、香蒿、火絨草煎湯服。
  • ③治膽絞痛: 綠絨蒿花或果配莨菪葉煎湯服。(選方出《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各家論述

  • 1.《西藏常用中草藥》:清熱泄肺,除濕利水。治咳嗽,肺炎,肝炎,濕熱水腫。
  • 2.《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鎮靜止痛,鎮咳平喘,制痢止血。治胃腸發炎,肝炎,膽痛,白帶,痛經。[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綠絨蒿-中藥材庫-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綠絨蒿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