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梗胡枝子(中藥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細梗胡枝子,中藥名。為豆科植物細梗胡枝子Lespedezavirgata(Thunb.)DC.的全草。分布於遼寧南部經華北、陝西至長江流域各省,但云南、西藏無之。具有清暑利尿,截瘧之功效。用於中暑,小便不利,瘧疾,感冒,高血壓。[1]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細梗胡枝子
漢語拼音:Xì Gěnɡ Hú Zhī Zǐ
別名:瓜子鳥梢、斑鳩花、掐不齊
性味歸經:味甘、微苦,性平。歸肺、膽、胃經
功能:清暑利尿,截瘧
主治:用於中暑,小便不利,瘧疾,感冒,高血壓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細梗胡枝子
拼音或:Xì Gěnɡ Hú Zhī Zǐ
別名: 掐不齊
來源
豆科細梗胡枝子Lespedeza virgata DC.,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
功能主治
治瘧疾。[2]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相關論述
《福建藥物志》:「利尿,截瘧,寧心。治小便不利,瘧疾,高血壓,失眠,感冒。」
相關配伍
- 1、治蛇咬傷:細梗胡枝子、剪刀草、櫻桃葉、黃豆葉各適量,搗爛調蛋清外敷。
- 2、治慢性腎炎:細梗胡枝子10g,麥冬9g,鹽柏9g,茶樹根12g,知母10g,水煎內服。(上2方出自《土家族藥物志下》)
採收加工
夏季採收,洗淨,切碎曬乾。
藥材性狀
根呈長圓柱形,具分枝,長10-30cm,表面淡黃棕色,具細縱皺紋,皮孔呈點狀或橫向延長疤狀。莖圓柱形,較細,長約50cm,多分枝或叢生,表面灰黃色至灰褐色,木質。葉為三出複葉,小葉片狹卵形、倒卵形或橢圓形,長1-2.5cm,寬0.5-1.5cm,先端圓鈍,稍具短尖,全緣,綠色或綠褐色,上面近無毛或被平伏短毛,背面毛較密集。有時可見腋生的總狀花序,總花梗長4-15cm,花梗無關節,花萼杯狀,長約4.5mm,被疏毛,花冠蝶形。莢果斜倒卵形。氣微、味談,具豆腥氣。
形態特徵
細梗胡枝子又名:蒔繪萩。小灌木,高25-50厘米,有時可達1米。基部分枝,枝細,帶紫色,被白色伏毛。托葉線形,長5毫米;羽狀複葉具3小葉;小葉橢圓形、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稀近圓形,長(0.6-)1-2(-3)厘米,寬4-10(15)毫米,先端鈍圓,有時微凹,有小刺尖,基部圓形,邊緣稍反卷,上面無毛,下面密被伏毛,側生小葉較小;葉柄長1-2厘米,被白色伏柔毛。總狀花序腋生,通常具3朵稀疏的花;總花梗纖細,毛髮狀,被白色伏柔毛,顯著超出葉;苞片及小苞片披針形,長約1毫米,被伏毛;花梗短;花萼狹鐘形,長4-6毫米,旗瓣長約6毫米,基部有紫斑,翼瓣較短,龍骨瓣長於旗瓣或近等長;閉鎖花簇生於葉腋,無梗,結實。莢果近圓形,通常不超出萼。花期7-9月,果期9-10月。
分布區域
分布於遼寧南部經華北、陝西至長江流域各省,但云南、西藏無之。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800米以下的石山山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