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紫蘇葉食療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紫蘇葉食療方
圖片來自搜狗

紫蘇葉子的食用方法

紫蘇葉子又稱蘇葉、紫蘇葉、紫蘇,食用方法一般為水煎服用。單味藥治療效果欠佳,建議由專業醫師辨證後遣方組藥,與他藥合理配伍方能提高療效。

紫蘇葉味辛,性溫,歸肺、脾經,具有解表散寒(去除肌表的寒邪),行氣和胃,解魚蟹毒的功效,適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惡寒(怕冷)發熱,咳嗽痰多,胸悶不舒,噁心嘔逆,胎動不安,以及進食魚蟹所致的腹痛吐瀉等病症。

紫蘇葉的不良反應和禁忌尚不明確。

出現不適後應及時就醫,在醫師的辨證指導下選擇藥物治療,不可自行用藥,以免延誤病情。

紫蘇葉的吃法介紹

一、紫蘇葉的吃法   紫蘇既可入藥又可作為菜食用。紫蘇梗,理氣寬中,止痛安胎。紫蘇子降氣消痰,平喘,潤腸。湘菜菜系裡有一道名菜叫紫蘇煎黃瓜,非常有名。但由於紫蘇含有大量草酸,在人體沉積過多進入人體會損害神經、消化系統和造血功能.所以不宜多食。紫蘇在中國種植應用約有近2000年的歷史,主要用於藥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葉 (蘇葉)、梗 (蘇梗)、果(蘇子)均可入藥,嫩葉可生食、作湯,莖葉可淹漬。近些年來,紫蘇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質及營養成分,成為一種倍受世界關注的多用途植物,經濟價值很高。下面為您介紹幾款紫蘇葉充分實現營養價值的做法吧!

  紫蘇生薑紅棗湯

  鮮紫蘇葉10克.生薑3塊.紅棗15克。砂鍋里放溫水,將上述材料一起放入.用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燉30 分鐘。將紫蘇葉和薑片撈出.然後繼續用小火煮15分鐘即可。本食療方暖胃散寒,行氣助消化。

  蘇子湯糰

  紫蘇子300克,糯米粉1000克。白糖.豬油適量。將紫蘇子放入鍋內炒熟,研碎,放入豬油、白糖拌勻成餡。糯米粉用沸水和勻做成一個個粉團,包入餡即成生湯糰,入沸水鍋煮熟,出鍋即成。本食療方具有寬中開胃.理氣利肺的功效。

二、紫蘇葉的功效作用   紫蘇有兩種,其中一種葉背紫色,有芳香清甘之味,常用此種鮮紫蘇葉和嫩薑搗爛加鹽拌白切豬肉,白切鴨肉食用;或用鮮紫蘇葉加大蒜頭,食鹽搗爛為涼拌菜食用。有行氣健胃,幫助消化,發汗祛寒之作用。 民間常用鮮蘇葉煎炒田螺,一方面取其芳香辟腥,使之可口,另一方面亦是取其解毒的作用。紫蘇在中國常用中藥,而日本人多用於料理,尤其在吃生魚片時是必不可少的陪伴物,在我國少數地區也有用它作蔬菜或入茶。紫蘇葉也叫蘇葉,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的功能,主治風寒感冒、咳嗽、胸腹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種子也稱蘇子,有鎮咳平喘、社痰的功能。紫蘇全草可蒸餾紫蘇油,種子出的油也稱蘇子油,長期食用蘇子油對治療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顯療效。

  食療作用,具有散寒解表,宣肺止咳,理氣和中,安胎,解毒;

  採集:在9月上旬(白露前後)枝葉茂盛花序剛長出時採收,置通風處陰乾,然後將葉子採下。

  藥材:乾燥完整的葉呈卵形或圓卵形,多數皺縮捲曲,或已破碎,兩面均棕紫色,或上面灰綠色,下面棕紫色,兩面均有稀毛;先端尖,邊緣有鋸齒,基部近圓形,有柄,質薄而脆。切碎品多混有細小莖枝。莖四方形,有槽,外皮黃紫色,有時剝落,木質部黃白色,中央有白色疏鬆的髓。氣芳香,味微辛。以葉大、色紫、不碎、香氣濃、無枝梗者為佳。

  藥名:紫蘇葉 別名:蘇葉

  性味:辛,微溫,無毒

  歸經: 脾經、肺經二經。

  【功能主治】發表,散寒,理氣,和營。治感冒風寒,惡寒發熱,咳嗽,頭痛無汗,氣喘,胸腹脹滿,嘔惡腹瀉,咽中梗阻,妊娠惡阻,胎動不安。並能解魚蟹毒。,癰瘡蛇毒辣。

  用於感冒風寒,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兼見咳嗽或胸悶不舒者。本品能發散表寒,開宣肺氣,可與生薑同用。兼有咳嗽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蘇散;若兼有氣滯胸悶者,多配伍香附、陳皮等,如蘇散。用於脾胃氣滯,胸悶,嘔吐之證。本品具行氣寬中,和胃止嘔功效。偏寒者,每與藿香同用;偏熱者,可與黃連同用。偏氣滯痰結者,常與半夏、厚朴同用。又用於妊娠嘔吐,胸腹滿悶,常與陳皮、砂仁配伍,以加強其止嘔、安胎的效果。用於進食魚蟹而引起的腹痛、吐瀉,單用或配生薑,白芷煎服。

  ①《別錄》:"主下氣,除寒中。"②孟詵:"除寒熱,治冷氣。"③《日華子本草》:"補中益氣。治心腹脹滿,止霍亂轉筋,開胃下食,並(治)一切冷氣,止腳氣。"④《本草圖經》:"通心經,益脾胃。"⑤《履巉岩本草》:"止金瘡出血;療痔疾,煎湯洗之。"⑥《滇南本草》:"發汗,解傷風頭痛,消痰,定吼喘。"⑦《綱目》:"行氣寬中,消痰利肺,和血,溫中,止痛,定喘,安胎。"⑧《本草逢原》:"能散血脈之邪。"

  藥用

  1、理氣,和營。治感冒風寒,惡寒發熱,咳嗽,氣喘,胸腹脹滿,胎動不安。並能解魚蟹毒。用於感冒風寒,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兼見咳嗽或胸悶不舒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蘇散;若兼有氣滯胸悶者,多配伍香附、陳皮等,如蘇散。

  2.脾胃氣滯,胸悶,嘔吐之證。本品具行氣寬中,和胃止嘔功效。偏寒者,每與藿香同用;偏熱者,可與黃連同用。偏氣滯痰結者,常與半夏、厚朴同用。

  3.用於妊娠嘔吐,胸腹滿悶,常與陳皮、砂仁配伍,以加強其止嘔、安胎的效果。

  4.用於進食魚蟹而引起的腹痛、吐瀉,單用或配生薑,白芷煎服。

三、紫蘇葉怎麼做好吃   紫蘇葉具有發表、散寒、理氣、和營的功效。治感冒風寒、惡寒發熱、咳嗽、氣喘、胸腹脹滿等。《本草綱目》載「行氣寬中,清痰利肺,和血,溫中,止痛,定喘,安胎」。獨特的香氣適用於做輔料,也可以單獨炒和涼拌。

  一、紫蘇淋茄子

  材料:茄子300克,紫蘇5克,蔥10克,蒜籽20克,剁辣椒2勺,植物油10克,鹽5克,生抽10毫升。

  做法:

  1.將各原料洗淨。切蔥花蒜蓉備用,紫蘇去較老葉梗,茄子切成3~4厘米左右長段,放一點鹽拌勻;

  2.醃製5分鐘後,茄子裝盆放入電飯煲內蒸熟(或隔水用大火蒸熟);

  3.蒸茄子時,開始準備澆汁。油熱至七八分,加入蒜蓉爆香。再加入剁辣椒,紫蘇,蔥花及少許鹽,翻炒出香味。最後,鍋內加入小半碗冷水,與各調料一起煮沸,紫蘇的香味才能更透徹。再淋入一些生抽,使澆汁更鮮美;

  4.茄子蒸熟後,擺盤,淋上澆汁。獨特鮮香的紫蘇茄子就做好了。

  二、炒紫蘇葉

  材料:紫蘇葉,青椒,紅椒,蒜,食用油,鹽,味精

  做法

  1.紫蘇葉切碎、蒜切末、青椒紅椒切碎丁;

  2.坐鍋熱油,放紫蘇葉爆香盛起;

  3.鍋中留底油,下蒜末、青紅椒炒出辣香,倒入紫蘇葉炒勻,放鹽、味精調味裝盤;

  小訣竅:紫蘇葉忌同鯉魚食,生毒瘡。

四、紫蘇葉的副作用有哪些   紫蘇葉的基本上副作用很小,在食用的過程中如果達到了療效,可以停用或者是少用,下面為您詳細的介紹紫蘇葉,讓您對它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一、紫蘇葉的採集

  在9月上旬(白露前後)枝葉茂盛花序剛長出時採收,置通風處陰乾,然後將葉子採下。

  二、藥材特徵

  乾燥完整的葉呈卵形或圓卵形,多數皺縮捲曲,或已破碎,兩面均棕紫色,或上面灰綠色,下面棕紫色,兩面均有稀毛;先端尖,邊緣有鋸齒,基部近圓形,有柄,質薄而脆。切碎品多混有細小莖枝。莖四方形,有槽,外皮黃紫色,有時剝落,木質部黃白色,中央有白色疏鬆的髓。氣芳香,味微辛。以葉大、色紫、不碎、香氣濃、無枝梗者為佳。

  三、藥用價值

  1、理氣,和營。治感冒 風寒,惡寒發熱,咳嗽,氣喘,胸腹脹滿,胎動不安。並能解魚蟹毒。用於感冒風寒,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兼見咳嗽或胸悶不舒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蘇散;若兼有氣滯胸悶者,多配伍香附、陳皮等,如蘇散。

  2、脾胃氣滯,胸悶,嘔吐之證。本品具行氣寬中,和胃止嘔功效。偏寒者,每與藿香同用;偏熱者,可與黃連同用。偏氣滯痰結者,常與半夏、厚朴同用。

  3、用於妊娠嘔吐,胸腹滿悶,常與陳皮、砂仁配伍,以加強其止嘔、安胎的效果。

  4、用於進食魚蟹而引起的腹痛、吐瀉,單用或配生薑,白芷煎服。

  【臨床應用】

  ①治療慢性氣管炎  取干蘇葉與少量乾薑(10:1),製成25%蘇葉藥液。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100毫升,10天為一療程。兩療程間隔3天。觀察552例,經四個療程後近期控制62例(11.2%,顯效150例(27.2%),好轉213例(38.6%,無效127例(23%)。對單純型(434例)和喘息型療效相似。對咳、喘、痰三症均有一定療效。用藥後多數患者反映食慾增加,部分患者睡眠較前安靜,心跳減輕,個別病例出現利尿作用,浮腫消退。僅個別患者出現口乾、唾液減少等副反應,一般均較輕微,為時短暫,不須處理,可自行消失。

  ②治療尋常疣

  將疣周圍皮膚消毒(疣體突出者可貼皮剪去),取洗淨之鮮紫蘇葉摩擦疣部,每次10~15分鐘,敷料包紮,每日1次。治療20例,連續摩擦2~6次皆愈。

  【宜忌】

  溫病及氣弱者忌服。

  ①《本草經疏》:"病屬陰虛,因發寒熱或惡寒及頭痛者,慎毋投之,以病宜斂宜補故也。火升作嘔者亦不宜。"②《本草通玄》:"久服泄人真氣。"

視頻

紫蘇葉渾身是寶, 還有這幾大功效, 能治療不少疾病!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