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稻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糯稻根 |
中文學名:糯稻根 別稱:糯谷根、糯稻草根、糯稻根須、稻根須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禾本目 科:喬本科 屬:稻屬 |
糯稻根,中藥名。為禾本科稻屬植物糯稻Oryza sativa L. var. glutinosa Matsum.的根狀莖及鬚根。南北各地都有栽培。具有養陰,止汗,健胃之功效。常用於自汗,盜汗,肝炎,乳糜尿。[1]
入藥部位
根狀莖及鬚根。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歸心、肝經。
功效
養陰,止汗,健胃。
主治
用於陰虛發熱,自汗盜汗,口渴咽干。糯稻根有一定的養胃陰、除虛熱和止汗作用。對病後陰虛發熱及肺癆蒸熱盜汗者,尤為適宜。單用力薄,常隨證配伍,如陰虛發熱,口渴咽干。
相關配伍
1、治肝炎:糯稻根、紫參各62g。加糖適量煎服。(《中草藥學》)
2、治絲蟲病(乳糜尿):糯稻根250-500g,可酌加紅棗。水煎服。(《中草藥學》)
3、急性傳染性肝炎:糯稻根450g,生甘草45g,水煎沸1小時,去渣,加白糖150g,苯甲酸2.5g,共制500ml。成人每日ml,兒童60ml,分~3次服。同時每日口服複合維生素B6片,維生素C0.3g。治療44例,服藥14~18日,近期治癒395例,好轉27例,無效18例。
4、高脂血症:糯稻根90g,決明子、丹參各27g。水煎濃縮至30ml,每服10ml,1日3次。服藥56日。治療高甘油三酯血症20例,平均下降0.925mmol/L;治療高膽固醇血症17例,平均下降0.637mmol/L。
用法用量
30-90g。
炮製
採集加工:夏秋兩季(北方秋季)糯稻收割後,挖取根狀莖及鬚根,洗淨,曬乾。
生理特性
一年生草本,是稻的一個變種,形態大體與稻相似,唯小穗通常帶褐紫色,葉色較淡,稻粒飽滿,米粒較白,稍圓,煮熟後粘性較大。
植株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1米左右。稈直立,圓柱狀。葉鞘與節問等長,下部者長過節間,葉舌膜質而較硬,狹長披針形,基部兩側下延與葉鞘邊緣相結合,葉片扁平披針形,長25~60厘米,寬5~15毫米,幼時具明顯葉耳。圓錐花序疏鬆,穎片常粗糙,小穗長圓形,通常帶褐紫色,退化外稃錐刺狀,能育外稃具5脈,被細毛,有芒或無芒,內稃3脈,被細毛;鱗被2,卵圓形,雄蕊6,花柱2,柱頭帚刷狀,自小花兩側伸出。穎果平滑。粒飽滿,稍圓,色較白。花、果期7~8月。
鑑別
藥材性狀:全體集結成疏鬆的團狀,上端有分離的殘莖,圓柱形,中空,長2.5-6.5cm,外包數層灰白色或黃白色的葉鞘;下端簇生多數鬚根。鬚根細長而彎曲,直徑1mm,表面黃白色至棕黃色,表皮脫落後顯白色,略具縱皺紋。體輕,質軟,氣微,味淡。
參考來源
- ↑ 糯稻根作用功效及食用方法, 常識坊,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