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糙蘇 | |
---|---|
圖片來源 |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700205&sid=5912919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糙蘇 漢語拼音:Cāo Sū |
糙蘇,中藥名。為唇形科糙蘇屬植物糙蘇Phlomis umbrosa Turcz.的根及全草。具有祛風化痰,利濕除痹,祛痰,解毒消腫的功效。主治感冒,咳嗽痰多,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瘡癰腫毒。[1]
目錄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糙蘇
拼音名:Cāo Sū
英文名:Herb of Shady Jerusalemsage
別名:山蘇子,續斷,山芝麻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lomis umbrosa Turcz.
出處
出自《內蒙古中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糙蘇的根及全草
採收和儲藏
夏、秋季採收,洗淨,曬乾。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50-150cm。根較長,紅褐色,較肥大,常數個集生。莖直立,四棱形,疏被向下的短硬毛。葉對生,葉柄長1-12cm,密被短硬毛;葉片圓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5.2-12cm,寬2.5-12cm,先端急尖,基部淺心形或圓形,邊緣具粗鋸齒,兩面被疏柔毛及星狀柔毛。輪傘花序通常4-8花,多數;苞片線狀鑽形,較堅硬,常呈紫紅色,被星狀毛;花萼管狀,長約10cm,外面被星狀毛,萼齒5,先端具小刺尖,邊緣被叢毛;花冠通常粉紅色,長約1.7cm,唇形,外面背部上方被短柔毛;邊緣具不整齊的小齒,下唇外面密被絹狀柔毛,3裂,裂片卵形或近圓形,中裂片較大;雄蕊4,前對較長,後對基部無附屬物,花絲無毛,花葯2室;雌蕊子房2,合生,花柱單一,柱頭2裂。小堅果卵狀三棱形,先端無毛。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00-4200m的疏林下,林緣,草叢,路旁草坡上。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湖北、廣東、四川及貴州。
性狀
性狀鑑別
根粗,须根肉质。茎呈方柱形,长50-150cm,多分枝,表面绿褐色,具浅槽,疏被硬毛;质硬而脆,断面中内有髓。叶对生,皱缩,展平后呈近圆形、圆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2-12cm,先端急尖,基部浅心形或圆形,边缘具锯齿,两面均疏被短柔毛;叶柄长1-12cm,疏被毛。轮分辩率花序密被白色毛;苞片线状钻形,紫红色。花萼宿存呈峰窝状。气微香,味涩。
化學成分
全草含山梔甙甲酯(shanzhiside methylester)[1],琥珀酸(succinic acid),水蘇素(betonicine)[2]。
鑑別
理化鑑別
- (1)取本品粉末5g,加甲醇35ml,置水浴上回流15min,濾過。取濾液2ml,置水浴上蒸平,殘潭加水2ml使溶解,滴加10%α-萘酚的乙醇溶液2滴,振搖,沿管壁緩緩加入硫酸0.5ml,兩液接界處顯紫紅色環。(檢查糖類)
- (2)取上述(1)項的甲醇提取液1ml,加飽和硼酸的丙酮溶液與10%枸櫞酸的丙酮溶液各0.5ml,置水浴上蒸乾,殘潭置紫外光燈下檢視,顯黃綠色熒光。
性味
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
祛風化痰;利濕除痹;祛痰;解毒消腫。主感冒;咳嗽痰多;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瘡癰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 。
複方
治無名腫毒:糙蘇三錢,水煎服。(性味以下出《內蒙古中草藥》)
臨床應用
治療感冒。用糙蘇全草製成醇浸膏片內服,每次 l.2-2.0g,每日3次,兒童酌減;或製成沖劑,日服2次,每次7.5g。觀察100例,結果75例於48小時內主要症狀(發熱、頭病、全身酸病、鼻塞、咽喉痛)消失或改善,一般在服英後4-8小時症狀即漸減輕,2-3天內便可治癒。但對體溫在38.5℃以上的重症患者,退熱作用較差。認為本品有清熱解毒作用,如與紅旱蓮(湖南連翹)組成複方治療,可提高療效。[2]
摘錄
《中華本草》